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周纪五:周赧王 四十九年(乙未,公元前266年)

【原文】

范睢日益亲,用事,因承间说王曰:“臣居山东时,闻齐之有孟尝君,不闻有王;闻秦有太后、穰侯,不闻有王。夫擅国之谓王,能利害之谓王,制杀生之谓王。今太后擅行不顾,穰侯出使不报,华陽、泾陽击断无讳,高陵进退不请,四贵备而国不危者,未之有也。为此四贵者下,乃所谓无王也。

【译文】

秦王日益亲信范睢,使他掌权,范睢便趁机建议秦王道:“我在崤山之东居住时,只听说齐国有孟尝君,不知道有齐王;只听说秦国有王太后、穰侯魏冉,不知道有秦王。所谓独掌国权称作王,决定国家利害称作王,控制生杀大权称作王。现在王太后擅自专行,不顾大王;穰侯出使外国也不报告大王;华陽君、泾陽君处事决断,无所忌讳;高陵君自由进退,也不请示大王。有这四种权贵而国家想不危亡,是不可能的。在这四种权贵的威势之下,可以说秦国并没有王。

【解析】

前文说到,范雎入秦,见秦王的切入点是帮秦王收拢大权。但是为了自保和低调蛰伏,范雎前几年主要工作是在帮秦王调整秦国的外交策略。如果范雎一开始就表露出对宣太后、魏冉等人的敌意,恐怕没多久就要倒霉。这点从《史记·范雎蔡泽列传》中可以看出。

范雎曰:“吾闻穰侯专秦权,恶内诸侯客。”

而之后,帮助范雎的王稽遇到魏冉,魏冉也说:“谒君得无与诸侯客子俱来乎?无益,徒乱人国耳。”(其他国家人才来秦,没好处)现在,范雎在秦国站稳,也获得了一定权势,这个时候可以开始对魏冉、宣太后等人下手了。这段材料中,范雎提出了4种权贵对于国家是危害。这个题目太大,但如果换一个视角,从权力稳定来说,就是有5种行为对权力稳定危害极大,不得不防!

1.不闻

“齐之有孟尝君,不闻有王;闻秦有太后、穰侯,不闻有王。”

最高权力者通常情况下只有一个,如果这个最高权力者不为人知,那么他还算是最高权力者吗?权力到底是什么,想要解释要费一番功夫。简单的来说是一种认同,我认同你可以做什么,你就拥有了相应的权力。而认同你的人多了,你的权力所覆盖的范围就大了。别人不认同你,你名头再多再响亮都没用!但是认同的前提是要知道你,否则不知道,怎么认同你?

范雎说,秦国只知有太后、穰侯,不知有秦王,这就是一种认同上的缺失。本来秦王最大,太后、穰侯次之,现在不知道秦王,自然以为太后、穰侯最大。那么秦王发突然发命令,这些不知道秦王的人,是听呢还是不听呢?肯定不听啊,以前都不知道有你这号人,现在出来发号施令,你算老几?

在权力上,如果你是老大,下面的人不知道你,那么必然会有人补位上去,这些人以为他就是老大。这会造成权力的撕裂。其实可以看看森林中的老虎。老虎为什么要每天到处撒尿,其实就是画领地,让其他动物知道有老虎的存在。

2.不顾

“今太后擅行不顾”

所谓不顾,简单来说就是宣太后(芈月传里面的芈月),做决定压根就不问秦王。这是秦王最终决策权的挑战。

一个国家或者组织,管理权力结构大多数都是金字塔形。最高层授权给下面,然后下面再层层授权直到最终执行层。授权不代表不管,反过来每一层的上级又有对下一级决定、执行的决策权。简单来说就是,你想怎么干、干得好不好,上一级完全可以决定。

现在,秦国出现了金字塔权力的变种,双顶层,宣太后也有决策权。如果说,宣太后和秦王商量着,达成一致后,再统一向下安排,那没什么。可是宣太后直接绕开秦王,直接安排下去,性质就不一样了。说简单点就是宣太后做事不管秦王,说难听点就是宣太后可以自成体系,独立于秦王之外控制秦国。

代替上级决策,本身就是一种窃权!再从所决策事情层面考虑。宣太后直接绕过秦王决策,那么这个决策结果,秦王怎么看?如果同意认可,那也无所谓,如果不同意不认可,甚至损害到秦王的利益呢?宣太后作为秦王的母亲,秦王为孝道,能够公开撕破脸反对吗?恐怕只有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久而久之,宣太后权威越盛,而秦王则权威越弱。

3.不报

穰侯出使不报

穰侯使者操王之重,决制于诸侯,剖符于天下,征敌伐国,莫敢不听。

魏冉掌控着秦国外交大权,控制着秦国对外政策。一个组织从上到下这么多人,谁能够代表这个组织?最高权力者!他的一言一行,代表着这个组织的态度。而放到国家层面,这就是外交。你一个升斗小民代表不了国家,但是可以被代表。但是你到一定的层级了,某种程度就可以了,尤其是在一些特定的场合更是如此。

秦国的外交权穰侯魏冉控制着,且不说这个权力是不是秦王、宣太后授予的。单从他这个权力的使用过程中,穰侯就存在着对秦王知情权的侵犯。秦国的外交应该符合秦国利益、秦王的利益。

