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熙攘攘的社会大环境中,从不缺乏被社会淹没的平凡个体,从年少的个性张扬到后来的默默无闻,大多数人都被磨平了自己的棱角。这种妥协是完全消极的吗?我想完全被平凡淹没,褪去自己最突出的特点,这无疑是 消极的。那是否有另外一种方式来应对社会袭来的洪流呢?我想是有的。保留自己最具个性的一面,面对来势汹汹的社会大环境处之泰然,这或许是我们一生中都想要追求的目标。对于建筑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今天小编就要给大家介绍这样一个个性飞扬的山中住宅,看它是如何在自然景观中自成一体成为平衡有机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项目位于印度,场地处在一个陡峭的自然山坡,周围树木茂密,沟壑交错。相比较于自然景观的从容与独特,建筑如何有效融入其中,又不失自己的特色,是建筑师需要考虑的问题。建筑充分利用场地的高差,将自己隐身于较低的位置,整体体量几乎不超过树冠的高度,以一种谦卑的姿态融入于周围的树林之中。鉴于自然景观的壮丽,将公共空间置于上层,形成具有最佳景观视野的空间,而将私密的卧室区置于底部空间,与山体融为一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地区有着凶猛的季风性气候雨水,建筑由多块不同倾斜角度的坡屋顶构成,以方便雨水可以快速的流走。屋顶的构筑脱胎于传统的坡屋顶形式,而是由底部空间不同的边界,朝向山坡低处倾斜,形成彼此错落的空间形态。而底部支撑的伞状支柱,更是成为了底部空间最独特的特色。

建筑的美感主要源自屋顶结构的裸露,以及倾斜的屋顶形成的灰空间,它们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各种独特的公共空间,或是休闲景观平台,或是公共过道,亦或是连接不同高差的台阶。它们与场地形成一种紧密的联系,屋顶在扎实的大地上矗立,尽管仅有的几根伞状支柱显得有点不足以支撑它们,但是依旧能带来很强的安全感。吹着山风,看着远处的峰峦,遨游在朝向山谷的无边际泳池之中。这种居住体验,就已经是独一无二的了。

建筑一种人为的有机构成,形成大自然中的平衡空间,它既是独特的存在,又有机融入环境。

像这样的山中住宅,你喜欢吗?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告诉我你最真实的想法!

项目信息

建筑师: Malik Architecture

面积: 12883 ft²

项目年份: 2022

摄影师:Bharath Ramamrutham, Edmund Sumner

主创建筑师: Kamal Malik, Arjun Malik, Meghana Tipnis, Netramohan Changmai, Sundeep Sarangi

屋顶: Epopsi Strumat

City: Pune

Country: 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