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农业和农民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推动高质量发展重要的五个着力点之一,要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就要深刻地认识到,创造乡村时代价值是文化产业赋能乡村的目的之一,在保护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强调产业支撑及就业优先,立足城乡系统研究框架,关注城乡等值、三生融合与文化普惠,通过创意设计、非遗转化、文旅融合、数字生产等重点领域突破释放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活力,鼓励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方参与、多元发展,探索科学实用的解决方案和创新路径,助力江苏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建设。

文化产业赋能

乡村振兴的时代语境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要充分发挥文化产业多重功能价值和综合带动作用,全面彰显乡村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建设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新时代鱼米之乡。

以文筑景,生动诠释新时代鱼米之乡美好生活新场景。乡村环境风貌的原生性、独特性、多样性构成了乡村独特的吸引力和开发价值。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有利于充分发挥江苏农耕文化底蕴深厚、水乡生态资源优渥等优势,在规划编制、板块建设、项目推进等方面探索符合乡村实际的发展路径,加强对自然生态、文化遗产的系统性梳理和整体性保护。将“生活美学”和“场景营造”融入乡村历史风貌、街巷景观、新农居建设,加强中国式审美乡居的文化性、在地性和时代性表达,打造各具特色的乡村风貌。进一步推进“农文旅商”融合发展,使在地资源转化为乡村的文化资本,打造承载生活与就业、休闲与度假、学习与创业等功能于一体的乡居、乡创、乡游新场景,创造生态、生产和生活“三生融合”体系,营造诗意栖居的理想家园。

以文化人,有效涵养新时代新型农民未来职业新群体。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本原和本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体和主力军既包括当地农民,也包括外来的创业与就业者;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重点是调动、发挥农民和外来创业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既维护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也必须保障外来创业者利益。要深化构建新时代乡村美育体系,强调以文化产业发展带动乡村美育,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生产技术水平和文化审美水平,培养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或称“农业白领”“新农人”和“农创客”等。突出以农民为主体,统筹各类资源的工作体制机制,实现政府和社会力量同频共振。以更多高品质的乡村文化产品与服务满足人民多方面、高标准精神文化需求,形成文化惠民、文化悦民、文化智民、文化富民的良性生态,增进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幸福感、获得感。

以文兴产,积极绘就新时代“强富美高”共同富裕新乡村。发挥文化产业强渗透、广关联和宽就业的特点和效应,强化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价值创造性,以就业为核心,以创业为引导,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充分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引导乡村产业要素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叠加深化。放大江苏农业遗产丰厚、非遗手工业品类众多、旅游业发展迅速的优势,发展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特色文化产业品牌、乡村长尾产品和文化消费业态,进一步创新乡村产业发展模式。通过文旅资源挖掘、传统产业赋能、产业创新升级、消费潜力激发,多元拓展农民和村集体增收渠道,不断提升乡村经营和投资收益,加快实现共同富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州平望玫瑰园——吴江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文化产业赋能

乡村振兴的江苏样本

乡村振兴的核心概念之一“乡村的现代性”,即“使之成为乡村的可能和可为”。江苏长期坚持文化产业强省、文化大省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先行区建设优势,以广泛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牢固乡土文化底色,夯实乡村特色产业,树立现代文明乡风,通过文化引领创新、农文旅融合创新和城乡一体创新,探索出一系列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的做法和经验,形成了一批典型示范地区,为江苏“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美好乡村版图补充时代注脚。

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南京江宁区以“文化连接创新”为内容原点,扎根湖熟文化、南唐文化和海丝文化等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资源,推动乡村文化产业结构型新转化、现代文化创新表达、融媒体立体传播的“古今共鉴性表达”等;以“乡村聚落文化集聚”为空间引领,推动农耕文明传承创新、文化遗产活化保护、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系统形成乡村全资源要素平台的“农文共促做法”;以“创意设计”为产业引导,通过创意设计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提升、创新链培育,探索树立文创经济赋能乡建更新的“城乡共荣名片”;以“校地融合”为人才引擎,在数字治理、项目孵化和载体建设等方面打造多业联合与多方参与的“校地共建样板”;整体建构以古今共鉴、农文共促、城乡共荣、校地共建于一体的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新时代“全民共富典范”。

苏州吴江区围绕“世界级水乡人居文明典范”总体愿景,传承发展江南水乡农耕文明,激发乡土中国文化活力,进一步传承“志在富民”的探路精神:在丝绸非遗产业化路径探索上形成可推广的经验做法(一根丝),在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利用体系上形成全国示范效应(一片田),在“中国·江村”品牌农文旅融合发展上形成价值先行务实管用典型模式(一个村);提出“生态文明+治理文明”(双文明)一体化首创,探索中国自然人文和谐乡村的吴江路径,全力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打造“农业文化遗产可持续繁荣的现代化江南乡村、全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美学乡村、面向未来的国际化旅居乡村”三个创新示范。

