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图书馆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任何城市都有学校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成为一方最具标识的地方。常年生活在湖北武汉,发现这座城市里图书馆的数量不在少数,不仅各个区域有高校图书馆,还有区行政机构的公共图书馆,至于那些连锁的商业书店就更多了。与这些图书馆比较,在城区还有一座座非常特别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它的规模很小,由一座座简易岗亭组成,无需专人值守,凭卡就能操作借书还书,过程就像在自动售货机上买一瓶饮料那么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大范围讲,武汉城区的这些24小时自助图书馆数量分布广泛,大街小巷都可能见到。像小编在节假日里随意路过了江夏区民族大道、江汉区解放大道、洪山区珞瑜路、青山区和平大道、蔡甸区东风大道等地,全部看到了图书馆的存在,有些地方还不止看到过一座。以解放大道中山公园里的一座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为例,它建在林荫小道上,周边是公共园区,有不少行人通过。图书馆立在一边,非常显眼,因为建筑结构大,比多数自助贩卖机要更醒目。

走近看24小时自助图书馆,它的结构呈“T字形”,是一座超大的岗亭。上面是一排金属结构网,说是网更像是凹凸的卡槽,中间有隔断,分别无缝卡住了塑料挡片,彼此连接,形成一张水平的“防护伞”,实际上就是起到岗亭的遮雨作用。在岗亭下面是立方体,也是图书馆的主体,整体被不锈钢包裹,分前后面,其中后面仅有两个专用的锁扣,可以使用专用工具开关,是为书籍出入的管理用,前面则分成三分之一的操作控制区,三分之二的玻璃展示窗,书籍全部置于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距离观看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构造,很容易根据相关的功能分区猜出它的使用方式。比如左侧三分之一区域里,有液晶屏和操作按键,还有扬声器孔与刷卡区域,包括条状的书籍出入口。另一边剩下的玻璃展示区,里面的书籍被分成7横排,至于竖列则是一本书一列,被活动的卡扣和挡板隔开,像普通的图书架一样。目测一座24小时自助图书馆里可容纳7排*50列共350本左右的书籍,因为有些挡板里书籍是空的(被借走),且有的书籍已经归还还未罗列。

实际操作借阅24小时自助图书馆,方法非常简单。首先,这座图书馆也需要收费,提前自备一张武汉通的卡片,如果是首次使用还要身份证原件。图书馆岗亭的操作机支持触控和按键两种输入模式,点按屏幕选择对应的借书或者还书,机器就会进入对应模式,输入书籍卡扣前的编号,之后根据提示操作书籍会自动弹出,取走即可。至于还书,方式更简单,点按还书将书放进卡槽根据提示操作即可。如果需要验证身份,刷身份证就行。

使用24小时自助图书馆,优势明显,第一就是方便,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图书馆的主要地方。无论借阅还是归还书籍,再也不用专门跑图书馆了,因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的数量多,广泛分布在武汉城区,意味着可以在任何一处地方实现还书。其次,费用低廉,基本无感,人人都能使用。当然,这类图书馆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处文化软实力的象征,它点缀着城市的街景,让城市看起来更有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相对而言,这类24小时自助图书馆,它里面的书籍并不“陈旧”,很多新书也会同步出现。像小编最近在读的某类散文合辑书,在中山公园这一座24小时自助图书馆里就有看到,通过操作很快就拿到手了。从成色看,书籍并非出厂状态,应该是已有人借阅,这个体验非常不错,本来,书籍的重要属性就是传承,只有不断被借阅它的价值才能出来,只有更多的人读懂了书,其中的文化才会被传诵,让更多的人理解并接受。

从汉口回到江夏,小编再次路过民族大道下钱村,停车的间隙里,看到路边公园门口,一座24小时自助图书馆相当醒目。傍晚的光线里,有一位女生打着伞站在图书馆前,操作借书还书,很快取出了书籍,放到一次性防雨袋里装好,满意离开。这样的暖心细节,是小小的图书馆传递而来的,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多多阅读多多思考,在阅读书籍的过程里找到更好的自己(喵星人日志原创随笔文字,部分插图未及时标注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络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