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就是晚清民国仿康熙时期的瓷器,就是老仿假康熙,现如今来看其实没有什么难度,很容易辨别,但当年为什么生产这种瓷器呢?主要还是为了骗外国人的钱,这事得往远处说,1791年东印度公司停止了对中国的贸易,当然这里面包括了瓷器,为啥不进口瓷器了,因为人家自己能做了,并且宣传说我们的瓷器比中国瓷器要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样的宣传以至于今天依然有一些智力不太高的人会相信,西方瓷器优秀于景德镇制瓷,因为出口受限,那时候的景德镇开始衰落,但是到了19世纪末,欧洲开始流行中国艺术,这里指的是中国古董,原因是由于英国的手工运动普及,还有就是圆明园被人家抢了,然后这帮外国人发现了中国真正的好东西。

他们意识到原来我们以前真金白银买的全是破烂,就开始了有外国人到中国来买古董,可想而知我们的那些先辈是难免不动脑筋的,就出现了很多这样的东西,本来五彩瓷器都快灭绝了,就是因为晚清仿古浪潮的来临,又死灰复燃了,那时候商人们总结了一句话,青花种仿古,五彩种武装,仿古指的就是访康熙,武装就是刀马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那时候就出现了很多这样的瓷器,无一例外的是底款并不会写本年,都是写什么康熙年制,还有成化年制,这不是什么寄托款,这就是纯纯的假冒伪究,这些瓷器的工艺价值和艺术价值其实并不是很高,因为做工比较粗糙,但对于当时萎靡不振的景德镇制瓷行业,却带来了一丝喘息的机会。

最近几十年因为国内的古董热,这些瓷器就大量的回流到国内市场,通过这些东西我们甚至都可以看出,当时外国人对中国瓷器的喜好,豆青、茶叶沫釉这些小日本会比较多,五彩法国最多,青花英国会比较多,红釉、天青釉美国会比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