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浏览或转发前请确保您与您的朋友已满 18 周岁

请勿向未成年人分享此篇内容,请理性享用美酒

平衡的美学

1905 年,音乐家德彪西(Claude Debussy)完成名曲《水中倒影》的谱写。乐曲展现的,不是古典音乐的宏大与神圣,而是一个瞬间的强烈印象:那是被人忽视的水边一隅,那里光影波澜、明暗交替,舒缓河流在和声衬托中,将水中倒影的曼妙轮廓,纤纤画出,由此,一种模糊的意象美感,悠然而至。

这种美感,在艺术家莫奈(Claude Monet)的笔下,是具体而微的色彩世界,恰如韦尔莫斯(Emil Vermos)所说:德彪西的《水中倒影》,是莫奈《水中倒影》色彩语言的移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塞纳河:水中倒影 莫奈 1885 年

德彪西与莫奈,一个用音符,一个用颜色,在不同时空中,悄然建立了某种连接。使两人连接的,并非是音乐或绘画,而是水边的自然景致。

自然,素被认为是取之不竭的灵感源泉,西方如此,东方亦如此。于宋代人来说,细观周遭事物,是感知自然的一种方式,而将细观之后的自然落于纸绢之上,则是他们体悟生命的独特实践——南宋马麟的《坐看云起图》,只有隐约可见的险峰一角、几片云和一位席地而坐的高士,高士将拄杖放在一旁,静静注视着云层的涌动与变幻,实际上,变幻的是云层,是自然,也是世间万物,而高士,始终安然静观。

自然之所以能够为古今来者所共赏,是因为那水波上的淡淡倒影、柔软的云彩和高耸的山峰等微妙细节,更是因为它创造出的一份动人的极致和谐。诗人王维在《终南别业》中写: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文字之深意是,水汽蒸腾,变而为云,云聚成雨,便可复而为水。水与云,在不经意间完成转换,达到平衡,以至和谐之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坐看云起图》局部 南宋 马麟

若水云的和谐,仅是形态变幻上的和谐,那么,敦煌呈现出的,则是不同事物之间彼此为伴的多元和谐。

古城敦煌,曾是诗人文字中的荒凉之地。广袤无垠的大漠和绵延起伏的沙丘,令人生畏。千余年来,风吹动细沙,缓缓向前,沙聚集为山,禁锢了时光,也放慢了旅人的脚步。惊奇的是,大漠之中,驼铃休止处,竟有明镜般的泉水,被沙粒环抱的一湾清泉,千年不涸,至今仍是碧波粼粼。

沙与水,在敦煌相依共存,和谐相融。或许,阳光、烈风、流水与沙石,早已心照一致,它们意在塑造别样的敦煌,勾勒平衡的和谐境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漠与清泉 ©亦昂

极致景观,呈现极致美感,它们汇集于一城,见证了跨越千年的历史变迁和艺术积淀,它们也以壮阔之势,容纳了最初的中西文化融合。

作为丝绸之路节点的敦煌,留有太多经典。由西而来的商旅、信众,带着远方的艺术文化与汉文明交汇,进而雕刻出了足够令世人惊叹的莫高窟;向西而去的文人、使节,站立在玉门关和阳关之畔,则是用诗词文字,赋予了一座城所独有的苍凉意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莫高窟第 257 窟 《鹿王本生图》局部 北魏时期

敦煌的自然与人文,广阔而优雅,给人以精神维度的抚慰,一如德彪西与莫奈作品中的倒影、马麟笔下的云朵。

过往时代,东西方的创作者们,都曾亲近自然,并将自然灵感变为了惊世艺术,而艺术又与自然相连,进而感染了无数观赏者。这样的精神体验及东西互鉴的创作方式,传承至今日,依然鲜活,正如国际钢琴大师郎朗和流行音乐家、歌手艾丽西亚·凯斯(Alicia Keys)在美国大峡谷的自然奇观之上,共同创作出的动人音符。

