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份到底有没有机会?本篇文章会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当下市场整体的方向,看清楚市场方向,了解宏观的经济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是2023年一季度全球大类资产的整体表现。来看二季度有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如果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二季度我们就没有必要过度的担心。一季度,纳斯达克标普涨得还是不错的,上证、沪深300、恒生科技、恒生指数、创业板指数都是涨的,黄金、铜、螺纹钢、白银都是涨的,焦炭、石油是跌的,美债市场、中国国贷也是涨的,美元指数是跌的。我们看这个图能看出一个最基本的逻辑是什么?为什么2022年出现了深度的下跌,2023年就好了?其中很重要的有两个因素。

最核心的因素就是美元指数,当美元指数走强的时候,就意味着股市下跌甚至是暴跌,当美元指数走弱的时候,往往意味着资本市场的活跃。就是美国不加息或者是减少加息、减慢加息,对股市来说,都代表着世界股市的流动性充裕,世界股市上涨中国才会涨,不要说我只关心中国就可以了,美国股市下跌,欧美股市下跌,中国股市想产生独立行情是很困难的,因为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表现在股市上的敏感度是最高的。

还有一点需要关注的是大宗商品的问题,黄金走强的时候,也往往意味着股市的走强。对于我们来说,铜、螺纹钢、白银这些都是后期需要关注的指标,当然,大部分的投资者现在在银行里买的理财、买的基金更多的都是债券,债券市场到了2023年很好,整个2023年债券市场的表现都会不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核心的经济指标会有哪些改变?这些变化又告诉我们5月份会有哪些不一样?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和PPI(生产价格指数)的问题,这是市场讨论最火的问题。美国最关心的是通胀,中国最关心的是增长,美国想方设法的在控制高通胀,到今天为止仍然在5%左右,而我们从来都没有关注过通胀的问题,因为我们关注的是是不是通缩了?我们已经谈不上通胀了,CPI已经在0.7%了,所以在一季度交了这么好的报表以后,人们开始担心现在是不是通缩了?我们看到CPI比前值是1.0%,现在是0.7%,很低,我们的物价不光没有涨,几乎还在下跌。PPI看的更清楚,出厂的价格更在降低,还是-2.5%。通过这两个数,我们可以知道是什么?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不是通胀的问题,是通缩的问题,会不会通缩的问题;第二个是经济并没有彻底的复苏,还会有一些挑战。

再看看资本市场的流动性,我们发现社融的增量还是比较快的,说明市场中不缺少流动性,在这样的环境下,股市想出现暴跌的可能性是不大的,市场中流动性还是充裕的。

第四个是M2的增长,就是市场中货币是不是充裕、是不是还在发行?现在M2的总量大概在280万亿,我们看到3月份仍然保持着12.7%的增长,也就是说你上个月赚不到12.7%,实际你的资产是贬值的,印钞机的速度并没有减弱,市场中的流动充裕性还是可以的。

新增贷款的情况也在增加,这说明实体经济彻底地在恢复过程中。社零的数据比较偏好,从3.5%到10.6%。

相对来说,让大家担忧的就是这些绿的。制造业PMI的问题,虽然在荣枯线以上,但是仍然在缩小,工业增加值比前值也少了很多,固定资产投资稍微降低,房地产投资更是-5.8%,所以很多人问房地产板块有没有戏?你看图就知道,不论政策如何,在资本市场的表现,我们没有看到任何强势的依据。外汇储备略有增长,值得关注的是美债的持有量,从原来的1.25万亿变成现在的8,600亿都不到,这是很恐怖的,我们持有美债的比例降低了1/3。

在一季度尤其在3月份,进出口的情况有点逆天了,超出很多人的预期,从负的到一季度突然大幅度的增加,如果按照人民币的角度计算,我们在3月份增长了23%,前值是5.2%,进口也还可以,6%,贸易顺差在增加,一季度里面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出口的超预期,发生了什么?

