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辽阔的大西北地区,有不少资源型城镇;城因资源而聚,也因资源而散。典型如新兴城市茫崖,因石油而崛起,沿途各种磕头机一刻不停地运转着;市政府驻地花土沟镇上,随时可见穿着工作服的石油工人,一片欣欣向荣。而在茫崖市还有一个同样因石油而兴的冷湖镇,过去一度繁华到被称为“西北小香港”,如今却只剩一大片断瓦残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驾从冷湖镇出发前往敦煌,走215国道时,会路过一个叫做冷湖石油小镇的工业遗址。青甘大环线上石油小镇、石油城市很多。相比不远处的阿克塞石油小镇因为电影的拍摄、已经转型为影视基地供游客打卡;冷湖石油小镇还处于十分原生态的状态,或者说还停留在几十年前被废弃的模样。主干道上的遗址介绍牌,是这里唯一留给游客的东西。

很难想象,也就60多年前,冷湖的繁荣绝不亚于现在的花土沟。1958年,冷湖油田诞生,五湖四海的科技工作者和石油工人来到冷湖,投身轰轰烈烈的石油大会战。到1960年冷湖设市时,人口就已经多达10万人。当时冷湖油田生产原油近30万吨,占全国总量的12%,成为继克拉玛依、玉门、四川油田后的全国第四大油田。1960-1991年,冷湖还是青海石油管理局的所在地,持续了30年的高光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有的石油资源都是有限的,上世纪90年初,随着冷湖石油资源的枯竭,城市人去楼空,冷湖市也成了现在的冷湖镇。据说当时当时石油局搬迁时,带走了诸如房顶、铁管、玻璃窗、办公家具等所有能重新利用的东西。从眼前废墟的残砖碎砾中,依稀能想象当年人们面对“全剧终”时的落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镇不小,单靠双脚很难将其走遍。繁华落幕后的大片残垣,与远处被积雪覆盖的阿尔金山,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纵使车开一段,人下车在周围走一圈,仍然没发现一栋完整的房子,一面完好的墙壁,不少房屋已半埋在黄沙之中……角落深处偶尔看到一只鞋,一个玻璃瓶,跨越30多年残存的生活痕迹更是让人浮想联翩。

从无人机的图传中,其实仍旧能辨别出当时小镇大致的格局规划,哪里是厂区,哪里是住宅区,哪里是主干道。

为了给石油工作者的生活配套,这里建起了一座功能完备的小镇,银行、医院、学校、食堂、商场和电影院等公共设施相继出现。彼时小镇车辆川流,灯火辉煌。现在,只有部分建筑的墙上还留着当时的名字或招牌,不少字迹已经模糊斑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几年来,随着废墟打卡热潮的兴起,也渐渐有游客走进了这座废弃已久的石油小镇。墙上的涂鸦与标语明显为后人所留,大家以自己的形式,怀念这段曾经激情燃烧的岁月。而废墟毕竟是废墟,相比正规的景区,会选择来此参观的游客屈指可数。我们到访小镇的时候,前后只遇上了一波人,比游客更多的生物是这里穷凶极恶的蚊子。

新世纪的阳光之下,这片废墟依旧还是当年的模样,恍惚中还能看到成群结队的石油工人意气风发地在街道上来来往往,耳边隐约传来阵阵欢声笑语。这里是许多青海油田人“梦开始的地方”、挥洒热血与青春之地,应该被后人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