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说:“飓风起于萍末”。

这句话告诉我们,一场大风暴的来临往往是从更早之前的一个小风波演变而来的。对于当前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我们也要从“细枝末节”入手,强化日常监督,重视细微管理。

“祸患常积于忽微”。从近几年来被打掉的老虎和被拍掉的苍蝇来看,他们大多是从不守小节开始溃烂的。有的从收受一瓶名酒开始,有的从接受一个红包发端,也有的从答应一顿宴请始发,便慢慢放松了对自己的纪律要求,甚至逐渐把这些小的违纪看做是正常的人情交往。殊不知,正是在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模式下,我们的党员干部便逐渐放松了对自己的纪律要求和自我约束,进而心甘情愿享受别人的糖衣炮弹,乐此不疲接受别人的讨好围猎。“小事”不察,离出“大事”就近矣,守不住“小节”的人最终也保不住“大节”。因此,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严守生活纪律无小事,“违纪”与“犯罪”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千里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对党员的管理便注重抓细抓小,小到党员干部开会时的饮用水,吃饭时是否铺张浪费等,这就是从“细末”处抓干部教育的典范。

的确,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修身、用权、律己,谋事、创业、做人,贯穿领导干部工作生活方方面面,严和实是一件一件事情、一点一点修为积累起来的,必须落细落小,多积尺寸之功,经常防微杜渐。”这是领导人对我们的谆谆告诫。

“道自微而生、祸自微而成”在“小事”上做到严格要求,其实是对领导干部的一种关心和爱护。每位党员干部都要勤照镜子,常正衣冠;都要坚持病从小治,恶小莫为,才能防微杜渐,正己修身。“一趾之疾,可丧数尺之躯”便告诉我们,如果得了“小病”不及时医治,终将“误了卿卿性命”。在细枝末节上对领导干部的严格要求,才能减少他们犯“大错”的概率,让领导干部从一开始就筑牢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的思想防线。

自古以来,细节决定成败!党员干部要用廉洁自律准则要求自己,慎小事,拘小节,不但要严格守住自己的生活“小节”、工作“小节”、廉政“小节”,也要从一言一行中规范行为,要从一点一滴中从严律己,从一举一动中体现对党忠诚

“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每一位党员都要自觉接受组织监督,要从思想上端正认识,从修身上严格要求,在细节上重视自律,才能确保不走歪路,不触“红线”。

有人说,天下的事,没有突变的,只有我们智慧不及的时候,才会看到某件事是突变的,其实早有一个前因潜伏在那里。

这个“前因”便是从不守小节开始的。(王志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