从三驾马车的角度看一下市场中投资、消费、出口的情况,首先,一季度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增速只有3%,增长最快的是第三产业,增长了5.4%,它贡献率很大,尤其是消费,大家的消费又开始活跃了,这个五一大家在外边玩的很嗨皮,一季度消费就贡献了10.6%,房地产仍然很惨,基建保持8.8%的增长,进出口的总量增长了15%,出口增长了23%,消费零售总额5.8%,这都很高。大家不断的消费,占经济增长比率是很高的,占到66%,现在的经济变好,是因为老百姓的消费在增加了,消费贡献了2/3的比例。当然你说够不够高呢?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一个国家经济很正常的现象就应该是消费占主导,像美国似的消费能占到80%,我们现在占到2/3,很高了,我相信在二季度里面还很高,所以政府给自己做好定位,服务好老百姓,让大家有信心去消费,当然要有钱才能消费,没有钱怎么消费、敢不敢消费都是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是CPI(消费者物价指数)和PPI(生产价格指数)的数据,以此解释一下大家现在很关注的问题——经济通缩了吗?美国面临的是通胀的问题,导致经济的滞胀甚至是衰退,那么如果中国经济面临的是通胀的问题,会直接导致的结果是什么?通胀环境下不可能会出现像样的行情。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这个图的区间,红色的线是CPI,蓝色的线是PPI,我们有没有通胀?物价有没有上涨?我们看到在3月份CPI是0.7%,PPI是-2.5%,所以很多人都担心,是不是中国经济要通缩了?我们看到2020年CPI从-0.5%的低点,再到了2022年9月的2.8%,现在在什么位置呢?比最惨的时候好一些,比最好的时候差一些,现在经济活跃度、人们的信心仍然面临挑战,预期仍然是较弱的。PPI上就看得更清楚了,从2020年5月的-3.7%,到2021年12月的13.5%,现在变成了-2.5%,我们就知道有多大的挑战,经历了2022年以后,人们的信心并没有彻底的恢复。

那么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到底二季度经济还有没有机会?到底现在有没有通缩?通缩了意味着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意味着没有人敢消费了,消费再想提高也很难了,人们还会拼命的存钱,现在存钱的比例是很高的。

大家没有必要担心通缩,因为通缩有三个因素,第一个是物价持续下降,现在确实在下降;第二个是M2货币供应量的下降,现在没有看到下降,仍然12.7%,很高,所以这只不过是疫情过后大家的不适应,货币的供应量是有的,所以通缩的三个条件里第二个是不符合的;第三个是经济衰退,一季度4.5%的增长是超预期的,尤其是3月份,我们没有看到经济衰退的现象,所以说现在中国经济通缩了可能想多了。

那么什么样的人现在在消费呢?你会发现这次五一也好,还是平常的消费也好,想振兴消费靠什么人?淄博烧烤式的这种消费,那就是很大众化的消费,甚至是这帮大学生们拉起来的消费,光靠这样的消费想提振消费、想增加很多是很难的,什么样的人在消费?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什么?真正有钱的人不消费,就特别有钱的他不知道该消费什么,真正有钱的人不消费,真正没钱的人不敢消费,那么现在消费的一群人是什么人?是感觉自己有钱的人。什么是感觉自己有钱?就是疫情这三年觉得国家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大家受到了很大影响,我并没有受到影响的这群人,他们在消费,现在出去旅游的人都是这些人,退休老头老太太不受影响,他受什么影响?退休工资该怎么拿怎么拿,他们的消费不停止,该怎么玩怎么玩;大学生不存在,他们本身就没有创造价值,他们的这种消费就是低端的,我们也不考虑。感觉自己有钱的现在是消费的主力,真正的消费的促活光靠这些人是没戏的,真正有钱的人消费,没有钱的人也敢消费,这才是真正的消费预期的转强,当然还有很大的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投资发生了哪些改变?谈到投资就需要谈很多的问题,首先是外资的问题,投资环境好不好?能不能吸引更多的外资来投资?上图中,绿色的柱体是实际使用外资的金额,蓝色的线是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增长率。图中我们可以看到,2022年很惨,一下降了很多,2023年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的总数是没有改变的,但是2022年确实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一季度使用外资金额是4,000亿出点头,同比增长了4.9%,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说明外资对中国的信心还是很多的。我们更看重外资投资什么呢?投资高技术行业。总共4,000多亿,高技术行业是1,500多亿,占到1/3还要多。

