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活态保护利用中守护哈尼梯田

哈尼梯田作为集自然—经济—文化—社会为一体的复合稻作系统,已维系1300多年,是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协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共建生命共同体的典范。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坚定不移推动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走绿色发展之路,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样本。新征程上,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续推进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建设,探索总结生态治理现代化经验,实现高质量发展。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先后被命名为国家湿地公园、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等。要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将保护贯穿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全过程、各领域,做到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

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哈尼梯田与哀牢山区的地理、气候、生物等自然资源和条件密切相关,是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的生动典范。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在“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一体保护、一体治理的意识,更好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比如,生态保护治理要从保护梯田延展到乡村“两污”治理以及红河、藤条江保护,让“斧斤以时入山林”“数罟不入洿池”等优秀传统习俗成为各族群众的共同追求、自觉行动。

推进系统性、整体性、综合性治理。坚持系统思维,坚决防止过度开发和商业化,做到保护优先、绿色发展。一是疏、堵、治相结合。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建立生态、产业、人口承载等准入清单。推进国土生态绿化、林业资源培育,积极发展沼气、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严格建设用地审批制度,鼓励和支持传统梯田稻作,持续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二是规、建、管相统一。完善遗产区规划,严格控制房屋体量,统筹建筑风格。坚持“留存史迹、应保尽保、逐步实施”的原则,严明特色民居建设标准,加强遗产区传统民居的普查鉴别和挂牌保护。严格执行农村宅基地等建设用地审批制度,进一步明确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和类别,保持传统村落、民居风貌的完整性和原真性,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三是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相衔接。结合村寨、自然地理等具体情况,统筹自然资源管理、污染治理与生态保护,保持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可持续性,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统一。如,建设沟、路、埂、水库等基础设施时,要注重保护整体生态系统,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充分系统论证。

统筹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要健全完善领导干部责任、考核指标体系、生态价值评估、财政投入保障、人才引进培训等机制,理顺各部门责任,开展综合性保护和治理。按照生产、生活、生态系统保护利用的原则,推动水、土地等资源要素分类分级有偿利用,让“资源有限、生态无价”的理念深入人心,促进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转化通道

近年来,云南积极探索发展和保护协同的新路径,示范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等模式,建立“梯田云”等电商平台,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生活方式。新征程上,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紧密结合,走产业深度融合的绿色发展路子,让绿水青山颜值更高、金山银山成色更足。

摸清生态和文化“家底”。突出精准治理、科学治理、依法治理,扎实开展以哈尼梯田遗产区为重点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统计调查,系统评估推动哈尼梯田“两山”双向转化的优势和约束,以水定人、以地定人,推动人、地、水相宜,确保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运用大数据技术和智慧管理理念,开展哈尼梯田生态和文化遗产资源资产梳理工作,对当地物种、生物多样性等资源要素进行系统全面普查,有序建立健全账目,构建动态管理平台,开展日常生态流量监测。建立健全数据库及监测预警总平台,实现资源、保护、管理、展示信息全覆盖,探索推进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推动信息跨地区跨部门共建、全社会共享。

挖掘金山银山价值。持续探索绿色产业、生态补偿、价值实现等“两山”双向转化形式,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高端生态产业、保护美化绿水青山等多元化发展之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一是促进农业提质增效。统筹生态环境、农业产出、资源利用技术等要素,有序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等模式,推行农业标准化清洁生产,完善节水、节肥 、节药等激励约束机制,发展生态循环农业,唱好“林草戏”,念好“田字经”。适度发展农产品深加工,打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增加附加值。二是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以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为抓手,带动生态体验、休闲农业、文化节庆、健康疗养、科普教育融合发展,拓宽价值转化通道,把生态效益更好转化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是健全完善保护机制。通过设立哈尼梯田保护基金、保护协会、专家团队研究反馈机制等措施,畅通社会资源投入机制,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

多措并举共享成果。哈尼梯田的保护发展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实现共商、共建、共享。一是坚持农民主体地位。要引导当地农民深刻认识守护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成为打通“两山”双向转化通道的直接参与者、坚定支持者、最大受益者。二是完善多元参与机制。强化组织协调监管,推动绿色产业培育做“加法”,引导资源消耗做“减法”,创新绿色发展做“乘法”,根治生态破坏做“除法”。坚持市场导向,发挥企业引领作用,变生态资源为生态资本,实现项目产业化、发展融合化、业态多元化、运营品牌化。鼓励专家、社会力量有序参与研究、建设、监督,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三是坚持城乡互促。优化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营商环境等软硬件,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吸引“新农人”留在乡村。

健全乡村治理体系

哈尼梯田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以水、梯田等要素为核心的农业生产和社会交往、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等体系,对当地的社会治理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实用功能。要结合实际,加强和创新乡村治理,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促进哈尼梯田治理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以党建为引领,提升自治能力。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把党组织建设成为落实党的政策、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把党的政策切实落实到基层。创新村民自治实现形式,完善农村各类组织,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培育新乡贤文化,激发农民的智慧和力量。增强农村综合治理效能,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创新乡村治理方式,深入推进法治乡村、平安乡村建设。

以法治为保障,提升法治水平。要持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干部群众提高法治意识,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推动保护立法,完善相关法规,健全管护措施,持续推动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建立规划、管理体系,强化安全监管,提升保护层级,落实落细分级分类保护利用措施,实现依法管理、科学管理。

以德治为基础,涵养社会力量。要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思想观念、人文精神、 道德规范,支持沿用传统木刻分水法、赶沟人等制度,把农田水利维护、山林保护等纳入村规民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文明村镇、文明乡村创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来,围绕哈尼梯田世界级文化品牌打造,哈尼历史文化博物馆建成开馆,哈尼族四季生产调、哈尼族多声部民歌等先后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伴随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文化遗产传承人面临断代风险,要切实地把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

增强文化自觉。哈尼梯田作为世界级文化遗产,展示着中华千年传承的生态循环系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人和睦相处、各民族美美与共的精神品质和文化气度。要坚定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站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把保护传承哈尼梯田文化作为自觉行动。要通过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的方法 ,讲好哈尼梯田千年保护传承历史,讲好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现实成就,全面展示哈尼梯田的历史文化价值、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千年的实践探索, 将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好做法与党的创新理论相结合,阐述好、解读好,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文化自觉 。

深入保护传承。准确把握哈尼梯田的活态特性,开展多学科参与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保护利用、监测管理技术研究。从经验的总结、分析和提炼中,得出具有一定借鉴和推广意义的策略、路径、模式,推动出台相关标准规范。通过非遗进校园、开办乡村(社区)文化传习馆等措施,培养文化保护传承的群众基础。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新推动“文化+”深度融合,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鼓励开发文博创意产品,建设集传承、体验、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体验设施,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乡村旅游、全域旅游相结合。

讲好哈尼梯田故事。哈尼梯田文化是千百年来人们在梯田生产生活中创造、发展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要不断深化对哈尼梯田文化内涵的认知,着重挖掘其中蕴含的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智慧理念,尊重规律、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守望相助、手足情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放包容、美美与共的文化态度,使其与新发展理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把哈尼梯田打造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示范区。

(中共红河州委政策研究室调研组,调研组成员:王兴贵、徐永倞、郭辉、侬正强;执笔:徐永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