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你道歉,你别毁了我!”

几天前,一男子在北京地铁内,多次向刘女士伸出“咸猪手”,刘女士一直躲避,男子却得寸进尺,紧追不舍,刘女士忍无可忍,一把揪住猥琐男,将他拽到站台上,并报了警。

谁知男子吓得“扑通”一声跪倒,向刘女士求饶不迭,让人哭笑不得。不明真相的人还以为,这个男子有多么大的委屈。好在刘女士并未姑息,该男子也被警方拘留。

当人们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时,类似这样的“性骚扰”并不罕见。

在深圳高铁上,一男子见邻座熟睡,把手伸向女子胸口,女子惊醒后马上报警。

一开始男子还狡辩,是因为列车摇晃,他才不小心碰到了女子。

直到调出监控视频后,男子在铁证面前,才承认了自己的恶行,并被警方依法拘留10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几起“反性骚扰”事件在网上引发了热议,不少网友为两名女子的勇敢点赞。

同时也有网友忍不住控诉:“几乎身边的每位女性,都有被性骚扰的经历。”

日常生活中,“性骚扰”比我们想象的还要频发,而女性在受到侵害后,要想抗争却并不那么容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北上广深,对于女性而言,比挤早晚高峰地铁更可怕的,是应付炎炎夏日的早晚高峰。因为地铁上不仅人多拥挤,还可能会有一些意外状况发生。

王瑶第一次遇上流氓,就是在早高峰地铁上。站在车厢里,她感到臀部有东西在磨蹭,由于车内实在太拥挤,她虽然有些不适,却也明白大家都不容易,没有声张。不过,她留意到,她身后站的是一名身材瘦小的男子。

下车后,她和同伴抱怨了刚才的不适,原来同伴也有同感,这才确定就是有人在趁机猥亵她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没想到,过了几天,王瑶在地铁上又被同一个男人猥亵了。只是,这次她又忍了,想着自己势单力薄,大早上的大家都赶时间,不想给自己惹麻烦。

不过,她和同伴愤愤地商定,如果这个男人再敢骚扰她们,她们就绝不姑息,一定会把他逮住,不能让他再去侵犯别人。

于是,她们第三次遇到这个流氓时,王瑶密切留意他的一举一动,当她察觉到对方有不轨行为时,一转头竟然看到了他暴露的器官。

王瑶和同伴当机立断,把流氓抓了个现行,在周围乘客的帮助下,把流氓交给了警方。

事后,王瑶把她们勇斗流氓的经过发到了微博上。

她深知,有不少姐妹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不知道该怎么办,而“性骚扰”的举证又十分困难,她希望通过这些分享,让更多姐妹站出来,勇敢地保护自己。

不久,随着警方“地铁打狼”行动的开展,潜伏在暗处的“顶族”被揪了出来。

这些“顶族”常常在人多拥挤的地方,通过磨蹭女性的身体猎获快感。而且他们隐藏在社会的各个阶层,在社交媒体还拥有自己的“组织”。

以“公交地铁交流群”为例。群里的1000多名成员来自全国各地,他们以骚扰女性为荣,每天在群里交流“顶人”的经验。新人还需要支付10元的入会费才能进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人说,“顶族”是一群性变态,他们的存在是对文明社会侮辱。

然而,这种现象却在世界各地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

在我们的邻国日本,这类人被称为“电车痴汉”。在日本的地铁口和公交站,经常能看到“注意痴汉”之类的警示标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研究机构调查发现,日本至少有70%的女性遭遇过“痴汉”的骚扰,其中半数以上的人选择隐忍。

这些年来,日本针对“痴汉”想了很多应对措施。

从2000年开始,日本的交通工具上,相继开辟了“女性专用车厢”。这项举措一开始颇受好评,但是在日本首都,早晚高峰也是出奇的拥挤,男性就不可避免地要挤占女性专用车厢。因此,效果不是特别好。

相比流于形式的女性车厢,真正对女性起到保护的,其实是日本司法对“痴汉”的惩处力度。

在法庭上,法官对“痴汉”奉行宁可错杀、绝不放过的原则,如果“痴汉”不能自证清白,官司必输无疑。

通常情况下,初犯“痴汉”会被处以半年监禁或50万日元(约2.5万元人民币)罚款,惯犯则会被加倍惩处。

既然日本对“痴汉”的打击如此严厉,为什么还有人顶风作案呢?

