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中华文明起源于何时何地?文明的长河又是如何流淌的?这些问题牵系根脉,事关“何以中国”。2002年,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正式启动。经过接续努力,以考古发掘和多学科结合研究,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明确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绵延不断的总体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世界文明起源研究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要同步做好我国“古代文明理论”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研究成果的宣传、推广、转化工作,加强对出土文物和遗址的研究阐释和展示传播,提升中华文明影响力和感召力。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新时代,我们要守护好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通过系统性保护和活化利用,让其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绽放出新时代的光芒。本报即日起推出“守护好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栏目,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涉及的部分考古遗址的发掘、保护、利用情况进行报道。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我们必须把它保护好。”2003年7月16日,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赴良渚调研并作出重要指示。2019年7月,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主席加拉耶夫的木槌落下,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田间地头的一片黑陶拉开序幕,直到一座座埋着丰富玉器的大墓被发掘……申遗成功的背后是几代考古人80余年的不懈努力。如今,这座历经沧桑的古城遗址又翻开了保护与传承的新篇章。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位于浙江杭州的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变成了一个可观、可感、可体验的“露天博物馆”。相关统计显示,良渚古城遗址游客参访量突破10万人次,达参访上限。以前,游客只能靠遗址、文物想象良渚曾经恢弘的样子,如今戴上一副AR眼镜,鲜活的宫殿就能清晰地浮现在眼前。

一个让世界感知中国的窗口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延续至今未曾中断的古老文明,中华文明的起源研究在世界文明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到第四阶段)首席专家王巍曾表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确定了四个最重要的区域性中心性遗址:浙江良渚遗址、陕西石峁遗址、山西陶寺遗址和河南二里头遗址。而良渚遗址为探源工程提供了最重要的依据,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流域天目山东麓河网纵横的平原地带,是太湖流域一个早期区域性国家的权力与信仰中心。世界遗产申报范围包括14.3平方公里的遗产区和99.8平方公里的缓冲区,其中遗产区由瑶山片区、城址片区、谷口高坝片区和平原低坝—山前长堤片区四部分组成;遗产构成要素包括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300年的城址,功能复杂的外围水利工程和分等级墓地(含祭坛)等,同时一系列以象征其信仰体系的玉器为代表的出土文物也为其内涵及价值提供了有力佐证。

1936年,施昕更发现良渚遗址并进行了发掘。1959年,考古学家夏鼐将以良渚遗址为代表的这种史前文化命名为“良渚文化”。20世纪八九十年代,反山权贵墓地、瑶山祭坛及权贵墓地、莫角山大型人工营建土台和汇观山祭坛及权贵墓地等重要遗址陆续发掘,奠定了良渚遗址在中华文明起源研究中的重要地位。据悉,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掘计划在2021年至2025年,对城内的雉山下疑似石钺作坊、钟家村疑似石镞作坊、张家山疑似燧石作坊及北城墙、桑树头、沈家村、皇坟山等台地进行精细化发掘……

“考古是从一片石头开始的推理。从一点线索不断地追寻下去,也许就发现了真相。”古城重要发现者、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刘斌表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原生文明之一,搞清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过程、背景、动力、机制与特点,是中国学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中国学术界对世界文明研究做出的贡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如是评价:“良渚古城遗址代表了长江流域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起源作出的卓越贡献,是东亚和中国5000多年前史前稻作文明的最高成就,是人类文明史上早期城市文明的杰出范例。”

中国大遗址科学保护的成功案例

申遗成功,不仅是对良渚古城遗址长期以来有效保护的最好回应,更意味着良渚古城遗址的保护管理进入到承担国际义务、履行公认的国际准则的国际视野中。多年来,良渚古城遗址为中国大遗址的科学保护积累了经验。

“莫角山上建殿宇,汇观瑶山祭昊天。防洪先建塘山坝,御敌高筑大城垣。”考古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严文明赋诗赞美的便是良渚。

