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病因

(1) 基本病因

电离辐射是较为明确的胶质瘤和脑膜瘤发病的危险因素,小剂量辐射也可使脑膜瘤、胶质瘤等颅内肿瘤的发病率增加。

脑部胚胎发育中的残留细胞或组织也可能分化生长为肿瘤。

(2) 诱发因素

潜在危险因素还包括过敏性疾病、病毒感染、神经系统致癌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使用染发、颅脑外伤和饮食中的亚硝胺类,可能会增加患脑瘤的风险,但证据并不充分。

2. 症状

颅内压增高引起的症状包括头痛和呕吐

脑瘤直接刺激、压迫和破坏脑神经引起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

脑瘤患者多半发癫痫,不同类型脑瘤患者的癫痫发病率存在差异,

老年人脑萎缩,颅内空间相对较大,颅内压增高的表现不明显,容易误诊。

儿童肿瘤多发生于中线区,常出现脑积水症状而掩盖可以帮助肿瘤定位的体征,容易被误诊为胃肠道疾病。

3. 典型症状

1) 颅内压增高

由肿瘤占位、瘤周脑水肿和脑脊液循环受阻导致颅内压增高。瘤内出血也可表现为急性颅内压增高,甚至发生脑疝。

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为下列“颅内压增高三主征”

头痛:多在晨起、咳嗽和大便时加重,呕吐后可以暂时缓解;

呕吐:儿童更常见,多在清晨,呈喷射状;

视神经乳头水肿:可导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

(2) 神经功能异常

患者早期出现的各种脑神经症状,对初步判断病变部位有一定价值。

(3) 癫痫

脑瘤病人的癫痫发病率高达30%~50%,缓慢生长的脑肿瘤的癫痫发生率高于迅速生长的恶性脑肿瘤。同时,也与类型、部位有关,例如运动功能区的低级别胶质瘤,其癫痫发生率高达约90%。

4. 治疗

该病以外科治疗为主,辅以放化疗及其他对症治疗。外科治疗是目前的主要治疗方法,治疗方案需要根据肿瘤的部位、性质及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制定。对症治疗包括降低颅内压和抗癫痫治疗等。

(1)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较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手术治疗

手术是治疗颅内肿瘤的主要方法。对于良性肿瘤,手术切除最为直接有效,如能全切,可不需要其他辅助治疗。恶性肿瘤也应争取获得最大安全切除,以降低颅内压,减少瘤负荷,缓解症状,为后续放化疗创造机会。

(3) 放疗

生殖细胞瘤、髓母细胞瘤和恶性淋巴瘤对放疗的敏感度高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生长激素性垂体腺瘤和转移瘤对放疗的敏感度居中

其他类型的垂体腺瘤、颅咽管瘤、脊索瘤、星状细胞瘤等类型对放疗的敏感度低

三维适形放疗可在体内形成与肿瘤立体形状一致的高剂量靶区,将对周围脑组织的损伤减到最小。

(4) 化疗

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针对恶性肿瘤,术后应及早进行化疗,也可在放疗同时进行化疗。应选择毒性低、分子小、脂溶性高并且易通过血脑屏障的化疗药物,化疗对生殖细胞瘤和淋巴瘤效果较好,对胶质瘤也有一定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