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首发在知识星球【家长互助共修营】,文中所举亲子沟通案例来自于1对1指导学员的亲身经历。

本文通过亲子沟通案例的解读、分析,是想让更多的家长意识到——

亲子沟通的效果好坏与否,重点不在于解决孩子问题的具体沟通技巧、方法,而是父母在沟通时,自动忽略了先跟孩子共情。

首先,我给大家分享两个亲子沟通案例。两个案例中的孩子都是男孩,都是一样的年纪,都曾多次经历过厌学复学。

男孩A:他情绪容易失控,中考前忐忑不安,好不容易升入心仪的高中。

开学一周后,孩子发现班上的某些同学素质不高,喜欢讲脏话,有的还抽烟,他很厌恶这些事情,也很反感这些同学。

于是,他跟妈妈说,他不喜欢现在的班级,想转学。妈妈面对孩子想转学的需求,她的回应是:

“你只要自己想好了并决定了,无论你做什么样的选择,我们都支持你!”

男孩B:他到目前为止还陷入不断的复学又厌学的泥泞当中,并没有如期升入高中,只能留级再读初中。

孩子现在的状态是去了几天学校后,又厌学在家整日玩游戏。

可是,玩游戏并没有给他带来预期的愉悦与放松,依旧心情烦躁,有时连照顾好自己的一日三餐都不愿意去面对。

孩子认为放弃读书,或者不掌握一门技能,未来只能做流水线的工人,而他不愿意未来的人生就是这样子。

于是,他跟妈妈表达说他想学音乐,同时告知妈妈缘由,不是因为他喜欢音乐,而是想通过音乐赚钱。

妈妈面对孩子学音乐来赚钱的需求,她的回应是:“只要你肯愿意去学习音乐,出多少钱我们都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什么我今天要把这两个沟通案例拿出来解读呢?

因为这两位妈妈的应对方式,都属于自动忽略,孩子言语背后的真实感受与内在需求。

表面上来看,这两位妈妈的应对很得体,显得很接纳孩子。可当你仔细思考一下:

孩子言语表达的“需求”真是他的内在心声吗?孩子跟妈妈沟通时,言语背后的真实感受与内在需求又是什么呢?

还有,两位妈妈的应对是不是有些像小时候“哄”发脾气的孩子?其背后的起心动念,是不是在“想当好妈妈”执念驱使下,想快速解决孩子的问题?

这里,有些人可能会有疑惑了,孩子不是都已经将自己的需求详细、准确地主动说出来了吗?

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有时候,我们认为自己听明白了孩子的意思,但我们听到的是自己头脑中的声音,并不是孩子真正想对我们表达的。

也许你会想,为何孩子的表达会是这样的“心口不一”?其实,这里真不能怪孩子,孩子的语言表达模式是无意识模仿父母的。

如果,父母没有教会孩子自我情绪认知与情绪调节的能力,没有在亲子沟通中提供给孩子健康、准确表达自我情绪与内在需求的机会。

自然,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就有限,他们无法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想法与需求。

甚至,害怕被父母说教、指责、冷漠,还会下意识隐藏自己的心声,做出各种怪异的言行。

这种情况现在非常普遍,不仅发生在幼小的孩子身上(比如:哭闹与发脾气),还发生在心智不成熟的青春期的大孩子身上(比如:回家立刻关门或玩游戏)。

所以,当孩子说出令你觉得“不得体”或“不可思议”的言语,他并不是要故意气你、为难父母,而是在邀请你来解读他。

解读的关键,在于你是否带着同理心,能够感知到孩子言行背后的真正含义,针对他的感受和需求做出“回应”,而不是针对他的语言和行为做出“反应”。

如果,这两个案例换我来沟通,就会耐心听完孩子的表达后,先不急着表态(本质就是处理问题,而不是同理孩子这个人),尽可能引导他尽量多说一些。

这样,我才能清晰地与孩子确认他的真实感受与内在需求。比如,我会这样开启引导模式:

男孩A:“转班不是什么大问题,现在我更想知道,你在有这个想法之前,你内心的感觉是怎样的?”

