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这两天看到这样一则帖子,让我看到一个现实,有些孩子可能一辈子都富不起来。
这个帖子的标题是:
闺女啊~一块钱的面包就能吃饱你却非要吃蜜汁鸡翅
据女子在帖子里表述,她去幼儿园接女儿放学回家的路上,又被她的闺女刺客了。
事情的经过大概是这样:
她接到女儿准备回家时,女儿说自己有点饿,想买点吃的。于是女子就想着先忍忍,毕竟一会就到家了,也不差这么一会。
但是女儿一直吵着说肚子饿,于是女子就想着先随便买点吃的垫一垫,刚好路过旁边的小超市,有那种一块钱一包的面包,女儿吃完基本上就饱了。
便和女儿说,我们就买这个面包吃吧。
女孩看到面包,之前妈妈就经常买这个面包给她吃,她吃了太多了,觉得不好吃,不想再吃这个面包,便拒绝了这个提议。
看到女儿坚决拒绝吃面包,妈妈便问她想吃什么,她看了看超市旁边在卖蜜汁鸡翅,就和她妈妈说,我想吃蜜汁鸡翅。
女子听到以后,走进那个店里,看了看蜜汁鸡翅的价格,8块钱两块,价格有点贵。
无奈女儿非要吃,便打算买两块给女儿尝尝。
刚和老板说买两块鸡翅的时候,女儿说她想要吃4块。
尽管心里不情愿,考虑到在公众场合,不太好拒绝女儿的要求,女子硬着头皮付了16块钱。
回家以后,她一直在想这件事,越想越觉得心里不舒服。
毕竟在她看来,无非就是为了填饱肚子,明明一块钱的面包就可以解决,为什么非要吃那么贵的蜜汁鸡翅,而且一次性还吃了4块。
她不理解,为什么女儿在幼儿园一天吃完三顿饭,回来路上还要吃吃喝喝。
她在心里盘算着,一定要告诉女儿:
一定要在幼儿园里吃饱一点,别回家再花钱吃吃喝喝!家里的钱可不能让你这样浪费!
说完这个,她还加了一句:也不知道大闺女会不会听我的,毕竟照她这样天天花钱我可供养不了我的小二胎。
我想这才是她因为几块鸡翅就在社交媒体上这样吐槽自己女儿的原因。
要供养两个孩子确实不容易,但是因为要供养小二胎,却要求自己女儿饿了只能吃一块钱的面包是不是太不合适了?
她的这番吐槽引来了无数网友的激烈讨论:
16块就刺客你了?嚯
小二胎和大女儿都会觉得倒霉
“希望你也不给你的二宝买鸡翅,让他7岁以前的伙食都让幼儿园的承包了”
“以后给你养老的时候,明明可以穿老年人纸尿裤,但是你闺女给你塞个草纸垫巴垫巴也可以的”
没钱别生
“养不起就别生。而且怎么就不能吃了,这是吃进肚子了又不是在扔钱,真是看得我一肚子气!”
这位妈妈因为几块鸡翅就能说自己的女儿是刺客,可想而知,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女儿提出的一些合理要求,也不会都去满足。
这位妈妈可能一直会告诉女儿,自己家庭条件不好,不能乱花钱,要省着点花,就会陷入一种常见的现象,父母向孩子“哭穷”。
长此以往,对于小女孩来说势必会有一种不配得感,甚至会产生不值得被珍爱的认知。
时间久了,就会发展成为内心深处的自卑和怯懦。
这种童年形成的自卑感将会陪伴她一生,而她可能要花一辈子才能治愈这种童年造成的缺失。
记得《母亲的影响力》中有这么一段话:
“一个家庭,哪怕家徒四壁,只要有一个正直、勤劳、善良、乐观的母亲,这样的家庭就是心灵成长的圣殿和源泉。
母亲对孩子的影响力,犹如一股永不间断的力量,将持续孩子的一生。”
“没钱别生”这句话可能听起来有些过于武断,但现实就是如此。
如果你不能给孩子最起码的生活保障不能给她良好的生活环境,与其让她一生受苦,不如在决定生她之前,认真考虑清楚。
孩子不能选择是否来到这个世界,但是你可以。
02
心理医生曾奇峰说过一句话,父母对孩子哭穷,不是教育,是投毒。
他们沉默不说,自责却不断蔓延,疾病开始悄悄滋生。
之前看到一位知乎大V举过一个女孩的例子。
8岁,她站在橱窗前,看见心仪的芭比娃娃,她会想:“虽然我很想要,但爸妈说过他们赚钱很辛苦,我不该这么不懂事,不能再给他们添加压力。”
18岁,她想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专业,可脑袋里飘过的是父母说的“学艺术不稳定,学会计吧,将来进银行,好歹是铁饭碗。”
她学着说服自己:“是啊,艺术还得砸钱。我不该做让父母为难的事,还是选择让他们高兴的专业吧。”
26岁,她交了男朋友,男生提出要和她发生关系。她内心有点抗拒,觉得进展太快,可转念一想:“他对我这么好,付出这么多,我拒绝他会不会伤心?会不会觉得我不够爱他?
就这样,她习惯于在关系中过度替对方着想,习惯于过度为别人的情绪负责。
对方为她付出一分,她就觉得自己欠了对方十分。宁可委屈自己的意志,也要让对方满意。
她不敢拒绝,也不敢坚持自己的主见。
不敢去照顾、满足自己的情绪和需求,最终一步一步,丧失了对自己人生的掌控权。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小大人症候群”,指的是那些用隐忍来适应环境,将内心封闭换来“刻意成熟”的孩子。
有人觉得自己的出生就是一笔债款,认为是自己的任性、贪婪,给父母添了累赘。
没有索要幸福的底气,欠父母的还清就好。
长大后的他,把自己视作负担。
无比自卑、懦弱,畏畏缩缩,没有丝毫尊严。
很多父母都企图用“哭穷”来教育孩子节约,教育孩子学会合理支配金钱。
但他们不知道,穷不是对孩子造成伤害的武器,错误的表达引申出来的自责内疚的情绪才是罪魁祸首。
03
记得之前看过一部伊朗电影《小鞋子》
少年阿里家境窘困,连双像样的鞋子都买不起,兄妹俩分时段上学,共穿一双鞋。
承受着班上同学目光的洗礼,忍耐着难以言说的难堪和自卑。
两个孩子,日复一日,奔跑在一贫如洗的岁月里。
可贫穷没有打垮这家人。
因为豁达又积极的父亲,周末带着儿子进城做园丁,挣到第一笔工资的时候,不是跟孩子抱怨贫穷,而是去描绘美好的未来。
他骑着家里唯一且破旧的自行车,笑着对孩子许诺:“再难也要努力,爸爸总有办法的。”
两个小孩,善良且积极。
对于普通家庭而言,不必苛求要给孩子最好的资源和生活,只要在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内,给孩子最好的生活环境,就足以让他们健康富足的成长。
《原生家庭》里说:
“孩子对情绪信息的吸收,就像海绵吸水一般,会完全不加选择得全盘吸收。”
长期在父母“哭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内心必然是很匮乏的,相较于物质的匮乏,精神的匮乏才是影响更为深远和深刻的。
父母,是孩子的依靠,是精神支持,永远别让孩子因匮乏感而白白消耗一生。
内心富足的孩子,日后必定会有满足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