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李敖评价胡适:“别看他笑得那么好,我总觉得胡适之是一个寂寞的人。”
这段话说得很有道理。李敖狂放不羁,骂人无数,但却没有骂胡适,给予了胡适极高评价。
胡适是近代中国耳熟能详的人物,他是思想家,文学家,参与了影响深远的新文化运动。
其代表作《文学改良刍议》一经问世,如响雷一般,在因循守旧的思想界迅速炸开,再加上陈独秀的鼓动,白话文逐渐成为主流。
从这个意义上讲,年纪轻轻的胡适站在了时代之巅,可谓是划时代的人物,名利双收,而且他本人又十分幽默,李敖说他“笑得好”,非常恰当。
从另一个角度讲,胡适一生倡导改良主义,他不主张疾风暴雨式的革命,这是他的性格使然,也跟思想有关,因为他不认为有一劳永逸的进步。
他师承美国著名哲学家杜威,将实用主义翻译成“实验主义”,希望人们能够“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可这与当时的中国却显得格格不入,“救亡图存”一直都是近代中国的主题,从鸦片战争以来,所做的改变,无论是器物还是文化,本质上都是危机之下的被迫反应。
胡适超前的思想,不被当时的人认可,被两边同时批判。胡适却终生没有改其志,从这个意义上讲,他是“寂寞”的。
如今,胡适需要重新被肯定。
很多人可能觉得,胡适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提倡了所谓的白话文而已,觉得他没有创作过什么有价值的作品。
这样想就大错特错。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外出留学的人何其之多,可又有几人提出了文学改良的思想?在这个世界,开创性永远是最重要的。
文字作为思想的载体,文言文承载了两千年的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这是始终不愿意真正在思想方面做出改变的人的精神圣地。
当然,从今天的角度看,文言文自有优美的地方,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
但是从胡适的时代来讲,自鸦片战争以来的数次失败,已证明了,如果不在思想上进行真正改变,中国就不可能真正进入现代社会。
而改变思想的首要因素就要通过文字,大众传媒来传播新的思想。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自然成了一大阻碍。
胡适的贡献远不仅此。他在自己的杂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敏锐观察力和思想深度仍让人感觉振聋发聩。这里摘录两句。我写过一些关于胡适的文章,感兴趣的可供一览。
你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只需考察三件事:第一看他们怎样待小孩子;第二看他们怎样待女人;第三看他们怎样利用闲暇的时间。
生命本没有意义,你要能给它什么意义,他就有什么意义。
与其终日冥想人生有何意义,不如试用此生做点有意义的事。
他承继杜威之实验主义,号召人们“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就是因为他看到了启蒙尚未完成,人们在思想上尚未与现代接轨。
胡适在1917年归国的时候,曾立下志愿“打定二十年不谈政治的决心,要想在思想文艺上替中国政治建筑一个革新的基础。”后来被迫卷入时代浪潮之中,他说:“只是我的一种忍不住的努力。”
他本是一个学者,想通过学问,在学术上为人们的思想启蒙真正开拓出新的基础,可现实不允许他安安静静地做研究,他不得不参与到政治中。
他提出“大胆假设,细心实证”的研究方法。
“一切学说理想,一切知识,都只是待证的假设,都须用实行来试验过,实验是真理的唯一试金石。”
如此真理之音,铿锵有力,我等后人,只能可惜,可叹,当时少有人能够真正明白,直到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才晓得胡适此言非虚。
他一生主张:“自由、民主、容忍、和平、渐进的改革。”他的思想既受到了大陆的批判,同样也不容于蒋介石。
但蒋其实也是尊敬他的,比如这篇《胡适日记》原稿,就提到了1953年的某天与蒋的对话。
“我说了一点逆耳的话,他居然容受了。”
这个“容受”,从历史看,十分有限。
从另一个角度想,不被两边讨好,正证实了胡适的人格独立。
他只遵从自己,遵从自己的学术立场。
季羡林讲:适之先生待人亲切,和蔼,什么时候见他,都是满面笑容,从不曾摆教授架子,不摆名人架子,不摆校长架子。而且对什么人都是这样,对教授是这样,对职员是这样,对学生是这样,对工友也是这样。
试问,有几人能做到如此?哪个不是卑贱之时溜须拍马,得意之时趾高气扬,就是不会做一个人,把别人也当做人。
有人说他卖国,在日军侵华期间,曾经主张过放弃东北。历史上,确实有这段历史,但是否卖国,却值得商议,而且只是一个提案。
胡适从现实角度认为当时的民国没有实力对抗日本,只能最大限度争取和平,争取发展的机会,以图将来。如果贸然出击,会使得中华大地彻底沦陷。
所以,他提出承认日本占领东北的事实,因为918后,中国根本无力收复东三省,他的条件是要求日本撤出华北和其他省份。
原文如下:
(一)中华民国政府在左列条件之下 ,可以承认东三省脱离中华民国 ,成为满洲国 :
(二) 中华民国全境内(包括察哈尔全部, 冀东 , 河北 , 北平,天津,济南, 青岛 ,汉口 ,上海,福建等处), 日本完全撤退其驻屯军队及特务机关 ,并自动放弃其驻兵权, 租借地, 领事裁判权 。此后在中国境内居留之人民 ,其安全与权益 ,完全由中国政府负责保护 。
(三) 中国与日本缔结互不侵犯条约 ,并努力与苏联缔结互不侵犯条约, 以谋亚洲东部之永久和平 。
(四) 中国与日本共同努力 ,促成太平洋区域安全保障之国际协定。
(五)日本重回国际联盟。
以今天的角度评价历史,如果非得说他卖国,似乎也成立。但当时人们对领土的看法,尤其是边疆地区,与现在有很大区别。
胡适的提案,日本不可能接受,因为无论承认满洲国与否,都不会影响已经被日军占领的事实,接受提案,日本反而损失更多。
在全面抗战前,胡适确实是主张议和的,甚至还和汪精卫等人有交集,但他的出发点是为了国力的发展。
不得不说,胡适在这个问题上有些天真,对日本野心估计不足,考虑问题也只考虑了双方军事上的差距,没有意识到战争结果受多方面影响,如国人的血战到底的精神,国际力量的援助等。
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迅速改变了立场,意识到和平绝无可能。他长期担任驻美大使,为中国抗日争取支持,可谓是尽心尽力。
与汪精卫之流有天壤之别。
林语堂说:他是学者,也是好人。但一生所遭受的恶毒批评和攻讦,几乎比任何人都多。但是这些谩骂叫嚣丝毫不能影响或改变胡适对发展科学、民主制度以及革新需要的信念。
胡适无论是在学术、做人上都是始终如一的。他反对包办婚姻,但是却与自己的包办婚姻妻子过了一生,这是责任所在、担当所在。
他的学术水平和文学水平,受到了世界认可,诺贝尔奖官方数据库显示,胡适曾于1939年和1957年分别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胡适先生一生看起来复杂,却始终如一,他不狂热,终生未加入任何党派,他温和而谦虚,在做人和学术上都不因外界环境改变而改变。
他承受了万般辱骂,不能伤其分毫,因为他知道,那些对他的误解,随着时间的流逝,自会消融,历史会给他一个公道,而且真理是不会倒下的。
胡适看起来是寂寞的,实际上却是无比的坚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