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两天在社交媒体上看到这样一则投稿,让我看到了比起贫穷,自私自利的父母更让人绝望。
这件事起因于一个博主的投稿,稿子的标题是“打算在家考研,我妈要我一个月交三千伙食费”。
该博主本科毕业两年,毕业那会想着直接就业也一样,就没考研。
但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两年后,也许是经历了社会的毒打,她深刻地意识到目前的学历很难达到自己的期望,于是打算辞职在家备战考。
回想起自己刚毕业时的懵懂无知,以为社会更在意的是能力,不是学历,只要自己好好努力,一样可以过得很好。
两年过去,无数的社会现实告诉她,学历无用是最大的谎言,现在稍微好一些的单位,明面上招的是本科及以上学历,其实就是要研究生或者重点大学的毕业生。
她普通的本科学历在这些条件面前根本不值一提,思索再三,尽管自己也知道现在考研的竞争压力有多大,父母也不一定会支持自己,最后还是鼓足勇气向父母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父母听了她的想法后,第一时间并没有反对,在某种程度上是同意她这样做,但是有一个前提条件,她得每个月付3000的伙食费。
听到父母的条件,博主也没觉得特别过分,毕竟自己已经工作两年了,也有一定的工资收入,适当给点伙食费合情合理。
但是她不理解的是,一开始说好的一个月一千五,然后莫名其妙的变成了两千,最后又变成了三千,而且是必须要交满3000,否则就别在家考研,没有商量的余地。
事情发展到这里,让博主非常难过,明明住在自己家,还要付3000的伙食费。
如果是这样,那还不如自己出去住,出去住的话在她们这种小地方,房租加吃饭可能都花不了3000。同时还要忍受父母的唠叨,长期在家,和父母的各种矛盾也是难以避免的。
看到这个投稿,无数网友纷纷嘲讽道:
“这是亲妈吗?谁在自己家还要出这么多的,一个月三千伙食费吃的啥啊?这么贵”
你确定,这不是在逼你出去上班?
同时,也有网友在嘲讽博主:
“有很多人打着考研的幌子明目张胆的啃老”
“都二十四五了,应该出去了,不该在家里赖着了”
“别太离谱,能考研的都多大了,二十多了吧,父母必须一直养着你吗?你要是不想就自己出去找人合租啊!”
我承认,确实有部分人打着考研考编的幌子,在家明目张胆的啃老,实际上确实在家躺平。
但就事论事,这位投稿人,并没有说去谴责父母要求她交伙食费,她能接受一个月2000的伙食费,但是3000确实让她难以理解。
她考研在家的开销也没有要求父母去承担,她想的是利用工作两年攒的钱去支付考研期间的所有费用,以后读研的学费她也会自己想办法。
这有什么错呢?她无非是觉得父母不守信用,老是变来变去,让她觉得很无奈,也很难过。
在我看来,如果子女真的想要提升自己的能力,继续深造,对父母来说真的不是一件坏事吧。前提是她并不是为了逃避社会而找的借口,只是单纯的觉得自己的学历太低。
我想这对父母也不是真的要女儿的钱,他们可能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女儿知难而退,让她放弃考研。
可是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孩子也许只是希望父母能够尊重她的选择,只是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支持和鼓励而已。
正如以前看到的一句话:
如果父母在物质条件上匮乏,可以在思想上多支持孩子,如果父母思想上资源不够,可以在感情上多支持孩子,这是孩子最想得到的支持。
02
这位博主的投稿让我想到了之前在别处看到的一个故事。
一位小女孩晒出了自己爸爸和自己的聊天记录,看完让人非常窒息。
班主任在群里发了新学期的学费以及住宿费通知,让学生务必按时按流程缴纳学费,以免影响正常开学。
女孩看到通知以后,第一时间就截图发给自己的爸爸,想着让他根据班主任发的内容按时交学费。
没想到,她爸爸看到信息第一反应不是答应她,而是直接回道:
“你是个啥东西,要我交学费,有钱你自己交,没有就不要去了”