日本性犯罪专家齐藤章佳在《男人做痴汉的理由》一书中谈到,性犯罪的本质是“支配欲”作祟,对弱小的女性实施“性骚扰”,能让“痴汉”们获得一种优越感。

对于齐藤的说法,一部分日本女性并不卖账,她们认为问题的根源在于,日本女性和男性的社会地位差距过于悬殊。

要想解决“痴汉”骚扰,最重要的是提升日本女性的地位。

到了2017年6月,我国的广州、深圳两地,也开始了“女性专用车厢”试点,可惜它们形同虚设,乘客和普通车厢里的并没什么区别,还是男女混用。自然“顶族”仍会暗下黑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此,社会学家章友德同样觉得这个方法确实治标不治本,“我们要解决的根本问题,其实是要提倡全社会对女性的尊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的性侵犯发生在公众场合,陌生人之间,而有的性侵犯却发生在熟悉的人、熟悉的环境中。

在女性成长过程中,极有可能会遇到双方身份不对等的过界骚扰行为。

而她们的心理承受力,也需要一个变强的过程。

2021年,已经大学毕业两年的段颖,选择在事发6年后,实名举报高中数学老师徐锦城,曾对她实施“性骚扰”。

事情发生在大一的寒假,徐老师约段颖小聚。由于高中担任数学课代表,段颖与老师常有交流,便爽快地答应了。

饭局上,两人聊得很开心,徐老师还小酌了两杯。

饭后,徐老师邀段颖去补习班坐坐,她也没拒绝。但她始料未及的是,进门以后她不仅被老师强吻,还被撩起衣服抚摸身体。

段颖拼命逃了出来,浑浑噩噩地回到家里,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

从此,这段屈辱的记忆,成了段颖心里挥之不去的阴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次无意间,她了解到同班同学宋翘,也有过跟自己相同的遭遇。

后来段颖把自己的遭遇告诉了男友周亦鹏,男友推测,仅一个班就知道有两名受害者,徐锦城教书几十年,退休后又被返聘,其间不知道还有多少女生受害?

两人越想越觉得不能坐视不理,于是整理了一封举报信,递交给段颖的母校佛山市一中。

知到这,徐锦城特意找到周亦鹏想私了,但周亦鹏却毫不含糊,提出要他录一个道歉视频。两人没谈拢,不欢而散。

两天后,校领导找段周二人谈话,希望他们等中考以后再追究此事,以免影响学校的招生大计。

同时,学校还联系了段颖的家人。父亲劈头盖脸地责问段颖:“你为什么要跟他去那儿?”

段颖气得发抖,她没想到“受害者有罪论”先从自家人的嘴里蹦了出来,父亲的话让她铁了心要证明:“错的是他,不是我!”

一个月以后,见学校没有答复,段颖又将举报信递交到了省教育厅和市纪检委。

4月7日,感到投诉无门的段颖,在微信公众号发出了推文。随着文章的爆火,越来越多的受害女孩找了过来。

据段颖对时间线的梳理,徐锦城对女生的“性骚扰”从2008年就开始了,可惜所有受害女生,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隐忍。

舆论沸腾后,警方介入了调查。

因为时间流逝,女孩们手里没有任何实质性证据。

为此很多人抱有顾虑,但最终还是有7名校友力挺段颖,前往派出所配合了调查。

4月12日,佛山市一中对徐锦城进行了通报批评。

这个结果让段颖百感交集,“如果没人站出来,事情永远不会有一个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年,得益于Metoo运动和社交媒体的发展,校园“性骚扰”事件不断被曝光,越来越多的人看清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同时,也揭示出校园“性骚扰”事件屡禁不止的原因。

一方面,老师和学生有着不对等的权力关系,出于对学业、前途的担心,揭发侵害者的恶行需要极大的勇气。

另一方面,学生缺乏判断力,很容易被PUA,对师生恋和“性骚扰”的边界模糊不清。以至于有的女生一直到作恶者的罪行被揭露,还沉浸在爱情的幻想中。

对此,有学者表示,正确的性教育,是预防性侵犯的关键,只有加强性教育,才能减少性犯罪的发生。

比如,家长从小就应该告诉女儿,要爱护自己,尊重自己的感受,树立独立自主的自尊心,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女孩健康成长。

学校也可以通过宣传片、公开课,提升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鼓励他们对“性侵害”说“不”。

另外,对于师生之间的单独相处,学校应当用行为规范来约束。比如,师生共处时,应该打开办公室的门,降低学生被胁迫、诱骗的风险。

而对于那些“性骚扰”的惯犯,要毫不手软地使用有威慑力的手段,阻止他们在道德与法律的边缘反复横跳。

比如,一些高校在进行人事聘用、评优、奖惩等方面,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一旦发现老师在作风上有问题,就可以取消待遇,甚至直接解聘。

总之,对校园“性侵害”零容忍,必须建立系统化、制度化的长效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权力不对等的性侵犯往往像噩梦般,一直缠绕女性,不仅在成年前,更是在成年后。

作为一名打工人,你可曾遇到过职场“性骚扰”?