上级对下级的授权,是一种权力的延伸,为的是被授予的下级能够为自己服务、达成自己目的。某种程度上来说,授权是构建一个分身,而这个分身必须和自己保持一致。话虽如此,但是被授权的下级和上级并不能保持时刻思想同步,所以这就需要沟通、汇报、请示。这样下属才能知道应该怎么走,上级才知道有没有走错。

魏冉行使权力的时候不告诉秦王。问题来了,那么魏冉的决定是否符合秦国的利益?是否符合秦王的利益?尤其是魏冉行使的是秦国的外交权,代表着秦国,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报与不报就像风筝上的那根线。报,线还在,你牵着风筝走。不报,线断,你控制不了。你都控制不了了,那还能算你的吗?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职场领导特别注重请示汇报,不光是工作层面考量,更有权力层面的考量。

4.无讳

华陽、泾陽击断无讳。

华陽指的是华陽君,楚国人,芈戎,秦王(秦惠文王)的舅舅。泾陽指的是泾陽君,秦国人,嬴芾,秦王(秦惠文王)的弟弟、宣太后之子。魏冉,秦王和泾陽君的舅舅,宣太后、华陽君的兄弟。这两个人在秦国做事无所顾忌。“无讳”意思就是没有忌讳。也可以认为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一个组织内,最重要的是什么?制度规章。而规章制度又有三层关键,制定的是否合理,执行的是否到位,结果是否公平公正。秦国经过商鞅变法,法律条文相对完善,虽然比较严苛,当然也还过得去。为什么范雎会提华陽君、泾陽君?很大程度上就是宣太后、魏冉对于他们两人触犯律法而包庇。现在秦律的威严受到了冲击,这就起了一个非常不好的带头作用。

人都是从众的、善于钻空子的。别人看到华陽君、泾陽君违法不究,也跟着有样学样。如果秦王要处置他们,他们会说:“你舅舅弟弟都犯法,你怎么不处置?要处置我们,那你舅舅弟弟一起处置,别搞双标!”显然,秦王这个时候想要处置华陽君、泾陽君还不具备条件,所以只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是久而久之,带来的问题就是秦律威严的损害。一个组织的最高者无力维护规章制度,甚至还去破坏,不管他最后获得了什么,最终都会反过来伤害到他的权力威信。

5.不请

高陵进退不请。

高陵指的是高陵君,秦国人,赢悝,秦王(秦惠文王)的弟弟、宣太后之子。进退不请,并不是来去自如不通报,进退指是提拔或罢黜。连起来就是高陵君提拔任用官员不请示,自作主张。之前提到,授权是找一个权力分身,让自己的权力得以延展、控制力可以延伸、意志得到贯彻。不过前提是用谁?你把权力授给谁?这个背后就是人员的提拔问题。

高陵君提拔人,不向秦王汇报请示,直接就提拔了。这短短一句话,折射出了3个问题。其一,这些人秦王是否同意?其二,这些人提拔的岗位秦王是否同意?其三,这些人到底算谁的人?这些人高陵君提拔,没有给秦王请示汇报,秦王既不得见,更谈不上了解,自然也就谈不上是否同意。至于岗位是否同意,人都不同意,岗位更别说了。

举个例子,你回家,发现家里有个全职厨子,说是你兄弟安排过来了。但是这个事情,你压根就不知道,这个厨子你也不认识。他做了一桌子大餐,你敢吃吗?就算你再相信你这个兄弟,恐怕此时心里也会膈应吧。如果不相信呢?这就好玩了。

这些人不经过秦王提拔,而是由高陵君提拔,走的是他的路子,要承他的情,记他的恩。在权力场上,你是谁提拔的,你就天然是谁的人。显然这些人是高陵君的人。做一个极坏的假设。假如这些人身居要害,比如城门、武库、军队。某天高陵君要造反,那么是不是就可以直接把军队开进咸阳城?

其次,这些人在的岗位,负责相应的事情,掌握一定的权力。再者,高陵君能够自由提拔人员。那么势必会有想上进之人去巴结高陵君,久而久之高陵君身边必然会形成一股庞大的势力。

人事权和财权向来是权力重中之重。最高权力者能够任用自己人,自己的权力才稳定。可是,如果连用人、提拔都说了不算,久而久之下面的人还会听他的吗?自然是,听那些能够说了算之人的话。

【启发】

权力要维护,不是说你在这个位置上了你就老大了,有的时候,就算你是老大,你的权力也未必稳,甚至有可能你不过是个傀儡。权力如何维护呢?简单的说五条。

1.时不时出来秀一秀,展示一下,让别人知道你的存在,这就像老虎撒尿画地盘,让动物知道这片地方自己是老大。也像明星故意制造绯闻,制造热点,让别人熟知,认为他们还很红(其实不红了)。

2.决策权的掌握,必须明确哪些事情必须由你拍板、签字盖章,甚至把章子控制在你手里。当然,如果有人绕过你决策,也没关系,出事情了不认,有功劳就抢。

3.汇报制度的建立。倒不是说汇报真能管控,更是一种态度,在于了解和意识灌输,让别人知道你是他领导,而你通过汇报也能做及时调整。

4.奖惩。不言而喻。

5.人事。不听话的就敲打甚至撤掉。听话先培养锻炼,再提拔,保留对下下一级提拔决策权,避免小团体的形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