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取回真经的故事。

在这个故事中,孙悟空凭借火眼金睛和无边神通,总是能轻易识破各种伪装成善良人类的妖精,保护唐僧免受危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唐僧却常常不相信悟空的话,反而认为他残暴无情,误杀无辜,导致频繁误会悟空,甚至赶走悟空。

那么,唐僧为什么每次都不相信悟空的话,非要说别人不是妖精呢?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唐僧和悟空的身份和性格差异

唐僧是一个出家人,他的目标是取得真经,回到大唐弘扬佛法。他的价值观是以佛教为准绳,主张慈悲为怀,不杀生灵,行善积德。

他的性格是胆小、软弱、犹豫、善于逃避。他对自己的取经之路充满了担忧和不确定性,所以他总是希望能遇到善良的人类,给予他帮助和安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悟空是一个妖猴,他的目标是保护唐僧取经成功,完成自己的大业。他的价值观是以自己的本能和经验为依据,主张以暴制暴,杀妖除魔,见义勇为。

他的性格是勇敢、聪明、顽劣、自负。他对自己的取经之路充满了兴趣和挑战性,所以他总是能发现隐藏在人类面具下的妖精,给予他敌对和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唐僧和悟空的身份和性格差异太大,导致他们在看待同一个对象时,有着完全不同的视角和判断。

唐僧总是倾向于相信表面上看起来善良无害的人类,而忽略了他们可能有着邪恶的本质。

悟空则总是倾向于怀疑表面上看起来善良无害的人类,而揭露了他们可能有着邪恶的本质。

二、唐僧对悟空缺乏信任和尊重

虽然唐僧和悟空有着身份和性格差异,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不能相互理解和沟通。

事实上,在《西游记》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唐僧和悟空之间有着感情交流和互动的场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在三打白骨精后,唐僧因为误会了悟空而赶走了他,在后来遇到危险时又想起了他,并说出了“我若见得那弼马温在此处便好”的话;

在火焰山前,唐僧因为担心悟空去取芭蕉扇而受伤或迷路,并说出了“我只怕你去迷了路程”的话;在小雷音寺前,唐僧因为感谢悟空救了自己,并说出了“你这番功劳最大”的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场景表明,在某些时刻或某些方面,唐僧对悟空还是有着信任和尊重的。

但这种信任和尊重却很脆弱和表面化,并不能持久地影响他对悟空的态度和判断。

原因有以下几点:

1、唐僧作为领导者,在团队中缺乏权威性和公正性。

他总是以自己为中心,不考虑其他人员的意见和感受。他对待团队成员也没有一视同仁,而是区别对待。

比如,唐僧对悟空的话总是不信不听,而对八戒的话却总是信以为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唐僧作为出家人,在修行中缺乏坚定性和自信性。

他总是被外界的诱惑和干扰所动摇,不敢面对自己内心的恐惧和矛盾。

他对自己的取经之路也没有清晰的目标和方向,而是盲目地依赖他人的指引和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如,在第四十回红孩儿一节中,“三藏道:‘徒弟啊! 你说这里就是灵山? ’行者道:‘不是灵山。 ’三藏道:‘既不是灵山,怎么有雷音之景? ’行者道:‘这里叫做小雷音寺。 ’三藏道:‘既有雷音之景,莫不就是灵山? 你休误了我诚心,耽搁了我来意。 ’”

可见,唐僧对悟空的话总是怀疑质问,而对其他人的话却总是轻信迷惑。

3、唐僧作为人类,在人妖之间缺乏辨别力和警惕性。

他总是以貌取人,被表象所迷惑,不去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他对人类和妖精也没有明确的界限和判断,而是模糊地混为一谈。

比如,在第二十七回白骨精一节中,“三藏道:‘徒弟啊! 你这泼猴,又来胡说了! 怎么这等一个女子,就认得他是个妖精! ’

行者道:‘师父啊! 你不知道这女子的来历。 她本是一个尸魔变化的白骨精。 ’三藏道:‘你这猴头! 还有甚说话! 出家人行善,如春园之草,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行恶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还是无人检举,没有对头。

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你拿了那哭丧棒,一时不知好歹,乱打起人来,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 你回去罢! ’”

可见,唐僧对悟空的话总是不相信不理解,而对妖精的话却总是相信相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结

在《西游记》中唐僧为什么每次都不相信悟空的话,非要说别人不是妖精?

一唐僧和悟空的身份和性格差异,导致了他们在看待事物时有着完全不同的视角和判断。

二是唐僧对悟空缺乏信任和尊重,导致了他们在沟通交流时有着难以逾越的障碍和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