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亲不仅在民间很普遍,皇家也有不少因隔代亲立皇太孙的事例。

史上共有11个皇太孙,和父亲是皇太子的皇太孙有两个,一个是唐高宗太子李显的儿子李重照,另一个是明成祖太子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

而李重照被武则天废掉,后来又被武则天杖杀,和父亲处在两代继承人位置上的皇太孙,只有朱瞻基最终登上了皇位。

建文帝朱允炆也是皇太孙,不过他是在当太子的父亲朱标死后,才被朱元璋立为皇太孙。

而且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是因为朱元璋太钟爱朱标才隔代立储给孙辈,这中间,朱元璋还差点易储立朱棣为太子。

朱高炽被立为太子,则是沾了儿子朱瞻基的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瞻基画像

在朱棣想立朱高炽同母弟弟朱高煦为太子的时候,大臣解缙一句“好圣孙”,让朱棣下定决心立朱高炽为太子,立朱瞻基为皇太孙,好在隔一代后,把皇位传给朱瞻基。

朱棣还是燕王的时候,曾梦到朱元璋赐给他一个代表皇权的大圭,并对他说:“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梦还没有醒透,宫人来报朱瞻基降生,正应了梦中的“传世之孙”。

有没有这回事,朱棣说了算,相信这件事的人,就会不再腹诽他造反篡位了。

不过朱瞻基样子长得像朱棣是事实,而且他小时候机灵活泼,长大后英姿勃发、健壮孔武,和他肥胖得走路都要跌倒的父亲完全两样,倒和他爷爷朱棣,以及他那一脉死敌、他的叔叔朱高煦类似。

朱棣驾临北京和亲征北元,都喜欢带着他。

朱瞻基和父亲不同款,但他懂得维护父亲。有次朱高炽和朱瞻基,以及汉王朱高煦等一起外出,肥胖的朱高炽,在两个内侍搀扶下还摔了一跤。

走在后面的朱高煦嘲笑说:“前面人摔跤,对后面的人是警示”

朱高炽呵呵一笑不当回事,走在更后面的朱瞻基当即怼回去:“后面的人,又在警示更后面的人。”

朱瞻基对父亲的维护,除了血脉和利益共同体的本能,还有对父亲深深的敬重。

朱棣看着胖得一动一喘,喜文不喜武的朱高炽就头疼,朱元璋却对这个胖孙孙很赏识,称他有“君人之识”。

“靖难之役”建文帝发兵五十万打北平,朱棣带走精兵去内蒙裹挟宁王的军队,朱高炽守北平,手中仅剩一万老弱残兵。

他却能沉着应对,以仁德的力量,把全城军民凝聚成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抵抗一月余,等到朱棣的精锐赶到,里应外合大败建文帝的军队,为朱棣获胜打下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高炽画像

老二朱高煦和老三朱高遂不服朱高炽当太子,经常在朱棣面前构陷朱高炽。

朱高炽坚守本分不做回击,他这样做既是孝悌又是睿智。

从睿智方面来说,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本来就不是很情愿,而皇帝一般都会警惕太子,朱高炽要是和弟弟争斗,稍一出错就可能导致朱棣易储。

他不争朱高煦和朱高遂反倒张狂出错,被朱棣一个个收拾,为他扫清了障碍。

朱高煦鄙薄朱高炽,构陷拥护朱高炽的大臣,朱高炽不吭声。朱高煦认为他可欺,又发展到僭越礼仪,请求朱棣为他增加护卫。

明朝时期,一卫有5600人以上,朱棣答应给他,他以为朱棣有改立他为储的意思,居然在人前以秦王李世民自居。

朱高煦只想到秦王李世民杀兄屠弟取代太子登上皇位,就不想想李世民还把父亲李渊逼成了太上皇。他有秦王心,他父亲朱棣还能让他继续嚣张?

到朱棣要把朱高煦废为庶人的时候,朱高炽还痛哭流涕为朱高煦求情,保住了朱高煦的王位。

朱高炽的这种行为,可以说善良得过分,也可以说最懂帝王心。

贬为庶人后也可以重新立为太子,起落荣辱都在朱棣一念之间。

朱高煦的心腹已被朱棣诛杀,他的三个护卫也被朱棣削去两个,又外放到小城乐安藩属地,不再对太子构成威胁。

此时朱高炽不管沉默还是落井下石,都会让朱棣觉得让他占了大便宜。

他诚心为朱高煦求情,既显示出长兄风范,又显得最看重的并不是太子之位。有这样的父亲,朱瞻基当然会敬重,而且还会有样学样。

朱瞻基如同朱高炽和朱棣、朱高煦的结合体。

朱高炽当上皇帝不到十个月就病亡,朱瞻基继位也像朱棣那样亲征过北元,仅以三千兵力大破蒙古兀良哈部,自己还披坚执锐射杀了北元的三个前锋,打得古兀良哈部跪地请降。

他的威猛,很有点二叔朱高煦在“靖难之役”中气势。

朱瞻基惩治和他作对的人,又多少有些爷爷朱棣残暴的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高炽临死时召朱瞻基从南京赶回北京继位,路上朱高煦派人截杀他未遂。他刚继位,朱高煦就谋反,他御驾亲征后,朱高煦只有臣服投降。