对华投资里面,法国、英国对华投资同比增长是600%以上的增长,德国的增长也有60%,说明欧洲国家对华的投资在增加,尤其是一带一路的国家对中国的投资占的比例是最高的,能占到27%。我们看新闻也能看到这一点,跨国企业的高管纷纷开始来华调研,这都是很好的现象。说外资在逃离中国纯属瞎扯,外资仍然觉得中国是沃土,因为在现在的世界环境下,整个欧美国家的经济都是通缩的,最有潜力的就是中国,中国市场足够大、范围足够广,对于外资的吸引力尤其是在疫情以后,还在逐步的复苏、逐步的增强,所以我们对投资上、对中国的经济上,还是抱有很大的期望和信心的。

那么在国内现在有问题的是什么呢?右图中我们看到国有投资和民间投资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国有投资的比例一直在10%以上,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从1-8月,再到今年的1-2月,到了10.5%,但是民间投资一直都在下降,老百姓的信心还需要唤起,对于民营企业的支持,人们的预期,让民营企业能够放心大胆的焕发活力,仍然是我们在国内企业增长里需要重点看的。因为一季度国有企业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是1.5万亿,是在减少的,和去年同期相比大概减少了21%,其中,国有企业所占的比例是多少呢?只占了5,800亿,但是他们同比下降了16%。股份制企业(上市公司)利润总额是1.1万亿,同比下降20%,外商3,000多亿,私营企业3,800亿,我们真正应该唤起的是这些民间投资,民间的资本股份制的企业,只有让民营企业有信心,经济才可能真正的有持续性的成长的空间。这也是为什么马云回来了能够上热搜?它代表的是什么?马云为什么回来,回来了干什么,为什么他回来都成了新闻了?我们只有让民营企业家有了信心,经济才可能会有更大的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驾马车里重要的一个看点就是,一季度我们的出口的格局正在发生改变,那么出口的格局发生了哪些改变?

对于世界经济,包括我们周边的一些国家来说,韩国、越南、印度这都是出口比较乐观的国家,在一季度里面仍然都是下降的。而我们在一季度出口的增长幅度是很大的,超过了很多人的预期,大家本来是非常不看好的,过了2021年和2022年高基数的出口增长以后,大家都觉得2023年好像要下降了,万万没想到,一季度出口的数据会这么乐观。一季度进出口的总值大概在9.8万亿,同比增长了4.8%,其中,进口是4.2万亿,出口是5.6万亿。民营企业占的比例是很高的,占到5.18万亿,能够占到一半,所以为什么要关注民营企业?只有民营企业的信心增长了,才是彻底的增长。其实我觉得3月份出口格局的改变,我们看到了民营企业焕发的信心,总共8万亿,民营企业占到了5.18万亿,占到了一半还要多。

另外一个改变的是,为什么越南也好、韩国也好,韩国一直号称是出口的金丝雀,但在一季度也不灵了?因为整个欧美国家的经济在通缩的情况下、衰退的情况下、滞胀的情况下,他们本来需求就很低,你往他们这出口下降很正常,但我们为什么高了呢?因为我们的格局在发生改变,从原来对欧美的这种依赖,变成了我们整个东盟能够占到大概1.56万亿,占到15%。欧盟、美国、日本这些地方也仍然会有,欧盟还能占到3.7万亿,也挺高,整个的欧盟我们看到的是什么?还能够保持,美国1.1万亿,日本大概在5,400亿左右。最关键的问题是,一带一路国家能够占到34%。

我们通过上图也能看到,在3月份出口的过程中,东盟大幅度的增长,俄罗斯增长,韩国、越南,这种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开始增长了,大家都依赖欧美,而我们开发了新的领域,东方不亮西方亮。一带一路国家的增长,能占到我们出口的34%,1/3还要多一点点,这就是我们出口格局的改变,这也是我们一季度经济很大的一个亮点,超过我们预期的一个看点。

后续会继续更新中观以及技术层面对当下市场的分析,以及市场的节奏、应该重点关注的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