男孩B:“学习音乐这个想法不错啊,用音乐去赚钱也很落地,这个我们待会再讨论。

不过,我现在更想知道,什么时候你开始有这些想法的?在思考这些事情时,你当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另外,在沟通中引导孩子多说一些,不是为了分析孩子的需求是否逻辑正确,也不是为了探究孩子内心在想什么,往往这样的发心都是虚妄的;

而是,在亲子沟通过程中,让孩子尽可能将内心中积压的情绪合理宣泄出来,让孩子在沟通当中体验自己的情绪,理解自己的情绪。

在孩子情绪稳定的时候,才考虑是否协助他理性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己的情绪表达方式是否得当。

我们把这样的亲子沟通脉络,叫做“以事述情”。

如果,没有这个“以事述情”过程,孩子心中的“真情实意”就会积压在身体之内,孩子这个人就会慢慢地失去真实的天性;

如果,没有让孩子去面对自己的情绪,孩子就会失去学习情绪调节与表达的机会,就会无法从与妈妈的互动中获得安全感与归属感。

关于,孩子表达的需求(转班和学音乐),在沟通过程中,妈妈不应急着表明态度(认同或否定)。

而是,妈妈及时觉察自己,是否能坦然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

同时,观察孩子沟通过程中,情绪是否稳定,是否愿意在妈妈引导下去做理性思考,然后再做表明态度也不迟。

如果,的确需要妈妈在当下沟通中先表态,不管是认同还是否定,应耐心地跟孩子解释自己的看法,真实表达自己此刻的心情与期望。

此处的解释与表达,是为了让孩子感觉到,他跟妈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他是被信任的、被重视的。

如此的亲子沟通脉络,才会让妈妈与孩子保持“温暖、积极、稳定”的互动关系。

我们熟悉的“陪伴、倾听、共情、接纳”等人性词汇,在这样的沟通当中,就如“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所描述的,在孩子心田开始萌芽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才,我对两个真实的亲子沟通案例进行了解读、分析及适宜的沟通脉络建议。

在沟通脉络中,我特意强调了,父母应该先协助孩子去体验、认知、理解自己的情绪;

然后,等待孩子情绪稳定后,再引导他去理性思考,如何独自解决面临的问题。

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

『父母在亲子沟通中,先要学会共情孩子,不要急着解决问题!』

那什么是共情呢?

共情是一种“感知他人感受”的能力,指的是一种能设身处地体验他人处境,从而达到感受和理解他人情感的能力。

我的理解是,共情是保持家庭关系和谐的基本能力,人人都需要在家庭关系和谐中担任自己可以共情的角色。

一句话总结就是,每个人都要具备“将心比心”的共情能力。

那么,这种以“共情”为核心的沟通脉络,在实际运用中,父母遇到的最大困惑会是什么呢?

当我把这样的“共情式”沟通脉络建议,反馈给这两个案例当中的妈妈,两位妈妈都分别及时表达了自己的困惑。

孩子A妈妈的困惑:“我现在能允许孩子在家有各种情绪宣泄,也能保持较平和的心态下倾听孩子的借事述情。

但是,当我表达自己能接受、理解孩子的情绪,想引导孩子去理性思考如何解决问题,他总会回答不知道或者就开始沉默不语了。”

孩子A妈妈的困惑引发的思考:“我想知道该如何措辞,才能自然流畅地引导孩子去理性思考呢?”

孩子B妈妈的困惑:“我也经常听完孩子把事情讲完后,也曾尝试过用言语去共情孩子。当我问孩子,是不是感觉很烦躁,是不是为这件事纠结?

孩子反而不领情,还骂我神经病!是不是我不该这样问,让孩子更加生气了?”

孩子B妈妈的困惑引发的思考:“下次我该如何准确描述孩子的感受,他才不会这么反感呢?”

