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学习都喜欢讲“循序渐进”,然而,这样的学习方式从根本上讲不为错但有漏的。因为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或人才是“懦弱”的,是没有傲骨的。

简言之,我们所处的环境是不是允许我们“循序渐进”的呢?如果不是,那么,这样的学习方式就有可能成为我们面对生活时最大的阻力。

因为,惯性也好,习性也罢,毋庸置疑的,是我们正在养成这样的思维视角。

而这样去看问题,或者说面对问题时。首先,我们要对抗的就是“适应”问题(回归本能)。其次,不论我们适应与否,接下来都需要面对艰难选择(而这正是我们的学习方式引发的“难”,偏偏它还如此根深蒂固,如何选呢?)。我是说,你需要在接受之前先适应,适应之后才能逐渐恢复思考能力,恢复了思考能力却又有了新的问题,那就是你以往的思维视角将决定你怎么看以及看见什么。这时候的面对实际上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模样了,而是进入了一种“对比”的角度。即心中已然有了“固有印象”(偏见或成见)。这时候谈“认识”问题,就像雾里看花,似雾似花。然后,才是最关键的问题,即接受与否。这当然不是选择题,而是由一种“心理预期”作为垫底进行分辨和处理,但恰恰是这种分辨和处理,往往它却是认识事实真相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说白了就是,它剥夺了你最原始的感知,继而又以一种以往的惯性、经验、阅历、知识、评价等对你的感知进行重重覆盖,一不小心就容易深陷进“心理陷阱”中。

想想看,我们看自己的父母,为何总是感觉他们“顽固不化”,“固执己见”、“偏执”、“执拗”。而他们的“认识”来自于哪呢?恰恰是我们不曾有过的切身体会。但我们依旧“理直气壮”不是吗?那么,我们的底气又是来自于哪呢?正是来源于我们的“学习”啊。我们正在用“学习的成果”当作现实来理解并企图将它凌驾于现实之上……可想而知,我们面对自己最亲最爱的人尚且如此,而他们之所以还愿意继续说,选择包容和原谅,甚至还费力去理解,难道真的是因为他们“错”而我们才是“对”的吗?大可不必,更没有时间。我是说,他们正在用自己的时间去交换我们的时间。他们在负重前行,而我们却总抱怨,他们不懂我们。

与此同时,更深的影响是什么呢?当我们以这样的学习方式去生活时,往复循环,我们似乎永远在“绕圈”。不断在消磨中学习接受,忍耐,循序渐进,求稳,求安全,求更多的时间和更多的准备(自然,缺乏韧性的人则早早就退了场。至于更聪明者,要么远离,要么孤立。不过后者不用担心,自强不息是他们的根)。

就像我们很多时候讲“吃苦耐劳”精神,说真的,当你把什么都往肚子下咽的时候,那“苦”是会把你的正常“感知”(味觉)给破坏掉的,更有甚者,直接把你给搞得“不正常”都有可能。就像这些年,我最不理解的是什么呢?就是那些宣扬“好人好事”的新闻,似乎永远都没有重复(真不负“新闻”的“新”啊!难道新不是以时间为维度,以及时,以瞬时,难道只能以“新奇”作答,然后就没有情感了?难道就没有其他人也在践行着同样的“善举”?还是说,就像很多人理所当然的想法:除了第一,谁还记得其它呢?良知呢?)之所以说这些,我是说,我也只敢训练自己“耐苦”的能力,万万不敢把“吃苦耐劳”当成精神养分吸收全部。‍‍‍

我怕啊。我是真怕某一天,除了“吃苦耐劳”,我竟连“五味”的其它“四味”都未曾尝过,更别说辨别它们了。话说,如果你指望说从吃苦中尝到更多“美味”,讲真的,你科学吗?我是说,总在重复着相同的行为却指望收获不同的结果,真以为所有的“风雨过后”就一定能“彩虹”?那飓风呢?洪水呢?就像说句不好听的,很多人都夸“劳动人民”有“勤劳”的品质,但夸他的人呢?我是说,既然你认可、认同、肯定,你为什么不自己去践行试试看?是找不到“新词”还是说压根不想去“认识”呢?“循序渐进”何尝不是如此呢?既然说它管用,为什么大家出来却动不动就遭遇“痛击”呢?然而,这时,谁来管你呢?‍‍‍‍‍‍‍‍