朱高煦被朱瞻基囚禁在北京逍遥城四年,有次朱瞻基突发奇想去看他,他趁朱瞻基不注意,一脚把朱瞻基绊倒在地。

朱瞻基怒极,命人用三百斤的大铜缸罩住朱高煦,朱高煦力大,差点顶翻大缸。朱瞻基索性命人在大缸外架起柴火点燃,把亲叔叔朱高煦活活烤死,又杀了朱高煦的九个儿子,和朱高煦的王妃。

朱高煦行刺、造反和绊倒朱瞻基,都可以构陷入史不知真假,朱瞻基灭亲叔叔一脉,倒是千真万确。

皇位争斗环境下,灭掉敌手一脉很正常,不过朱瞻基杀他恩师和言官,就承袭了朱棣的残暴。

明成祖朱棣画像

史载朱瞻基自幼好读书,其实他一生都很贪玩,属于天赋高玩心重的类型。他逃学旷课被他自己欣赏的老师戴纶,向朱棣告状,让他受到朱棣训斥,他从此怀恨在心。

登上皇位后,没有任何理由就把戴纶乱棍打死,还连坐戴纶全族,连戴纶幼小的堂弟,也受到宫刑送到宫中做后备宦官。

另一个和戴纶一起劝朱瞻基好好读书的老师林长懋,本来已经外放做官,朱瞻基当皇帝后还不放过他,把他关了整整十年,直到朱瞻基死后才被释放。

皇帝不需要罪名,看不顺眼就泛杀大臣,在大明最突出。礼教至尊,君父一叫杀大臣如施家法,根本用不着律法。

当了皇帝,朱瞻基贪玩更不容人管,他喜欢打猎,有御史委婉劝谏他,不要让宦官经常出猎骚扰到百姓。

他居然说御史是不是收了野兽的好处,才帮野兽说话,然后就让人把御史投入关着猛兽的笼子。御史没有被咬死,他又下旨处死了御史。

要说朱瞻基完全是个暴君也不对,他还承袭了父亲朱高炽仁德的一面。

以“三杨”为代表的重臣,大事上对他的劝谏,他基本都从善如流,君臣得以善始善终。

这些重臣个个“老奸巨猾”懂心理学,自己基本不出面阻止朱瞻基的玩心,只和他讨论大事。

但估计被投入猛兽笼中的御史,背后会有这些重臣的教唆。

朱瞻基承袭其父仁德,显示在他的休养生息的政策上。

朱棣五次亲征北元,并没有解决问题,所谓“天子守国门”,是他放弃大量朱元璋建立的北方卫所,把北京变成了“国门”。

图们江以南原来属于明朝的领土,也因为他都被朝鲜占去。

朱瞻基十分注重武备,却不好大喜功,国防政策确定为“御外侮”,不再反复征伐北元虚耗国力,还放弃被朱棣纳入版图的安南,重新让安南成为藩属国。

安南被纳入版图后,明朝年年出兵平叛,多次被叛军打败,二十年无休无止已经陷入泥潭。

乾隆派兵进入哈萨克境内追剿准葛尔阿睦尔撒纳,哈萨克兵败主动要并入大清,乾隆拒绝只以藩国相待,是他好大喜功中一次正确决策。

哈萨克异域文化不可能真正归化,还会向东渗透进主流文化的领土,到控制不住生变的时候,极有可能撕走中国西部一大块领土。

安南和中土文化、人种同源,有归化的可能,可朱棣把安南并入版图,文治手段没有跟上,打了二十年,打出血仇还巩固了安南的民族认同,朱瞻基已经失去文治的机会,留下交趾布政使司就是个消耗中国的黑洞。

朱瞻基让安南回归藩国的政策,是止损的明智仁德之举。

皇家劳民伤财采办宝石、珍珠和木材等,朱瞻基也承袭朱高炽的政策一律废止,一个锦衣卫头领向他进言采办,还被他投入了大牢。

省下的财力,朱瞻基就用来减税赈灾,在体恤民生方面,朱瞻基在大明皇帝中做得最好。

朱瞻基爱玩还文艺,酷爱绘画如宋徽宗。要抽时间搞斗蟋蟀等娱乐还要绘画,他就不可能事无巨细都自己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瞻基绘画作品

于是他把朱棣时相当于秘书处的内阁,扩权为参与决策的机构,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君臣共治,

不过内阁分担理政朱瞻基还嫌占他的时间,他又搞出个让内阁把军政事务“拟票”,由宦官组成的司礼监,代他确定要不要“批红”通过,从此宦官开始干政。

他能控制住宦官,但以后昏聩惰政的皇帝一旦失察放纵,就会出现宦官专权,明朝的衰亡和他的创立的这种制度有很大关系。

朱高炽死前想迁都回南京,朱瞻基就是去南京为迁都打前站,被紧急召回北京继位。

他登基后没有迁都,也为明朝节省了一笔巨额开支。可是明朝如果迁都,也许还可以延续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