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青春是什么?

这个青年的专属节日里

听听“胡云篁”怎么解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胡云篁老师

亲爱的朋友们:

我是胡云篁,很高兴在这个青年人的节日里和大家探讨“青春”的话题。

青春是可以畅快地大笑,也可以放肆地哭,在不断地试错与纠错中成长。青春是为梦想义无反顾,全情投入,但行前路,无问西东!

在当下的社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16-45周岁的定义为青年。现在它不再是年龄的划定,更代表一种人生状态。一个人的头发会白、牙齿会掉,但这些却影响不了一颗永远年轻的心,影响不了充满热血、激情的生活态度。

我们身边有一些朋友喜欢称自己为“老张”、”老李”等称谓,一方面是年纪确实大一点有这个资格,另一方面是想以此作为阅历的证明,方便帮助后进的年轻人,不得已让自己先变“老”,有时候反倒被这个“老”字拘束了。我认为大可不必如此犯难。

我倒是建议大家用“小”。由于我工作的缘故,很多人称呼我为胡老师,给了我一定的压力。但是我身边也都是一些经验比我丰富,阅历比我深厚的老师和专家,我更愿意大家都称呼我为“小胡”,这样一些平时无形的世俗枷锁就解掉了,一下子觉得轻松多了,即使做的不好,别人也不会太责怪你,因为你小嘛(偷笑)。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它赞赏所有人都变得青春飞扬;它鼓励“青年”不仅成为一个名词,更成为一个形容词。重新定义青年,重新理解青年文化,归根到底,就是为了重新思索,应该活出一个怎样的青春,怎样的人生。

李大钊在《青春》里这样说: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因为我创办了一堂《听得懂的创业课》的缘故,有机会见到非常多有青春朝气的创业者,很多的创业者也都很年轻,大家都洋溢着青春的气息,也深深的感染了我,以至于我会忘了我是80后的事实。我身边很多大学生,大家都是年轻人,虽然我虚长几岁,也绝不倚老卖老。

由于青春非常短暂,当人们回首往事时总有许多感慨。人的一生,随着年纪增大,经历的东西就会多起来,就会有不同的感悟。经历了挫折就会知道离成功也不太远;经历了爱情就会知道爱与被爱都不一样。很多事情没有一定要个结果,一次次的“挑灯夜战”,只为自己离梦想更近一点,有个感悟可能比结果本身更难得。每当我遇到挫折时,我都会想一想人生的意义,想想自己青春的誓言。

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无数青年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才有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民族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

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百年来,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国家发展,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一代又一代青年接力民族复兴大任,当代青年要以“青春”之心,感应时代脉搏,以“青春”之歌,奏响复兴的主旋律。

胡云篁

五月四日于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