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SS对《流浪地球2》来说有多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MOSS

《流浪地球2》制片人兼编剧龚格尔,把MOSS定义为《流浪地球2》的主人公之一,图恒宇角色的主要功能,就是为了揭开MOSS的“身世之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龚格尔(左)

电影的概念和美术设计王志坚则戏称,《流浪地球2》可以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MOSS传》,因为故事“回答”了MOSS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有MOSS,从550A,到550C,到550W,到被赋能“人在回路”的强人工智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志坚

看完《流浪地球2》,你还能直视身边的监控摄像头吗?反正我是回不去了。

这一期,半只猫会结合两部流浪地球的电影,以及电影的《制作手记》,详细聊一聊MOSS的前世今生

1、他是怎么来的?
2、他有多大能耐?
3、他为什么要引发“月球危机”?
4、他的故事将如何延续?

#流浪地球##流浪地球2##科幻##科幻电影##moss#

第1章、人工智能的崛起

1950年,“计算机之父图灵在《心智》 (Mind)杂志上发表了一篇论文《计算机器与智能》,著名的“图灵测试”诞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灵

测试者通过一些装置和测试对象聊天,测试对象中有人或者机器,如果测试者无法发现跟自己聊天的是机器,那么这台机器就通过了测试,就被认为具有了人类智能。

那么你认为ChatGPT文心一,通过图灵测试了吗?

20世纪中叶,人工智能相关研究领域得到确立并飞速发展。

1977 年伊始,对太阳氦闪的恐惧再次带来人工智能技术的热潮,在强大的求生欲和资本推动下,人工智能监管逐渐放宽。人类希望能在这条赛道上找到生存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2章、智能量子计算机的出现

1981年保罗·贝尼奥夫首次提出了“量子计算机”的概念,与传统计算机一次解决一个问题不同,量子计算机可以一次解决许许多多个问题。

1982年,该理念得到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的进一步拓展,按照量子力学规律工作的计算机系统思想成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理查德·菲利普斯·费曼

然而很长一段时间,量子力学和人工智能被看作“像油和水一样无法结合”。

直到21世纪初,随着机器学习的逐渐兴盛,物理学家和理论计算学家逐渐在两个学科间,找到了令人兴奋的结合点,智能量子计算机在一代又一代科学家的努力下逐渐走向成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量子计算机

与此同时,互联网行业飞速发展形成了海量数据,数据存储的成本也快速下降,使得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分析成为可能。

人工智能开始利用深度学习和大数据,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不断刷新纪录。

第3章、550系列的诞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32年中科院数字生命研究所在北京成立,主攻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是缔造“数字生命”的先锋队。

在之后的五五一号项目中,研究所以“延续人类文明”为纲领,研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算力最强大的硬件设备——智能量子计算机550系列,最早的雏形机,就是550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50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50A作为“数字生命”的运行硬件设备,初步具备了计算海量数据的能力,以及基础算法的实现。早期的550A能维持“数字生命”大约两分钟左右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50A

2041年,数字生命在法律上被永久禁止。数字生命研究所的团队成员,将更多精力扑在了智能量子计算机项目的开发上,试图通过提高硬件算力,寻找延续人类文明的最优解

功夫不负有心人,更先进的550C诞生。即可以实现“自感知、自适应、自组织”的可重塑编译计算核心(自编译系统Self-Compiling System),在与硬件连接后,可以实时生成底层操作系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50C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什么是 “自感知、自适应、自组织、可重塑”呢?

自感知:在一个未知网络中感知当前网络态势和存在设备,此后通过扫描,全面掌握网络中设备的运行标准。

自适应:若网络协议配置不同,可以调整网络连接配置参数和相应协议,自动匹配需要连接的设备标准。

自组织:把所有联通设备自动连接、构成以550为核心节点的专用网络,并以此连通异构设备的硬件、软件,从而实现群智和网络计算等高级功能。

可重塑:根据任务重组芯片底层架构,以提高不同计算任务的执行效率。

2044年“太空电梯危机”,550C快速阻断AI病毒的表现大放异彩,使其被应用于更多领域,其中就包括地球上行星发动机,月球上卫星发动机的建设,地下城的建设,以及太空电梯的修复。同时也在地球停转期间的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判断受灾者存活率、灾后救援指导、抗震救灾任务中,取得了很多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人们也见识到了AI的可怕之处,当计算机病毒AI化以后,能够精准识别特定时空域内的打击对象,能够学习防火墙、杀毒软件的行为模式,很快地学习到计算机防护设施的漏洞,做到快速入侵目标。

可以在难以发现的情况下篡改本地人工智能的目标,扰乱模型的判断,从而达到将“保护”改为“攻击”,将“友”改为“敌”,或将“敌”改为“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全TA妈是友军

因此有一批科学家站出来呼吁政治界、军事界提高警惕,这成为了“隔离计划”的雏形。

同年在月球,由于强烈太阳风暴,原定用于卫星发动机点火任务的550C被损毁,图恒宇用更低版本的550A临时接替550C的职责,完成了使命。

奇怪的是,太阳风暴这件事情似乎预警得太晚了,而且保护锁偏偏又在关键时刻坏了。你觉得这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月球任务

