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成就伟大的事业。经过几代航天员的不断奋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并在实践中孕育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特别能打”

“特殊的战斗能力”体现了中国航天人面对一次又一次严峻挑战的精神和斗志。浩瀚宇宙,寄托着中华民族千百年的美好理想;载人航天突出了当代中国人民追求太空梦的艰苦奋斗。新中国成立之初,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作为重点领域之一,航天科技取得重大突破,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此时的中国物质基础极其薄弱,重工业基础“一穷二白”。发展航天事业是极其困难和具有挑战性的。但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以“登月九天”的大无畏精神,明确宣示“我们也要造人造卫星”,奠定了航天精神在攻坚克难过程中的战斗背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专项攻关能力”

“专项攻关能力”体现了中国航天人开拓创新、致力于航天事业更高追求的精神特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事业越伟大,挑战越大,越需要懂得负重前行。”“特别能攻关”的精神就是特别,意在攻关。一方面,它承载着通过自力更生寻求技术突破的力量。中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航天大国。载人航天工程刚起步的时候,我们没有资料可以参考,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基本上是从零开始。在如此薄弱的技术基础上,中国载人航天队伍抓住一切机会,进行大量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使所有载人航天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另一方面体现了齐心协力克服困难的决心。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技术上的大突破,需要强大的基础。各岗位必须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耐心解决技术问题。经过不断试错、不断探索、反复计算、精心设计、反复试验,突破了关节,攻克了难题,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载人航天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艰巨的水下训练

为了保证航天员的太空行走任务,航天员需要在地面的大水池中进行大量的训练,掌握失重状态下运动的协调和姿态控制,以及空间运动、空间操作、货物运输和维修操作的方法和技巧。这种训练是现实而高效的。训练结束上岸时,他们已经是汗流浃背,筋疲力尽,尤其是胳膊抬不起来,连筷子都拿不稳。图为航天员刘伯明在空间站任务模拟失重环境下做水下训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航天“特别奉献”

“特别奉献”体现了中国航天人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对祖国快速发展的迫切期待。做惊天动地的事,做默默无闻的人,中国30年的载人航天波澜壮阔,凝聚了无数航天人的艰辛和付出。上世纪90年代,中国载人航天刚刚起步的时候,一大批核心人才决心留下来,为国家做点事。他们满怀爱国情怀,自觉把个人理想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把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联系在一起,抵制各种劝说,不计个人得失,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开启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新篇章。从神舟一号实验飞船的成功发射到神舟五号的首次载人飞行,再到神舟六号的多人多天太空飞行,以及神舟七号中国人的首次太空行走...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近几十年快速发展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接力奋斗,他们为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乃至宝贵的生命。酒泉东风烈士陵园,760多位平均年龄不到27岁的烈士牺牲在这里,是一座奉献报国的历史丰碑,也是广大航天人始终无私奉献、勇于牺牲的现实体现。

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我们将继续弘扬载人航天精神,不忘初心锐意进取,赋予其符合时代发展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为我们推进航天强国建设、开启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