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盈在投资】,一个专注分享投资观点与知识的自媒体,点击上方【关注】,你想看的这里都有。

今年1月份,乌鲁木齐银行、新疆银行等多家中小银行已对部分期限的存款利率下调,当时下调幅度为0.03%到0.15%。

4月以来,更多中小银行降低存款利率;进入5月之后,部分股份制银行也加入了降低利率的阵营。降息从河南、广东、湖北等多地中小银行蔓延到浙商银行、渤海银行、恒丰银行等较大的股份银行。

本轮降息幅度大于1月份,大约是01.%-0.3%之间,不同存款产品、不同期限存款降幅不等。以渤海银行为例,活期存款利率从0.35%降低到0.25%,一年期存款利率从1.95%下调到1.85%,三年期存款利率从3.25%下调到2.9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论是3年期还是5年期,3%以上的存款利率正在绝迹,虽然一些大额存单还能做到3%以上,但很多银行的大额存款一直处于“售罄”状态,难以抢到。

过去一段时间,理财产品受到债市波动影响,监管继续要求保险产品降低保证收益(从3.5%降低到3%);现在银行存款利率也纷纷调低,明显普通人做投资、理财越来越难了。难道让普通人去买股票吗?现在拉升四大行、三桶油的股票市场,带着些许的诡异氛围。这并不是正常的牛市,跑到A股市场,可能会承受更大的波动甚至亏损。

银行选择降低存款利率,应该与前段时间火起来的一个词有关,那就是“超额储蓄”。2022年超额储蓄数额庞大,当分析师认为2023年因为疫情结束,超额储蓄也结束的时候,23年一季度超额储蓄却继续高歌猛进。

太多资金闲置在银行储蓄系统,增加了各方压力。一方面,没有消费,经济就难以复苏;另一方面,银行获得了存款,却发现没有较好收益的贷款方向,这些存款如果不能贷出去,对银行来说也是压力,毕竟付息是固定成本。

在贷款定价难以趋势回升的情形下,通过降低银行负债成本缓解银行息差收敛压力,维护银行合理盈利空间、增强银行内生资本补充能力。从这个角度看,未来不排除更多银行跟进降息。

为了遏制超额储蓄,也为了降低银行经营压力,降息成为短期解决矛盾的最好选择。但它无疑牺牲了最普通人的一些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政策利率没有变化,中期借贷便利MLF利率也没有调整,仅仅是存款利率降低,驱动资金从银行存款流出的意图很明显。流向股市、房市、消费,都会对经济有促进作用,尤其是流向房地产市场,对经济的助力最大。

但我认为,试图降低利率把资金引出来,不如真正思考一下为什么资金都趴在银行存款里。不解决这个问题,降低存款利率所带来的效果是有限的。不敢消费、不买房子,有深层次的原因,解决它们才是当务之急。当下经济形势处于“类通缩”状态,实体端表现为需求不足、消费不振,金融端表现为资产荒。

其实,解决资产荒并不是当务之急,解决需求不足、私营企业利润不好才是最优先的。经济真好起来了,信心真回来了,资金自然会从银行存款流向投资和消费。资产荒自然也迎刃而解了。

结束让利,进而降息,对银行来说无疑是明显的利好,所以近期银行成为平淡的股票市场里回报较好的板块,万亿市值的四大行“大象起舞”,甚至中国银行曾拉出一个涨停板。但这么做,真的好吗?

你的【点赞】和【评论】

我都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