我是说,光有强壮的身躯却没有与之匹配的强大的灵魂,那是空有其形、徒有其表罢了。

我学东西基本很少是从最简单的开始学,这也是这些年一直被误解为“好高骛远”的真实原因。我是说,大家的思维从根本上就是不同的。自然,道理道理,道不同,理也就不同了。这个理既讲根源,更讲底层逻辑,还讲第一性原理,是与“道”息息相关的。

故而,他们不会知道更不会真正认识:“知难者不难。”

讲个最简单的例子:

不知道你们的老师有没有告诉过大家一个“秘密”:聪明的人大多都先做难题。

对于常人来说,自作聪明的人才会上当。然而,实际上是什么呢?你始终都要答题,且都在尽可能地答完、答对。

但为什么先解决最难的成了“自作聪明”呢?

很简单,这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我做不到,试卷一定是难于当下水平的,我还不够好,所以能得到的分一定要要把握住,得不到就尽力而为就好。

然而,很多人忽略掉一点是什么呢?精神和注意力的分配问题。简单说,(答题)最开始的时候我们的精力是充沛的,这时候最专注,思维最集中,这时处理难题是效率最高的。

而如果先把这份注意力用在简单题上呢?随着不断地消耗,你的精神开始虚弱,注意力难以集中,加上本身就是“难题”的缘故,这就无疑为自己提供了个“正当理由”。稍一松懈,泄气了。

这时,要再调动起热情、激情、冲劲。别说是学生,就是大人也不见得能够轻松做到吧?

前面已经习惯了简单的、轻松的那种环境,突然增加难度,该如何应对呢?这怎不叫人受挫呢?久而久之呢?

他们不仅难以习惯与“难”相处,更不会想着去成为“知难者”。心中所想的永远都是准备,再准备,准备得更充分,准备得再充分……那么,什么时候开始呢?

这实在是件再不能更糟糕的事。他们早早地把人类之所以赖以存活至今的最重要的能力给遗弃了。学习能力,适应能力,与生俱来的应变能力。当然,他们并没有完全遗弃所有的能力,比如恐惧。他们不仅把它们作为武器,更是把它们当成是自己的生命般去珍视它,人人谨小慎微,小心翼翼,谈敬畏,谈敬重,谈尊敬。甚至还有人提倡通过“爱”去对抗它,以至于连爱原本的美好也变得一无是处。

仔细想想看,无论是在哪,我们主动学习的能力有多大程度上能得以发展呢?与生俱来的适应能力又有多少被驯化为只懂得听命行事的第二本能?以及“急中生智”、“穷则思变”,人们压根不会让它发生,总讲“防患于未然”,总讲“未雨绸缪”,还总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其结果呢?

有多少人就因为一堆小事儿积累然后“崩”了。太难了。躺平吧。一起丧啊……多可笑呢?我是说,多可怜啊!还没来得及见证那“盛世”,还没能活出自己,还没能领略这大好河山、风景如画,就被早早地被驯服为牢笼里的“宠物”。

你见过“动物园”的“动物”吗?那就是大家所谓的保护和爱了。保护是以牺牲其本能,爱却又把它转换为货币供人消遣。多善良,多险恶呢?‍‍‍‍‍‍‍‍‍‍‍‍‍

同样的,还有那时代的“宠儿”,他们又能躲得过这“宿命”吗?‍

毋庸置疑,新生儿的确是时代的“宠儿”,因为他们一生下来就具备了“理所当然”的能力,并且只需要接受它就能轻易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但可惜的是,他们的得天独厚、理所当然,以及强大的本能条件,早早地就被他们最爱也是最爱他们的人早早给“训练”得磨灭了。

自此,他们唯一的学习“园地”,无论是从家里到学校,都被“爱和保护”包围着。然而,还没有完。大环境,这个由同一个地方出来的人逐渐完善并打造的“园地”,将成为他们宝贵的第二经验来源。不变的是,依旧是被驯化,不仅来自于同为“同源者”,还有外来力量(“侵入者”),以及“野心家”(野路子出身的人)。他们被操纵,被控制,被塑造……里里外外都是这样的存在。多可怕啊!我是说,多有趣啊!

