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艺檬(黑龙江大学)

5月11日,针对“个别球迷用地域歧视言论辱骂对方球员及球迷”一事,浙江稠州职业篮球俱乐部发布公开信呼吁所有主队球迷朋友们:文明观赛,理智对待输赢。在俱乐部发布的公开信原博评论区中,有网友对浙篮采取零容忍的态度表示赞同与支持,也有网友认为,不过是嘴巴上的事,也需要球队出面道歉吗?(5月11日《新京报》)

伴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其支持者间引发骚乱的现象也在不断发生。场下球迷间的“战火”,可能会危害场上球员的人身安全,影响联赛的声誉。依据《中国篮球协会纪律准则和处罚规定》第四十三条,“无论观众的不当行为是由于有意或疏忽、作为主办或承办方的会员协会和/或主队俱乐部或主队,要对现场观众的不当行为负责”。浙篮主动发布公开信的做法,是对这一规定的践行。同时,也在提醒广大球迷朋友,如果你真正热爱此项赛事,热爱你所支持的队伍,就需要加强自我约束,文明观赛。任何看似为球队“出气”“撑腰”或“逞英雄”的不当行为,都可能会使其陷入万劫不复之境地。

场下的“战火”不仅会危害公共秩序和公众安全,对体育文化本身也是种损害。体育活动除了培养我们超越自我、迎接挑战的意志品质,其弘扬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向心力、凝聚力的作用也不可忽视。知名篮球解说杨毅曾表示,他不敢带女儿现场去看CBA,怕她学会一些脏话。试想,球迷冲突中的那些粗俗言语、暴力行径会给参与观看此项赛事的未成年人带来怎样的“示范”。这对于体育所固有的教育功能也是不小的损害。

此事中,浙篮及时回应、理性劝导的行为值得点赞,但抑制场下的“战火”还需多方协同努力。地方行政机关要与赛事承办单位做好协商、合作,做到排查隐患、事前预警,共同维护好赛场内外的秩序。对于个别极端行为必须依照法律严惩不贷,根除违法乱纪者“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对于极端言论同样要加以管制。4月26日,中超联赛第3轮大连人主场迎战成都蓉城。赛后,中国医科大学一学生在社交平台发泄心中的不满,以“5·12大地震”攻击成都球迷。随后,他主动承认错误并及时删除不当言论,学校官方给予其记过处理。

相关法律规定还需不断完善,要以法律的手段约束场下“战火”。2020年6月1日,北京市正式实施《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约》,其中第四条“在公共场所秩序领域中,对以谩骂、起哄等不文明方式扰乱文化、体育等大型群众性活动秩序的行为,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这一规定的出台使曾在北京工人体育馆呼声震天的“京骂”成为过去式。同时,还应完善信息档案系统,对于行为恶劣、屡教不改的“惯犯”,可限制其入场观赛。

抑制场下“战火”,还要将责任落到实处。在国外,球迷行为由俱乐部“买单”的例子屡见不鲜,许多俱乐部都曾因球迷的违规行为被开出巨额罚单。1月13日,法兰克福俱乐部官方发布消息,因为球队上半赛季在5场比赛中出现球迷违规行为,俱乐部被德国足协体育法庭罚款14.6万欧元。这些事例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细化对责任方的处罚标准,加大处罚力度,也能倒逼球迷们约束好自身行为。

体育赛事的良性发展除了取得优秀的成绩,还不能脱离文明的观赛环境。随着疫情阴霾的退散,线下观赛的人数逐渐增多,炎夏将至,莫让场下“战火”继续蔓延,莫让一时的情绪伤害你所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