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拉索”上方的星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研人员在雪中进行探测器测试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月22日,“拉索”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上空出现日晕。新华社发

“拉索”集合三项“世界之最”

◎最灵敏的超高能伽马射线探测装置
◎最灵敏的甚高能伽马射线源巡天普查望远镜
◎能量覆盖范围最宽的超高能宇宙线复合式立体测量系统

若你想要展望未来,从今天开始,可以站在一个新的高度。
  5月10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拉索”位于甘孜州稻城县海子山,平均海拔4410米,观测性能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将致力于探索宇宙线起源之谜,并通过观测宇宙线探索更多宇宙奥秘。

集合三项“世界之最”

“宇宙线携带着宇宙起源、天体演化、太阳活动等方面的重要科学信息,研究宇宙线及其起源是人类探索宇宙的重要途径。”“拉索”首席科学家、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曹臻说。
  “拉索”正是以宇宙线观测研究为核心目标,项目于2015年12月获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立项,由中国科学院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2017年主体工程动工,2021年全部完成建设。
  “拉索”占地面积约1.36平方公里,由地面簇射粒子探测器阵列(包含5216个电磁粒子探测器和1188个缪子探测器)、水切伦科夫探测器阵列(面积约78000平方米)和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18台)组成,采用四种探测技术,可全方位、多变量测量来自高能天体的伽马射线和宇宙线。其充分利用特定地域4410米的高海拔条件和先进技术优势,成为目前世界上最灵敏的超高能伽马射线探测装置、世界上灵敏度最高的甚高能伽马射线源巡天普查望远镜,以及能量覆盖范围最宽的超高能宇宙线复合式立体测量系统。
  “拉索”的建成运行,使之成为目前国际粒子天体物理三大实验设施之一,对促进该领域实现重大原创突破、带动前沿交叉相关学科发展和国际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已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

基于其超高的探测灵敏度,“拉索”在初步运行期间已经取得多项突破性重大科学成果。
  “拉索”在天鹅座恒星形成区发现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并记录到能量达1.4拍电子伏的伽马光子,这是人类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突破了人类对银河系粒子加速器的传统认知,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
  在银河系内,“拉索”发现了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候选天体,并记录到人类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使人类得以瞥见银河系中的汹涌暗流。
  “拉索”精确测定了能量达1.1拍电子伏的伽马光子,证明在蟹状星云核心区内存在能力超强的电子加速器,加速能量达到了人工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能量的两万倍。
  值得注意的是,“拉索”建设期间即开展观测,科学成果也持续产出。截至目前,基于“拉索”项目发表的期刊论文累计约215篇,会议论文约156篇。
  “拉索”面向国内外全面开放共享,目前已有28个天体物理研究机构成为“拉索”的国际合作组成员单位。
  深蓝浩瀚遨苍穹,奥妙叹无穷。在不久的未来,“拉索”将成为以中国为主、多国参与的国际宇宙线研究中心,借助高海拔伽马天文、宇宙线的观测优势,成为独具特色、综合开放的科学研究平台。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张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