这两位妈妈的困惑看似不相同,其实本质都是一样的。

那就是,父母并没有真正地深入自己的内心,设身处地地去体验孩子的情感。

简单来讲便是——父母不知道跟孩子共情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我们不先把这个“是什么”弄清楚,而是把思考重点放在“怎样跟孩子共情”这个点上。那么,我们的共情能力是无法培养出来的。

自然,孩子就无法感觉到父母的共情,不仅积压的情绪无法释放完毕,还在沟通过程中产生新的负面情绪。

所以,当你遇到孩子在沟通过程中卡壳时(回答不知道、沉默不语),言语反驳抵抗或情绪开始激动起来时,我建议你:

不如先停顿一会,跳出“帮人的妄心”,回到当下,跟孩子核对一下是否愿意继续沟通下去。

比如:“孩子,妈妈今天跟你聊这些事情,是不是给你造成了压力,而你现在并不想思考怎么解决,要不我们今天就先谈到这里吧!”

又比如:“孩子,其实你现在并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感受,也许你只想一个人待一会。妈妈刚才问了你的感受,你好像很不开心,要不我们今天的聊天就到此为止,好吗?”

说到这里,有些人可能会更迷惑了:“虽然我跟孩子共情了,可是关于如何解决问题都还没沾边,就不聊了,这样的共情式沟通有何意义啊?”

这就回到了刚才所说的,两位妈妈在运用亲子沟通脉络中的困惑——“父母不知道跟孩子共情的意义是什么?”

其实,很多父母内心并不坚强,无法直面自己的痛苦,经常压抑、忽略、隔绝自己的真情实意,假装不知道。

当我们面对一个有负面情绪的孩子时,往往会有一种使命感油然而生,那就是希望自己能做点什么、说点什么赶快让孩子快点好起来。

但是,这种使命感是出于我们自己“想做好父母”的心理需要,并不是出于孩子的真实需要。

而一个有负面情绪的孩子,真正需要的大多是,在一个安全的地方,有一个令他感觉安全的人,陪伴着他经历负面情绪就好。

所以,我们跟孩子共情的首要意义就是,不急于让孩子让孩子摆脱负面情绪,更加不要急于提建议、说教、责备,也不要急于哄好他,除非他邀请你来参与。

亲子沟通过程中,你仅需对孩子的情绪感同身受,耐心陪伴与静静倾听就好。

你要始终牢记,当孩子在遇到挫折、不顺心的事情后——

亲子沟通的发心,不是要让他赶紧好起来,而是允许他经历负面情绪!

要记得,面对一个正在痛哭难过、烦躁不已的孩子,最重要的是允许他经历难过的情绪,并且对他的情绪表示理解。

其次,我们跟孩子共情,要分清主次,在沟通中孩子才是主导者,父母只是跟随者。

我们要始终跟随孩子的节奏,如果他不想说出自己的感受,那么就陪伴着他,允许他不说出来。

当然,你也可以给他一个拥抱,如果他推开你或者言语拒绝,说明他还没有从情绪中走出来,顺应他情绪的节奏慢慢来就好。

除非孩子主动愿意跟你一起探讨如何解决问题的方式,否则不要急于引导孩子(比如:那你现在该怎么办呢?),你要确认孩子情绪已经平稳,再沟通也不迟。

第三个共情的意义,是让孩子“把心门打开”。

因为,共情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这个人被父母理解、信任,进而更加相信自己的真实感受、更加相信自己和他人。

往往,一个被父母深度理解和永远信任的孩子,更愿意主动向父母袒露自己的内心。

尤其,孩子下意识地哭闹和发脾气的行为,这正是孩子袒露自己深层次情绪的方式。

可是,有些父母无法理解孩子的情绪,经常做费力不讨好的事情。比如:

看似理解孩子的难过、共情他们的感受,但却把对感受的认可当成跳板,孩子稍微情绪缓和一些,又急于解决问题,忍不住开始说教与建议……

最后,我们要永远记得:

孩子成长中的各种痛苦、烦恼,是他需要学习如何独自面对的事情,父母并不需要保护孩子不去经历负面情绪;

而是需要父母在他主动邀约说出来的时候能够理解他,并让他仍能感觉到安全,从而更深入地探索和感知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