轩尼诗百乐廷携手全球品牌代言人郎朗与艾丽西亚·凯斯,一同演绎出的美好韵律,将自然与艺术完美相融,进而升华出了天籁般的乐曲。

不同领域的两位艺术家,创作理念自然相异,他们受轩尼诗百乐廷生命之水调和的启发,找寻到相同音乐默契,一同创作出和谐乐章,由此开启了轩尼诗百乐廷“共觅和谐之境”(Paradis is on Earth)的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轩尼诗百乐廷全球品牌代言人——郎朗与艾丽西亚·凯斯

带着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交响而出的美妙天籁,带着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融合而生的魅力色彩,轩尼诗百乐廷来到中西交会之域敦煌,踏上了“共觅和谐之境”的全新旅程。

敦煌的壮阔峡谷与潺潺流水,于天境中悠然抚触,其间,郎朗奏响内心乐章,自然与音符,穿越大漠秘境,交融之际,拓印出了古今绵延的和谐篇章。自然而然的和谐,尤为动人,汲取自然馈赠的轩尼诗百乐廷,使百余种生命之水和谐交汇,以彰显其独特的色泽、香气与口感,天籁般竞相绽放的各种芳香,如飘扬在峡谷间的音符与节律,其翩然韵律,正是和谐之境的华彩序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轩尼诗百乐廷全球品牌代言人——国际钢琴大师郎朗

轩尼诗百乐廷,与音乐相伴而生。轩尼诗第六代调配总艺师莫里斯·费尔沃(Maurice Fillioux)以音乐为最初灵感,将自身对艺术的感悟升华,创作出了轩尼诗百乐廷这款珍贵而和谐的干邑,其丰富、柔顺的口感,可跨越品味世间珍飨的敏感触角,直抵感官。

于敦煌,轩尼诗第八代调配总艺师雷诺·费尔沃·纪朗德(Renaud Fillioux deGironde)与来宾共同品鉴轩尼诗百乐廷,赏味之时,轩尼诗百乐廷将自然与艺术连接,自然之开阔与艺术之美好,由此而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轩尼诗第八代调配总艺师——雷诺·费尔沃·纪朗德

大漠中的午餐时光,为轩尼诗百乐廷“共觅和谐之境”,带来了超乎想象的体验。在天空与沙漠淡然相接的境域中,纯粹的自然、漫向天际的琴音与流动的干邑香气,浑然一处,它们彼此升华,使身临其境的宾客体味到了自然与艺术的和谐美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轩尼诗百乐廷“共觅和谐之境 ”沙漠午餐

时光无声流转,“共觅和谐之境”的旅程步入高潮。艾丽西亚·凯斯通过视频问候,致意各位宾客,郎朗则在现场演绎了他与艾丽西亚·凯斯一同创作的钢琴曲。音符流转于现场的每个角落,串联起了宾客的和谐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轩尼诗百乐廷全球品牌代言人——国际钢琴大师郎朗

夜幕降临,大自然的静谧灵气,为“共觅和谐之境”增添了另一种悠远意蕴,轩尼诗百乐廷盛飨之宴顺利开启。天籁琴声与醇厚酒体,交相呼应,自然、艺术与佳酿,在此刻交融相合。

烟花升起,优雅的乐曲与轩尼诗百乐廷的轻柔香气,依然值得回味。烟花、音乐与香气是为瞬间,却也在敦煌构成了永恒之美,它们与自然相映,与时光一道,共画出了由内而外的和谐之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轩尼诗百乐廷

享誉超过 250 年时间的轩尼诗,在秉持开拓精神之时,素来注重和谐之意,它以卓有远见的理念,将自然化为了品质卓越的珍贵而和谐的干邑,这些干邑,饱含自然意蕴,定也蕴含着受自然影响的一个时代的艺术与文化。

今时,轩尼诗百乐廷再奏自然与艺术的和谐乐章,如此天籁之音,可指引心灵,可开阔想象,品赏之时,内外同获永恒之美,以至和谐之境。

注:轩尼诗内容为【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