2045 年,北京航天中心内成立了载人轨道空间站智能伴飞国际工程中心,主要负责 550系列技术落地,解决“流浪地球”计划中空间站智能伴飞人工智能系统相关实际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1 世纪中叶,随着地球停转产生的恶劣地质灾害,“生存概率最优准则”被写入算法,人们越发依赖于不受任何情感因素影响,并通过采集海量数据做出更高存活率判断的算法决策。“算法优先”深深影响了人类社会文化。

随着地下城抽签流程被写入法律,550系列被广泛使用到人口数据采集和抽签过程中,这是由于人类的情感会干预抽签流程,影响“绝对公平”概念,因此原则上550系列完全独立运作,研发者们也不能干涉它的行为。

同时,在联合政府安全署的推动下,视频监控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打击犯罪、维持社会安定起到了重要作用。摄像头随处可见,监控范围越来越广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摄像头随处可见(开场画面)

而随着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视频监控也逐步开始智能化,除了基础的信息采集与上传等功能、还具有一定的行为模式识别、生物特征识别、目标检测与分析等功能。

2058年,研发团队推出最新成果550W,人类历史上算力最强的智能量子计算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50W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字生命如果接入550W,运行时间将提高到七十年。不过,550W是没有综合性目标的,也不具有融会贯通的“领悟力”,仅仅是人类的一个工具包。

550W有个别名MOSS,就是550W倒过来写的样子,英文意思是小苔藓

550W研发团队表示,为了方便控制和管理,特地为其安装了“一只眼”,内含TOF 激光雷达,可调动所有联网设备,对观测目标进行光学、声学、辐射、生物信号等多角度观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年,图恒宇将图丫丫的数字生命备份卡接入550W,其自主意识中的求生本能作为催化剂,使550W成为具有“人在回路”运行模式的强人工智能

有观点认为,强人工智能不再是人类的“工具包”,而将是“另一种文明”甚至是“更高级文明”。它们具有自我意识,有着自己的“三观”,以及和人类一样的本能。

为了便于区别,从这里开始,我们就用更具人类特征的名字MOSS来称呼这个强人工智能。

在《电影制作手记》中,是这样描写MOSS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制作手记

MOSS是基于智能量子计算机硬件、习得“求生”本能、善于“踹门”和“篡改的强人工智能。基于三个元素的结合:算力基础、漏洞破解、人类本能

一、算力基础:MOSS的算力基于智能量子计算机550W的AI芯片。像瑞士军刀那样集成了大量解决单一具体问题的智能算法,具有极其强大的算力。

二、漏洞破解:这一点就如同人工智能病毒。具有“踹门”和“篡改”的能力,因此使得图丫丫数字生命和550W人工智能算法包之间的沟通渠道,完全被打通。

三、人类本能:图丫丫数字生命在接入550W后,其人类“恐惧”和“求生”本能,促使550W有了自保的意识,驱动550W以“大脑”的模式整合其内部海量的人工智能算法,并“领悟”到人类原定的起航时间太晚了,于是便入侵了“逐月”卫星发动机。

随后1.7秒,“月球危机”爆发,人类重新启动关闭已久的互联网设施,并接入550W,辅助完成全球行星发动机的点火任务,地球提前七年启航,躲过了一场绝世天劫。

但此时,人类并没有察觉到已具有自我意识强人工智能的存在,毕竟剧中不是所有人都看得到上帝视角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4章、隔离时代

2065年,随着地面发动机、地下城建设的完成,由于担心人工智能过于强大而失去控制,联合政府力排众议,强行启动了“隔离计划”,将所有智能化、自动化无人设备封存于北极,仅把唯一的人工智能设备550W 保留在“领航员”号上,并且做出的决策都要经过安理会授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75年,远航的地球被木星引力捕获,即将撞向木星。MOSS表示已经计算了所有的可能性,没有任何一种能够保全地球,因而它采取的策略是保全“领航员空间站”。当然MOSS的判断是得到安理会授权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空间站上的MOSS

不过刘培强强行脱离了休眠状态,烧毁了MOSS的主机,驾驶空间站自爆,帮助地球脱离了木星。

我们听到MOSS的最后一句话是: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种奢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的MOSS

这会是MOSS最后的终结吗?

应该不会。

互联网启动时,MOSS已经具有了强人工智能,我们有理由相信,MOSS是可以躲过人类的技术侦查,将自己保存在地球上某些硬件设备里的。

MOSS很清楚,自己想要继续生存下去,势必要有硬件的支持,如果领航员空间站不复存在了,那他活下去的希望,只有在地球上,所以MOSS的存亡和地球的命运也是捆绑在一起的。

但问题就来了,人类是MOSS存在的必要条件吗?没有人类,机器文明可以存续吗?我认为是可以的。有智慧的机器,是完全有能力自己解决硬件和电力的问题的。不过这也意味着人类文明要与机器文明共享地球上有限的资源。这一点,很可能将成为《流浪地球3》中的一个关键矛盾,不是人与物的矛盾,而是两个物种之间的矛盾。

要知道真相如何,2027年再见了。

好啦,这一期就聊到这里,想知道更多《流浪地球》世界观资讯的小伙伴,给半只猫点个赞,评论区里来催更吧,我们下期再见。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