看到父亲的回复,女孩沉默了很久,不知道该怎么回复,脑子里只有满满的窒息感。
那些在我们看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在女孩这里显得尤为珍贵。
可想而知,这位父亲肯定不是第一次以这种态度面对女儿的消息,女儿此时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只能依赖自己的父亲过活。
这种伤痛,我光想想就觉得无助和绝望,而这种伤痛,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消失,它会结疤,但伤痕会永远存在。
有这样一句话,我觉得说的很有道理:
越穷越没本事越要生孩子,因为这样可以合法拥有至少一个奴隶。
父母是唯一不需要任何考核就可以上岗的角色,也因此造就了很多悲剧。
不合格的父母他们不会觉得因为自己贫穷,给不了孩子正常的生活而觉得愧疚,他们只知道,孩子可能为他们带来何种利益,可以为家庭创收。
只要生养了你,你就必须对他们感恩戴德,必须对他们言听计从,否则就是不孝,就是白眼狼。
至于你自己有什么想法,根本不重要。
也许是看多了社会这种负面的新闻,让我一直对养育孩子抱有深深地恐惧,因为责任过于重大。
03
一直记得这样一句话:
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见多了不幸以后,看见幸福的人生总觉得那么遥远和不真实。
正如下面这个帖子:
这位博主的幸福感就像一颗蜜糖一样,让人觉得无比甜蜜。
博主在帖子里说道,她之前是一位三甲医院的护士,由于这个职业实在是太辛苦,日常任务非常繁重,工作时间也很长,工作内容也是自己不喜欢的。
于是,在自己坚持干了几年后,依旧觉得不太开心,便打定主意想辞职,于是像父母传达了自己的想法。
她发信息给爸爸:
爸爸,我想辞职了,不想做护士,想做别样的,好讨厌做护士
她的爸爸看到信息后,只回了两个字:要得
并且安慰女儿别急,找其他工作完全可以的。
看到爸爸是支持自己的,于是她直接选择了裸辞,可见她的勇气。
因为足够有底气,才敢裸辞半年在家不找工作,唯一做的事情就是放松心情,调整状态。
而她的妈妈,担心自己的女儿裸辞半年,身上的存款不够花,就给她转了一万,不要担心没钱花,不要委屈自己,想吃啥买啥,想买新衣服就买新衣服。
爸爸还不断安慰她,已经辛苦上班几年了,休息几个月怎么了,千万别太焦虑。
她的亲哥哥,在过年的时候考虑到她没工作,直接给她包了一个大红包,仿佛在她家人眼里,她就是一个需要宠爱的小孩。
普通成年人在家待业半年,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多少都会焦虑,不管是来自父母的还是自己的。
但很显然,这位女孩没有,除了自己给自己的焦虑,什么压力都没有。
看完内心只有满满的羡慕,借由广大网友的一句话:请告诉我,我这辈子得做什么善事,才能让我投胎到这样的家庭?
你会发现,身边有幸福感的孩子本身散发出来的感觉也是非常好的,他们不会暴躁,不会惹人讨厌,做事永远气定神闲,有勇气去尝试自己想尝试的任何事,还有一种很难得的松弛感。
作家吴淡如曾说过:
家,是唯一不需要理由就可以回去的地方,是让你觉得不管变成什么样,那都是能接纳我的地方。
在这个世上,一个有爱的家庭,不仅能让身体得到依靠,也能让心灵得到歇息。
想要把家庭经营得和睦美满,永远离不开沟通、陪伴和理解。
诗人梅恩说:“要想建立爱的家庭,必须先有爱家的思想。”
家,是讲爱的地方,而不是战场或棋盘,不需要争高低论胜败,也不需要小心翼翼,处处提防。
唯有彼此共同添砖加瓦,家庭才会和顺幸福。
漫漫人生路上,家是一切的起点,也是我们永远的避风港。
要记住,孩子所有对待你的方式,都是你教给他的。
愿你我都能拥有一个有爱的家庭,我们决定不了父母是谁,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会成为怎样的父母。
共勉。
我是麦子,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