就在申遗成功的第二天,良渚古城遗址公园正式对外开放。“城墙在哪?水利系统长什么样?”时至今日,不少慕名而来的游客第一时间想要参观和探寻的仍是规模宏大的城址。

然而,五千年的时光将当年的“宝藏”都珍藏了起来。

“地下气象万千,地上土丘一片。土遗址保护是世界性难题。”良渚遗址管委会文物与遗产管理局相关负责人在谈到良渚古城遗址时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良渚古城因其土质、木质遗存的特殊性,遗迹早已被保留在地底下。我们日常会做遗址本体的定期维护,例如排积水、喷洒纯净水使壁面保持湿润等。根据季节变化,遗址本体的修复工作也会随之变化,例如梅雨季节,遗址壁上容易长青苔,针对微生物的防治,这又会是另一项修复工作。”

申遗成功后,“如何兼顾保护和利用”被提上议程,《杭州良渚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正式启动。“通过修编,力求实现良渚遗址价值特征的整体保护;全面提升保护良渚遗址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水平;实现遗址保护前提下可持续的合理利用,充分发挥良渚遗址的社会价值,助力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形成良渚遗址保护传承与当地城乡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基本格局等方面目标。”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总规划师、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陈同滨说。

2021年,良渚遗址管委会还启动了“文物安全365工程”,意在构建全天候、全方位、全要素、全过程保护管理体系。在整体保护的基础上,根据遗址性状、风险评估等因素,将遗址保护区域内300多处遗址点划分相应管理等级,实行分级管控,建立领导干部分片包干责任制,执行重点遗址巡逻打卡、全员化文保巡查和多部门协同联动机制,通过建立54人的专职巡防队伍,加强“专职巡查+村社文保员巡查”制度建设,加强与公安、城管等部门的协作,完善“人防+物防+技防+犬防+制度防”多维立体安防体系。“政府+社会”“专家+百姓”的群防群治遗址保护生态圈构建完成,已累计开展巡查8000余人次。

用现代科技阐释最古老的文明

良渚古城遗址持续放大申遗成功效应,努力建成大遗址保护利用典范和文旅融合发展样板地,打造中华文明朝圣地和中华文化展示地。良渚遗址管委会创新保护展示模式,全媒体、全景式构建“良渚大IP”,用现代的科技、新潮的创意阐释最古老的文明。畅游良渚古城遗址,不仅可以实地体验集语音导览和视频画面导览于一体的AR智慧导览系统,也能线上体验“云展览”“慢直播”。

借力数字化转型,良渚古城“活”起来。“良渚文化天猫旗舰店”里,500余款良渚文化衍生品琳琅满目,曾经的遗址文明随着有趣的文创产品走进千家万户;因良渚文化而生的游戏、动漫、剧本接续酝酿;互联网上,通过线上平台,世界各地的人挑选着带有良渚文化符号的丝巾、耳环、玉器和茶具……自申遗成功以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良渚博物院已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700余万人次。

走入良渚古城遗址世界遗产监测管理中心,挂在大厅墙上的巨大电子屏便是一个实时、动态监管的“超级中枢”:通过采集文物本体、环境气候、安全防范、自然灾害、游客管理、社会环境等数据,将数据内容汇总、计算,生成多个“指数”,展示在大屏上,再对这些指数加以分析,为实时预警和遗产保护提供可靠的依据。

2022年4月,良渚遗址管委会在“良渚古城遗址监测预警平台”运行多年的基础上,启动“良渚遗址5000+”数智应用建设,以建设文物保护标杆地、中华文明展示地、文旅融合样板地、共同富裕示范地为目标引领,聚焦文物发掘、保护、研究、利用全生命周期,构建良渚遗址文物智慧治理体系,推动文物资源禀赋有效转化为文化发展动能。

“做好良渚遗址保护利用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主要负责人说,我们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以世界的眼光、科学的精神,加强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优化对文化遗产的展示和利用,努力打造大遗址保护利用的典范,进一步擦亮良渚文化这张世界级的“金名片”。

2023年5月9日《中国文化报》

第1版刊发特别报道

《良渚古城遗址翻开保护与传承的崭新篇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责编:张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