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益金认为,从全球自贸港金融开放的历程看,金融开放是一个涉及多领域的系统工程,核心在于金融账户开放、金融市场开放、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开放等诸多方面,海南自贸港担负着在上述领域探索推进、积累经验的使命和责任。

金融开放需构建联通境内外的金融基础设施,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当前我国多种银行账户体系并存,既有面向国内市场的人民币账户体系和外币账户体系,也有主要针对跨境交易的离岸账户体系(OSA)、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体系(NRA)和自由贸易账户体系(FT)。从FT账户在海南实践来看,对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自由流动具有重要意义。

金融开放需强化“双引”策略,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从我国金融业对外开放历程看,外资的进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金融机构在公司治理、风控体系、资产规模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越。从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看,世界主要自贸港如新加坡、香港等均超过10%,相比之下海南省发展潜力巨大。海南金融开放应采取引进境外机构和引进先进经验的“双引”策略:一方面,应吸引境外金融机构进驻,改善金融营商环境,丰富多层次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另一方面,在与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合作中,学习借鉴其管理、服务、风控、创新等经验,更好地服务人民币国际化、“一带一路”和RCEP协定等。

金融开放需构建自贸港金融科技创新“监管沙盒”,重塑金融开放新模式。金融科技是未来金融创新发展的制高点,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极大地改变了风险管理模式。孕育机遇的同时也带来挑战,没有强大的监管体系,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其实只有“一纸之隔”。海南自贸港作为金融创新和开放的高地,应探索建立自贸港版“监管沙盒”,促进和活跃自贸港金融创新。

在我国银行业对外开放过程中,国有大行竞争力大幅提升,且外资的进入并未改变国有大行的市场主导地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银行业开放竞争。橙益金认为,随着海南自贸港金融开放,外资将通过直接设立机构、投资或参股我省新设金融机构等方式进入,由于外资的纯商业属性,需要发挥国有大行的“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发挥国有大行在金融风险预判与化解、金融资源优化与配置等优势,助力金融平稳运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