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1年海湾战争中的“沙漠风暴”行动开启了现代高技术战争的大门,让全世界惊掉下巴的同时,也让苏制坦克名声扫地。

伊拉克坦克兵用实力证明,买家秀果然与卖家秀是两个世界。

在100个小时的地面战中,伊军面对联军的立体化攻势被打得一败涂地,其中发生在1991年2月27日的麦地那岭战斗就是最典型的例证,美军以一个装甲营的劣势兵力竟然在一个小时内摧毁了号称精锐的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一个装甲旅,其溃灭速度之快为现代战争史上所罕见,充分展示了美伊装甲部队之间在装备、训练水平、军人素质、技战术水平上的悬殊差距。

一、减配版VS加强型

军迷江湖上流传着一个说法:一辆合格的第三代坦克的最低标准是能击败T-72坦克。

T-72作为一款1977年首次公开亮相的坦克,其最初定位就是一款成本低廉、批量生产的低端产品,作为技术先进但造价高昂的T-64坦克的补充,同时被苏联大量提供给社会主义阵营的盟友以及出口第三世界国家,其产量超过25000辆。

与其说T-72系列的性能刚刚迈过第三代坦克的门槛,倒不如说由于T-72装备数量太大,因此被西方世界和对第三代坦克有需求的国家都必须关注研究的对象。

■1988年在东德阅兵式上出场的T-72M型主战坦克,该型坦克被苏联大量提供给盟友。

按照惯例,苏联在出口武器时总喜欢搞减配,也就是所谓“猴”型,这在伊拉克军队装备的T-72出口型T-72M1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苏军自用的T-72B1的防护标准是抵御西方120毫米坦克炮的攻击,而T-72M1的防护标准则是对标西方105毫米坦克炮,差了一个档次。

T-72M1配用的弹药也是如此,伊军装备的125毫米3VBM-7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在2000米距离上穿甲能力不足300毫米,而3VBK-10破甲弹为500毫米,可是M1基本型采用的复合装甲对脱壳穿甲弹的防御能力等效350毫米均质装甲,而对破甲弹更是等效700毫米均质装甲。

在1991年2月代号“沙漠军刀”的地面行动开始前,美军已经将部署在沙特的M1换装大多换装为M1A1和M1A1HA等型号,还通过改装配件将大部分M1A1的防御能力提升到M1A1HA的水平,HA为Heavy Armour的缩写,即重装甲,指的是最新应用的贫铀装甲,使M1A1的正面装甲完全免疫伊拉克坦克的主炮,而M1A1坦克的120毫米主炮发射M829型贫铀穿甲弹时在2000米距离上可击穿540毫米均质装甲,可以随意穿透伊军任何坦克的主装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坚厚的装甲、强悍的120毫米主炮和精密的火控系统成就了M1A1的王者地位。

■一辆被美军在海湾战争中缴获的伊拉克T-72M1坦克被带回美国展览。

M1系列的火控系统远强于T-72M1,炮手将准星对准目标后启动激光测距仪,完成测距后火控系统将距离输送给弹道计算机,自动调整炮管俯仰角度。

美军坦克的火控系统还具备夜视能力,热成像模式能让炮手在夜间准确定位目标。

相比之下,T-72M1的炮手仍需频繁手动操作去瞄准目标,为了省事伊军炮手会提前将弹种与距离输入火控系统,他们一般默认交战距离为1800米左右。

可是,在多变的战场条件下他们很难精确判断目标距离,就算看见了也打不准,就算打准了也不一定打得穿,所以命中率和杀伤率就变得很看人品了。

因此,将M1A1称为当时第三代主战坦克的天花板毫不为过。

■T-72M1的炮手瞄准具在视野清晰(左)和低能见度条件(右)下的视界对比。

双方坦克车组在训练水平上的差异进一步拉大了在装备水平上的差距。

伊拉克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教育普及率和教育水平都远不能与西方相比,难以提供装甲部队所需的高素质兵员,伊拉克军队的官兵普遍文化背景偏低,缺乏专业的技术训练,基础训练水平也相当糟糕。

诚然,伊拉克军队在两伊战争中获取了实战经验,可是在技战术水平更低的伊朗军队身上得到的经验,在面对享有火力优势且高度机动的西方军队时毫无用处。

美国军队是当今世界上训练最好的军队,其装甲部队的军官大多具备军校背景或地方大学文凭,基层士兵也都接受了全面细致的训练,无论本土还是海外都有完善的训练设施,常年举行各种对抗演习,无论文化水平,还是训练质量,亦或是士气信心都优于伊拉克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M1A1主战坦克炮塔内部,可见炮手、车长和120毫米坦克炮的炮尾。

二、麦地那岭遇蠢敌

海湾战争与之前的战争相比最鲜明的特点就是长达42天的空袭和仅100小时的地面战之间的强烈反差。

尽管联军海空力量对伊拉克军队及基础设施实施了持久且猛烈的空袭,并宣称摧毁了伊军40%以上的坦克,但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对这一说法深表怀疑,认为最多也就25%,换而言之,解决战斗还要靠地面突击。

2月24日,联军发动代号“沙漠军刀”的地面攻势,而充当进攻矛头和中坚力量的就是36个装备M1主战坦克的装甲营,其中25个营又属于云集了众多王牌部队的美第7军,它们将从沙特阿拉伯边境出击,在广阔的沙漠中进行一次大范围侧翼迂回进攻,切断科威特境内伊军部队的撤退路线,加以就地歼灭。

■在海湾战争中驰骋于沙漠地带的美军M1A1主战坦克。

地面战役打响后,美军部队的进展出乎意料地顺利,很少遭遇伊军的激烈抵抗,拥有348辆M1A1坦克的美军第1装甲师作为攻击前锋,向伊拉克腹地快速挺进,以配属该师的第3机步师第3旅(替代第1装甲师第1旅)为例,该旅在一天内前进113公里,打垮了伊军第26步兵师,接着又在12小时内前进74公里,向伊军纵深猛插,唯一能让美军暂停脚步的只有坦克油箱的油量警报,由于长距离行驶,第1装甲师一天内要三次为坦克加油。

第1装甲师的另一支拳头第2旅也行动迅猛,长驱直入,在2月27日中午时分终于在麦地那岭遇到了一个看起来稍微像样的对手——伊拉克共和国卫队“麦地那”装甲师第2装甲旅。

■被伊拉克军队遗弃在战场上的T-72M1型坦克。

所谓麦地那岭是美军的命名,是一道长约11公里的低矮沙岭,位于伊拉克南部鲁迈拉油田外围,是“麦地那”师依托的防御线,掩护着伊军从科威特撤退的主要公路。从纸面上看“麦地那”师第2旅拥有与美军一战的实力,全旅下辖3个坦克营,装备大约120辆T-72M1坦克,另有一个装甲步兵营,装备BMP-1步兵战车,并且得到师属炮兵的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