时代的宠儿又如何?要么只能靠自己,要么就接受这世道。可怜的是,“靠自己”本就是一句空话。我是说,父母只会想着保护、爱护、呵护、爱他们,从不给他们制造“难题”,甚至原本人人该承受的都恨不得“取而代之”。想想就没意思,原本那么有活力的孩子,多么可爱啊,硬生生被截取了“一半”的生机。多脆弱的生命啊,总也学不会强大。

很多人可能会说,小孩子比较脆弱,不宜去经历苦难,不然会变成什么什么样(坏的影响)。而很多大人所奋斗的目标也是希望小孩子能够不去经历自己所曾经经历过的种种。再往上呢?大家都在强调“它”的美好和未来,都在画饼。而往下,能陪伴多少年呢?又还能帮助多少呢?‍‍‍‍‍

就像“富不过三代”,有人想过为什么吗?我是说,除却大系统在逐渐完善(调控)之外,真正走出来的那群人是靠什么走出来的呢?按照理想的模型,不都是讲有钱的越来越有钱吗?或者说具备更大的影响了和掌控力,继而理所当然且源远流长才是啊,因为人多力量大嘛。

然而,现实如何呢?我是说,别总想着和我们(自己)去对比,我们还没上台呢。当然,你要是上台了你也很容易发现一些什么……

而“这样”(身处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人)走出来的人,即使后面“强大”了,也算不得什么真正强大。这并非说什么“靠自己之类的才算强大”。我承认“优越条件”本身也是资源的一种。我真正想说的是,具备对“强大”的正确认知,他们是很难真正认识到的。

因为什么呢?他们中绝大多数的“强大”大都是“比较”得出的。也就是说,放到另一个生态系统里,啥也不是。这就像如果把动物园的动物放到原始森林,也就是它们原本的家,又当如何呢?我是说,如果“宠儿”一旦“失宠”又如何自渡呢?‍‍‍

这就像王小波在《黄金时代》说的那般:“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而如果缺乏对“强大”的正确认知,那么,其未来的成长之路恐怕也难以走远。

知道为什么很多人起步很快,但越到后面就越是难以提升自己呢?为什么?按道理说,你越来越熟练了呀,了解得越来越多了呀,你应该更能够轻松应对,更有把握,更加自信且更轻松和更有条件去解决更多的问题了才是啊。这就像钱越多,能买到的东西自然越多才是啊。多朴素的道理呀。同样的,比如动物的本能,捕猎能力,生存能力,不都是越是成长则越是强大吗?为什么到了人这儿反而不太一样呢?

这就像“知难者不难”。所谓“知难者不难”,请问这个“知”是如何得来的呢?我是说只有“知难者”才算是真正的“知”吧。无论是智慧,知识,经验,勇气,自信,还是迎对“难”的方式方法,如果不是真正正面迎对过“难”的人,如何敢称之为“知难者”呢(甚至是应对过“至难”)?那么,何以他们不难呢?就因为他们的“知”,是提前预知吗?是“知识”的“知”吗?还是生而知之?又或者事后人们总结所说的那般:“你说不难是因为你会你才这么觉得”?

更深处是:“你是怎么会的呢?”

我是说,要学会整体去把握,即高屋建瓴。

当然,第一眼依旧是“难的”。同样的难题,却不畏难,这就是精神和(心态)态度上的优越了;其次,如何知?知就是行,行就是知,得行动起来啊。那原本的静止状态的“难”就开始松动了,随着你的不断挑战和尝试。再看它时,也就不再是当初的“难”了;然后,如何不难呢?这不是说你战胜了它回过头去炫耀说“这没什么难的”,而是讲难的里面也有不难的和必然需要学习的。而学习有什么难的呢?那是最令人愉悦的事儿了。能有所收获还不高兴,那也挺奇怪的吧?

换个角度讲,这是从态度到精神到身体力行的正念、正见,如此一来,何来“难”之说呢?就像那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当然,这里面还有个学问,那就是次序(这自然也涉及“思维视角”)。次序对了事情也就完成了“大半”了,而决定次序的,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觉得是重要性(或对自己而言的重要性)。其实不是,而是说条件允许的可能性(实事求是)决定次序的先后。因为次序本身是为“目标”服务的,但如果没有条件,次序也只是次序并不能直接让你摘取成果。就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