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之历史,得从长江口海航说起。自宋元两代以来,海上航运发展迅猛。尤其是元朝定都北京“去江南极远,而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于江南”。为保障物资畅通,除疏通大运河外,元朝还开辟了江苏刘家港由长江口北上到界河口(天津大沽)的海上运粮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县志中吴淞所、宝山所以及宝山

明朝初,长江口已经成为重要的海运航路。永乐六年,郑和第一次下西洋便由长江口出海。然而长江出海口乃是泥沙沉积而成的陆地或沙洲,地势平坦,缺少高山岛屿作为航标。

县志中宝山城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835年后的《宝山海塘工程全图》

洪武十九年,为防备倭寇,在黄浦江西近海三里处设有吴淞江守御千户所,由荥阳侯郑遇春会同镇海卫指挥朱永筑吴淞所土城,又名荥阳垒。洪武三十年又于黄浦江东修建清浦旱寨,并驻军防守。

清中后期宝山地区木板地图(此版地图已开始使用方格网)

永乐十年,水利专家,明清漕运制度的确立者陈瑄(时任总兵官,统领浙、闽水师,并总督海运)上奏:“嘉定县濒海之地,正当江流冲会,其地平衍,无大山高屿可恃。海舟于此事故频发,常有触礁、搁浅。”申请堆造土山设立烽火。

民国时期宝山县城(吴淞所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国时期宝山旧城(江东宝山堡)

获准后在浦东高桥镇以西筑方圆百丈、高三十余丈的土山,并于山上立烽火台作为航海标识,以提醒过往海船避让。将士与百姓称土山为“宝山矽”,明成祖便将土山赐名为宝山,并亲作碑文记述此事。此后清浦旱寨改称宝山所,正统九年于宝山所东新建砖城宝山堡。

1932年左右日本间谍测绘宝山县城

同期日本间谍测绘的宝山旧城

嘉靖十六年,因海侵内陆,吴淞所城有坍入海中之忧,兵备副使王仪于旧城西南一里增筑新城。两年后海益旧城东北,十九年海盗入寇焚烧旧城,于是官军移驻新城,旧城仍做操场之用。三十一年倭警,旧城被彻底废弃。三十三年,新城包砖并疏浚城河。新城有陆城门四座,水关一座。

宝山县城明清城池大致范围示意

万历四年,吴淞所城建造四门城楼;同年兵备右参政王叔杲以宝山所离宝山较远且城小,请筑城于宝山,是为宝山守御千户所。十年,海涛冲没宝山和宝山所新城,自此宝山不存,永乐御碑却得以幸免。二十年,吴淞所城又增建四隅角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宝山城头眺望黄浦江出海口

1937年淞沪会战中日军占领宝山后摆拍攀爬城墙

康熙三十三年,苏州府海防同知于旧宝山所西北重建新城,称江东宝山城(堡),万历宝山所旧址则称老宝山。雍正二年,析嘉定县东境置宝山县,属太仓州,治所设于吴淞所城。

吴淞炮台图

淞沪会战后的吴淞炮台

宝山的城墙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备倭的海防重任。鸦片战争后,列强屡次由入海口进入长江,进而侵犯内地。清廷则在长江沿线的宝山、江阴、镇江、南京等地建立一系列江防炮台,其中吴淞炮台和狮子林炮台分别扼守宝山县城南北。两处炮台和宝山县城一同经历了鸦片战争和抗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