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前,相比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受限于硬件、研发成本等因素,零售价格普遍要比同级燃油车高出不少。然而在今年降价潮的催化下,油电同价的时代正在到来。

2月份,比亚迪秦Plus DM-i 2023冠军版上市的时候,最响亮的口号就是要实现“油电同价”,让秦Plus DM-i去占领轩逸、朗逸、卡罗拉这些合资品牌A级车的市场。随后,零跑C11增程,AION Y Younger、一汽丰田bZ3、雷达RD6......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在各细分市场刷新价格新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业内人士看来,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车型导入,在油电同价的层面上,难免将对仍在亏损的相对弱势的新势力造车企业形成降维打击,但这也是无可避免的市场必经阶段。

同时,不多家企业认为,油电同价,并非只是价格相同,更多的是价值相同,甚至超越。在接下来相当长时间的“油电并行”阶段,“油电同价”的现象将会越来越普遍。

价格下探

从目前市场情况来看,广汽丰田bZ4X限时优惠3万,一汽丰田bZ4X官降6万,日产艾睿雅限时优惠6万元,大众ID系列终端优惠2万-5万,宝马i3优惠近10万......

以入门的一汽丰田bZ4X为例,官方调价后的两驱精英JOY版价格为13.98万元,这个终端价格与高配的卡罗拉双擎差价已经极小,日产艾睿雅优惠后价格更是逼近奇骏价格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卡罗拉双擎不同的是,bZ4X两驱精英JOY版要背着一个50.3kWh的电池,按照现在电池成本1000元/kWh来计算,这款电池就要占据5万元的成本。再加上更重的车身、更高的定位所带来对各部件更高要求,刨除电池之后整车成本也会更高。在加上其它生产、销售过程中的其它花费,以及需要承担的税费,bZ4X想要实现收支平衡,是一项不小的挑战。

这也正是目前“油电同价”背后最关键的问题,接下来的竞争,是体系与财务之争,是长期经营理念之争,更是一场检验技术、研发以及市场能力积淀的持久战。

此前,有业内人士认为,电动汽车行业肯定会走向一场巨大的价格战的理由是,随着新的、更便宜的电池化学物质的出现,以及汽车制造商在制造电动汽车方面变得更加熟练,制造电动汽车的成本将在未来几年内下降,而这将会点燃一场“价格战”。

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个时代已经到来。

在价格战激战的背后,电池原材料价格也出现了大幅下降。今年,动力电池重要原材料碳酸锂相比去年底60万元/吨的高位,下探到了27万元/吨,且依旧处于不断下滑的趋势。

动力电池原材料价格遭到腰斩,必然会促使纯电动汽车制造成本降低,从而在零售价上进一步下探。特斯拉的售价就是最直接的反馈,一直都是以成本变化定义产品价格的特斯拉,当电池原材料价格暴跌后,特斯拉势必会在不久之后酝酿新一轮降价。

而传统成熟车企拥有庞大供应链体系和造车平台优势,能够在单一车型上进一步压低生产成本和车辆售价。

售后增值

值得注意的是,在售价下探的同时,新能源车的保值率并没有随着下跌,而出现了上升。数据显示,不少合资燃油车3年车龄保值率,已经被纯电动汽车超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和精真估联合发布的《2023年4月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主要纯电动车榜单中,纯电车型前三名分别为欧拉黑猫(三年保值率71.6%)、零跑T03(三年保值率70.4%)、宏光MINIEV(三年保值率70.4%)。

而豪华品牌的保值率普遍开始下降,排名前三的保时捷、雷克萨斯以及奔驰,三年保值率分别为83.1%、77.3%与69.2%。

自主品牌的二手车保值率也在下滑,其中长安、传祺、荣威降幅较小,领克、比亚迪、吉利的保值率上升。从4月的二手车保值率来看,仅传祺、五菱、长安的保值率在60%以上,分别为63.9%、61.9%和60.5%。

尽管不少新能源汽车的二手车保值率也出现了下降,但对比下降速度更快的燃油车,两者之间的保值率差距,还是在快速缩小。

除此之外,相比传统燃油车的售后服务,新能源汽车售后更具有创新以及人性化,这也是目前传统4S店正在努力突破的关键所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目前已经从前期的产品竞争逐渐步入到服务竞争阶段,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规模提升,各大新能源车企开始打磨其服务及售后体系。

目前,在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在新能源赛道上的竞速中,两者最大的不同则恰恰体现在销售服务及售后两个环节上。而这两者恰恰也是新能源汽车后半场中,市场差异化竞争的关键分化点。

“油电同价”时代的竞争,势必比此前将更为激烈与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