在尊重城市现代化和产业现代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前提下,宿迁宿城区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强调城乡融合反哺文化产业,将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作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经济新引擎重点打造,大力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创新发展“文化+电子商务”“文化+数字演艺”“文化+智慧农旅”等新兴业态,以“双百计划”在人才引育、项目引进方面形成标杆,以“苏香宿城”在实现物质与精神双重富裕方面做出表率,积极推动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向文化旅游产业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道路探索“宿城模式”。

文化产业赋能

乡村振兴的创新路径

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要解决一个发展观的问题,即“发展方式比发展本身更重要,创新的土壤比创新本身更重要”。在保护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强调创新乡村文明生活方式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关注的是乡村人的现代化、产业数字化、城乡等值化、乡村风貌自然化、共同富裕普惠化……以此集聚乡村振兴文化经营型、管理型、专业型人才,真正让乡村成为居者安、近者悦、远者来的理想大地。

一是依靠乡村特色文化空间再生产,营建美丽江苏新乡村地景。提出江苏乡村风貌引导原则,尊重农山渔村之美、林地桑园之趣,推广保护乡土风貌,选择借鉴传统营造手法,敢于尝试新材料新技术,以万村万景的博雅胸怀和人与自然的田园雅致打造世界级水韵江苏和美乡村。以泛公园的理念经营乡村,使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生产和生活地景有“苏派风格”,乡村处处彰显大地风景和大地风情。

二是依靠乡村物产资源和大农业增产,促进文化创意与农业要素相融合。强化地方特色物产并占有市场主导份额的产业集聚,创造区域性唯一性市场定位。推进农林牧副渔全面文化赋能,在保证粮食丰产的前提下,推进农产品的二次加工和深加工。鼓励创意农业,培育市场广泛认同的拳头农副产品,打造江苏农业品牌群落,充分释放江苏农村和农业产品的品牌价值。

三是依靠乡村非遗的创造性转化,激发民间手工业产业化发展。振兴非遗手工艺产业,探索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文化数字化、自动化加工等现代科技,鼓励手工技艺中高度重复环节以机械化生产替代,实现高效率、规模化、品质化生产。探索工艺美术作品向生活用品转化,设计符合现代人生活审美和市场需要新用品,让乡村传统手工业和非遗真正“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创新“非遗+文创产品”“非遗+数字藏品”等新形式,为非遗手工艺争取更广泛的市场和更年轻的受众,肩负起乡村美学传播的重要使命。

四是依靠乡村特色产业体系搭建,创造“以充分就业为核”的乡村新格局。充分挖掘乡土文化资源,发扬乡村原生态美术、版画、剪纸、地方戏等艺术文化要素,大力发展茶文化产业、温泉休旅产业、民宿产业等特色产业繁荣乡村经济。鼓励文化与科技、生态、农业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区域特色产业体系,以福民富民为核心定位,围绕就业、创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娱乐一体化,创造广义的循环型农村社会发展模式。

五是依靠“农文商旅”融合共享服务创新,推动乡村旅居生活高品质供给。将创意策划和运营思维前置,变风景为风情,变资源为资本,变物品为产品,大力发展乡村民宿、红色研学、农耕节事、体娱休闲等文旅融合业态,拓展“村晓晨读、村晚夜游”等新消费场景。积极探索文创乡村、综艺乡村、阅读乡村、音乐乡村、纪录片乡村等新型文化乡村构建,强调主客共享,将公共文化服务阵地与文旅体验项目相结合,给予乡村多元想象空间。

六是依靠数字文化产业拓展,参与全球新文化产业分工。围绕乡村题材讲述乡村故事,挖掘活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创作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数字文化产品,涌现更多以乡村为灵感的影视作品、摄影作品、网络文学作品等,推动乡村优秀文化走出去。拓展农村电商、直播带货、数字虚拟乡村代言人等数字营销渠道,塑造乡村区域公共品牌,完善供应链与物流链建设,建立数字供销体系,为乡村优质农产品、手工艺品、文创商品等打开新市场,塑造以淘宝村为代表的“全球化乡村”。

七是依靠创新文化人才引育,开启乡村人才资本新时代。将引进外来人才与培养本地人才结合起来,以灵活调配机制弥补乡村专业人才短缺问题,探索周末工程师、双城创业者、乡创特派员、文创运营官等解决路径,落户一批驻村教授工作室、文旅融合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培养一批洞悉市场趋势、具备文化审美、擅长商业运营的乡村振兴文化能人,发挥乡村文化和旅游能人、非遗传承人、民宿主理人、工艺美术师、民间文艺家等产业带头人的领头作用,逐步培养乡土文化人才与新型职业农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张鸿雁: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邵颖萍:江苏省扬子江创新型城市研究院副研究员、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