摄影:朝霞

序言

“洛阳地脉花最宜,牡丹龙为天下奇”。牡丹自古有国色天香”之誉,与洛阳有不解之缘。自唐宋至今,牡丹文化渐成大观,成为中国人精神气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王绣青年时求学于哈尔滨师范学院(今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半业后来到洛阳,从业文博,许身艺术。数十年问,她奋斗于工作第一线,从龙门石窟到洛阳博物馆,从发掘现场到国际展会,见证了洛阳文博事业的莲勃发展。

王绣不仅是文博事业的见证者,也是牡丹文化的传播者。她融合中西技法,注人人文精神,开创“新牡丹画派”在她的带领下,洛阳形成了独特的牡丹画文化产业,被学术界称为“王绣现象”。王绣的画作被世界各地美术机构收藏,被海内外众多艺术场所陈列,成为牡丹文化的使者,洛阳文化的旗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植汉唐 邂逅牡丹

洛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华夏文明在此肇兴,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留下了丰富的历史遗存。从战国车马坑到階唐含嘉仓的考古绘图,从西汉墓室壁画的临摹到白马寺残像的修复,王绣的美术技艺在洛阳的文博事业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并且从中液取了中国传统美学的养分。1969年春,王绣与牡丹在王城公园初次邂逅,即被深深打动。从此以后,她着意写生,开始探索牡丹的新画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色天香 盛世绣色

牡丹傲骨遒劲、花朵雍容,富丽而不妖艳,拔群而不骄矜,历来被誉为“众芳之王”。王绣坚持篇年写生,深得牡丹隽逸之风神。她博采广纳,汲取众长,将中国面小写意与西方水彩面表现技法相融合,星现出鲜明的个人艺术风格。她的作品赋彩明艳、光影相生,独得牡丹雅俗共赏之意趣,也寄寯着她对生命、对人生的理解,以及对洛阳丰富的情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花开四海 美美与共

牡丹花开,盛世气象。王绣曾经说过,“我热爱牡丹,理解牡丹。牡丹是一个世界,是人生的世界。”几十年来,她不断探索,屡开牡丹绘画艺木新境界,使“洛阳纸费”重现于当世。随着对外友好交流的深入,王绣的作品远沙重洋,多次受邀参加海外画展,多次作为国礼赠送印度、新加坡、法国等国家元首,有作品被文化部选送至泰国国王行官“淡浮院”陈列收藏,为宣传古都洛阳、宣传牡丹文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前言

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排除平城保守集团的阻力,将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开启了北魏洛阳时代。孝文帝推行一系列改革政策加速民族融合,营建城市、开酱石窟、兴建加蓝,力因塑造一个中原正统政权形象。北魏洛阳城内的佛寺蔚为壮观,盛时达1367所,永宁寺是其中最负盛名的皇家寺院,永宁寺塔则以其高度和辉煌的装饰用名,北魏杨街之在《洛阳彻蓝记》 中称木塔“去京师百里,巴遙见之”。是当时洛阳城内的地标建筑。

永宁寺始建于孝明帝熙平元年(公元516年),木塔于永照三年(公元534年)遭大火焚毁,存在仅18年。从1979年开始,经过对永宁寺遗址的多次发掘,丰富的考古资料将永宁寺高超的建筑技术、精美的塑像艺术,更加直观地呈现于世,也使得学界重新认识北魏洛阳汇聚南北的建筑、艺木成就及北魏王朝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永宁寺特展,意不只在重塑北魏永宁寺的挥煌,更希望在今日永宁寺考古工作的基础上,通过考古发掘和历史文献所呈现的双重“现场”,回溯时间,建立起当下与历史的关联。

洛阳永宁寺主题建筑物为一座九层木塔,始建于516年,焚毁于534年。据《洛阳伽蓝记》记述,洛阳永宁寺塔为木结构,高九层,一百丈,(专家确定约152.8m)是一座很壮观的佛塔。

这是用树脂打印的高3m的永宁寺塔模型

永宁寺塔基邊址出土大量塑像残块,采用手工的手法雕塑而成,虽残损但神韵犹存,是永宁寺遺物中最精彩的部分。塑像种类丰富,按形体大小可分为大、中、小像及影塑像,按主题可分为佛菩萨、們尼、世俗人物像及其他饰件。这些塑像面貌传神,发醫、服晃、鞋履等,刻画得细致逼真,展现了 当时造像艺术的最高水平。

永宁寺影塑

影塑像,乃永宁寺遠址所出诸类塑像中形体最小的一类,身高一般在20厘米上下。此类塑像,因其原贴附于壁,可造成如同高浮雕那样的艺术效果而得其名。为适应制作工艺的需要,塑像身体的某一面,往往被削为平面。由其出士位置判断,当初可能贴附于塔心实体表面。

遐思

雀金绣

53 × 86cm

2020-2022

王丽敏

雀金绣研究院在对北魏洛阳永宁寺及其塑像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2020年起着手以雀金绣的形式对永宁寺出士最大的泥塑佛面像进行艺术创作,历时两年多完成。艺术家以柔软细密的丝线打成无数线结与线点,做出特殊的肌理,并用桑蚕丝染制出96种贴近泥士的颜色,将不同颜色的丝线织造调和,表达佛面在光影下每一处的细微变化。考古发现表明,佛像曾描金绘彩,艺术家在佛面鼻梁过渡处以黄金捻制的线材织作,呈观出深沉、细腻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