据调查,职场“性骚扰”有9成以上,发生在上下级之间,受害者91%都是女性。

即使被骚扰的人数庞大,可是数据显示,在遭遇潜规之后,只有11.7%的人会大声呵斥和强烈反抗,3.66%的人会用法律保护自己权利。

绝大多数女性还是选择了缄默其口,独自受伤。

但是,这样的沉默真的有用吗?

根据另一位不法之徒40多岁的姜某讲,自己10多年来,得手不少次,不过也遇到一些反抗的女性,因为做贼心虚,一遇上这样的,就会悻悻离开。

原来,最有效、最有力的保护,还是女性的自我觉醒,坚决地与那些不法势力反抗到底,并且运用法律武器武装自己、保护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我们该如何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利呢?

关键在于,设法保留证据。这包括保存监控录像、电话录音、聊天记录、邮件等含有骚扰信息的文档,和网络上的相关信息。

面对职场“性骚扰”,29岁的成都女子张丽欣,给打工人做出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张丽欣曾入职四川某公司,担任董事长姚某的助理。

春节过后,张丽欣突然被调岗,收入一下子下降了不少。为此,张丽欣向老板提出了抗议,姚某便孙水推舟,约她单独谈谈。

张丽欣清楚姚某的为人,对于办公室“性骚扰”,她一直采取回避、忍耐的驼鸟心态。

对这次约谈,她感到不安。于是,她找男同事刘畅仔细讨论了如何取证的问题。

刘畅为她找来一套便携式的摄录设备,它们可以戴在手腕和脚踝上,充满电能用2小时左右。

张丽欣如约来到姚某住处,两人交谈了1个多小时,姚某的那些露骨话语,都被录进了手环里。他甚至赤祼祼地承认,“我就是在潜规则你!”

同时,他一边播放“小电影”,一边还给张丽欣倒了红酒,并企图和她发生关系,幸而在张丽欣的反抗呼救下,没能得逞。

非常可惜的是,关键时刻手环没电了,没能录下她的呼救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周后,张丽欣辞了职,然后去报了案。可惜仅凭录音并不能证明她被强制猥亵,警方也无法认定姚某涉嫌犯罪。

除了张丽欣以外,公司有几名前同事都是办公室“性骚扰”的受害者。因为取证难,她们从没想过报警,但是了解到了张丽欣的事迹,她们决定站出来,一起揭露姚某的恶行。

经过一番合计,大家联名写了举报信。

张丽欣等人的举报引起了省妇联的重视,妇联为她提供了法律援助,对姚某和公司提起了民事诉讼。

没想到贼喊捉贼。在审案期间,姚某反诉张丽欣的偷录行为,侵犯了他的隐私权。

对此,相关法学专家指出,将违法行为录音录像,并不属于侵权。而针对“性骚扰”有预见性地进行摄录,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取证行为。这样做能够更好地打击和预防犯罪。

经过几次开庭审理,法院一审判决,姚某的行为构成“性骚扰”,应对张丽欣书面道歉,并赔付费用1.4万元。

法院同时认为,事情发生在姚某家里,公司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张丽欣对判决并不满意,她希望姚某对其他受伤害女孩都能承担应负的责任,像他这般多年、多起的恶行应该得到更大的惩罚。她将会继续提起上诉。

对于职场“性骚扰”,张丽欣给出了一个漂亮的迎头痛击。

而在现实生活里,为什么很少有人能大声斥责“性骚扰”者,然后潇洒地离开呢?

因为“性骚扰”本质上,是上位者利用权力在作恶,而拒绝霸凌的女性,会被看作不听指挥、难以共事的人。

我们是时候打破这种刻板印象了!

女性当自强,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坚决地站定立场,我们不需要讨好、迎合任何人,学会做个强者,有能力独当一面。脑中有才智,手中有勤劳,敢爱敢恨敢想敢做,做自己的主人。

“性骚扰”是女性一生的“修罗场”,正如波伏娃所说,“女性不是一种性别,而是一种处境。”

你我有必要学会做一个不好欺负的人,要让对方知道“边界”在哪,不管你是谁,只要我不接受,就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