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苏北地区中,宿迁曾是发展最差的那一个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2年,宿迁GDP完成了对连云港的历史性超越

全省排名上升到第十二位,终结了万年倒数的尴尬记录

当然这并不是说宿迁发展得有多好(相对于省内)

主要是连云港发展太差,把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烂

1996年,宿迁从淮安“独立”,成为江苏最年轻的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年轻一般就意味着存在感低

连云港经济是不行,但人家有亚欧大陆桥桥头堡

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宿迁有什么?

如果不是因为某东,估计省外很多人都不知道宿迁的存在

实际上,淮安“家产”不多且集中,能分给宿迁的不多

最终宿迁分到了宿城、宿豫、沭阳、泗阳、泗洪5区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面积加起来有855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88.03万

洪泽湖也基本对半分

总的来说,淮安尽可能平分“家产”,穷自己也不能穷“小弟”

2022年,淮安GDP也不过4742亿,跟宿迁差距不到700亿

其实宿迁起点不算太差,就是行政区划没设计好

造成如今“强县弱区”的局面:

两市区GDP全市倒数,三县和两区“内耗”不断

首先,市区没选好

宿迁地区大部分时间属于淮安/徐州管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从历史考虑,谁都有资格做市区

沭阳经济实力最强,宿城在京杭运河边上

最终,交通占了上风,宿城成为市区

其次,市区太弱

宿设立地级市时,只有一个宿城区

一开始就应该把宿迁市(县级)拆为宿城区和宿豫区

而不是等到2004年才把宿豫撤县设区

其三,扶持沭阳

沭阳经济实力原本就在宿迁一骑绝尘

2011年,江苏还把其列为省直管县三个试点之一

不了解的,还以为沭阳要撤县设区,做行政中心

结果是,宿城、宿豫两市区GDP加起来还没沭阳多

其四,扶持市区

2004年,泗阳县洋河、屠园、郑楼、仓集、中扬5乡镇

泗洪县陈集镇被划入宿城区

这虽然是市区扩张的常见操作,但还是引起了两县的反感

特别是泗阳县,被划走的不少是税收重镇

比如有洋河酒厂的洋河镇

除了行政区划,人文差异也在“割裂”这个年轻的城市

泗洪是1955年从隔壁安徽“换”过来的

目的是为了减少湖产纠纷,统一洪泽湖管理

本来跟宿迁一起呆在淮阴(淮安)好好的

1996年,宿迁却升为地级市,后面还划走陈集镇

宿迁自然不受泗洪待见

从方言来说,宿城、宿豫二区属于中原官话

沭阳、泗阳和泗洪三县属于江淮官话

虽然都是北方官话,但多少还是有点差异

虽然宿城区在市内不太得人心,但发展历程还挺励志的

1996年,宿城区设立为市辖区时

范围只有宿城镇和井头、支口、双庄、果园4个乡

面积为12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4万,城市化率仅为12.5%

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地没地,估计是江苏最惨的市区

2004年,宿豫撤县设区时,运河以南以西地区被划给了宿城

再加上“顺来”的泗阳县5乡镇、泗洪县1镇,才有如今的“版图”

从卫星地图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宿迁市区已经初具规模

可能是经验不足,宿迁城市规划做得很差

南面和西面都是工业区, 城区只能往东或者往北发展

第一经济强县沭阳在东边,理论上来说,往东发展更好一些

可是宿迁却选择往北发展,设立湖滨新区

湖滨新区看起来只有一个优势:在骆马湖边上环境优美

往北要跨过黄河古道、京杭运河,运河这里刚好有个船闸

宿迁本来就在城市的西北角,现在还往北发展

这是要对接隔壁徐州市新沂的节奏

所以往北发展是最吃力不讨好的

如果非要对接徐州市,往西对接睢宁不更好一些吗

至少远一点还可以对接徐州

宿迁最好的选择是往东南发展,把重心放到洋河新区

因为宿迁位于徐州和淮安之间,交通格局是西北-东南走向

往东南发展,近可对接泗阳,远可对接“老大哥”淮安,事半功倍

其实,城东工业区不多,没运河铁路阻隔,适合做城市主发展轴

可能是宿迁对沭阳有偏见,也可能是沭阳有些不服

截止到2022年,宿迁和沭阳之间只有一条宿沭公路连通

接近20年后才修另一条通道,宿连高速

宿迁是一个年轻的“强县弱区”城市

只有处理好与上面三县的关系,宿迁整体实力才会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