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平友好策略结出硕果,和平解决分歧成为共识。美国媒体公开指出,中国在解决世界问题时提出和平主张,这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主张,赢得了世界上多数国家的共识。美媒认为,美国主导的靠实力解决分歧的主张开始遭遇排斥,中国显然占据了上风。欧洲也认为,中国提出的和平友好策略正在结出硕果,给很多国家带来了和平利好,和平解决分歧成为了共识。中国的主张成功的促成伊朗和沙特握手言和,并且给中东地区带来了和平的火苗,让中东地区的很多历史恩怨得到化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成为和平使者,和平主张的成效开始在中国周边分歧化解上见效。中国成为了和平使者,和平形象在世界上开始深入民心。中国的和平理念和和平主张,已经开始被绝大多数国家所认知,这对于处理相应的分歧也是非常有利的。尽管菲律宾、越南等在境外势力的挑动下,还在南海制造一些事端,但是东盟地区的绝大多数国家都站在和平的一边,支持中国和平解决分歧的主张。菲律宾和越南都无法赢得支持,最终只能选择通过和谈的方式化解分歧。可以说,这就是中国和平主张见效的体现。

和平主张在南海见效,西南边境地区的边界问题解决也开始见到成效。中国和平主张在南海见到成效,同样也起到了示范作用,在西南边境的边界谈判上开始发挥作用。中国与不丹的边界划定问题开始进入实质性阶段,这绝对是一个可喜的进展。不丹是我国向南亚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风土人情等方面与中国非常相近,所以增进与中国的沟通合作对于不丹十分重要。不丹是一个小国,长期受到印度控制。不丹现在主动与中国划定边界,也说明对中国和平主张十分信赖。

洞朗主权或将明确,这对于中国稳定西南边境是一个利好。不丹首相策林强调称中不之间不存在“重大边界问题”,并称两国将在近期举行会谈,就签署边界条约做好准备。不丹与中国签署边界条约解决边界问题意义十分重大,这将意味着中印边境地区的洞朗问题将得到很好的解决。洞朗地区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与印度实际上没有任何的关系。过去不丹违法越线控制了部分洞朗地区,这才产生了争议。但是就算是争议也是中国与不丹之间的争议,与印度没有任何关系。中国与不丹谈判,确定洞朗主权,这对于中国稳定西南边境显然是利好。

印度在洞朗挑衅实际上没有任何道理,完全是故意挑事。洞朗地区是中国领土,并且不存在与印度分歧问题。中国在洞朗地区修路,目的是为了2014年建立的蔗草场哨所更加方便的补给。这条路修成之后,中国也将能对自己的固有领土实现有效控制。印度之所以挑事,主要是印度认为洞朗地区战略位置重要,中国对这个地区有效控制后将会给印度带来压力。洞朗距离印度西里古里走廊只有几十公里,印度指出中国一旦在此扎根,那么将会对印度西里古里走廊实现威慑,能对印度在东北邦的驻军实施合围。所以说,印度的挑衅,完全是故意挑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不丹在洞朗边界确定,相应主权确定,印度就没有理由进行挑事。过去印度在洞朗挑事,理由就是帮助不丹出面。不丹过去距离洞朗较近,一度在中国没有驻军的情况实际控制了洞朗地区。可是这与南海岛礁类似,就算是部分国家一度实际控制了相应岛礁,但是这些岛礁的主权属于中国是没有任何争议的。中国2007年之后就实际控制了洞朗地区,不丹也退出了这块地区。所以说,不丹也不否认洞朗地区主权属于中国。这次不丹主动与中国划定边界,将能从法理上将洞朗主权确定下来。

1890年《中英会议藏印条约》第一款规定,西藏与锡金以流入锡金梯斯塔河及其支流的水流和流入西藏莫竹河及向北流入其它西藏境内河流的水流间的分水岭为边界。按照这个条约,洞朗地区属于中国是没有任何争议的,印度越界挑衅虽然找到了为不丹出力的借口,但是,违背了《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的基本原则。这次不丹与中国签署边界条约后,洞朗主权将会明确的归属中国。下一步印度如果再进行挑衅,将失去任何合理借口,将属于非法的挑衅。

中国不丹边界条约签订后,印度将成为最后一个与中国存在陆上边界争端的国家。出于和平发展的需要,中国积极的与周边国家确定边界。中国到2006年为止,跟14个陆地邻国中的12个签订了边界正式协定,只剩下不丹和印度。现在不丹开始与中国签署边界条约,下一步将只剩下印度一个国家还没有与中国签署陆上边界条约。中国与不丹签署边界协定本身没有太多的障碍,最大的障碍就是印度。因为印度的干涉,不丹对中国一直抱着“不能是朋友,也不能是敌人”的态度。

印度可能会暗中破坏中国与不丹边界协议签署。尽管积极的回应边界协议签署问题,并且相信中国的和平诚意,愿意与中国签署边界协议。但是中国与不丹之间签署协议,最大的困难还是印度。印度始终坚持不丹与中国的边界划分属于中印边界划分的一部分,并且反复对不丹进行施压。

近些年不丹对印度的依赖有所降低,在不少问题上也开始可以自主做主,但是还是难以摆脱印度的控制。不丹是一个小国,并且是印度的邻国,在很多方面受印度影响较深。不丹知道与中国处理好关系,将会获取巨大利好,但是却很难避免印度从中间捣乱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