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旧社会的地主乡绅

1931年的时候,一个地主家族,就走上了毁家纾国难的道路。刚刚过完60大寿的地主,没有选择安享晚年,而是变卖家产购买了大量武器,同时动员村民并肩作战。50多口人的地主家族,在抗日战争结束的时候,牺牲了54人,地主父子七人更是全部殉国。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占领了中国东北地区,祖国大好河山落入敌人手中。吉林敦化的戴家“老爷”,认识到了“没有国就没有家”。刚庆祝完大寿,60岁的戴凤龄立即做出了抗日救国的决定。

戴凤龄

因为是地主家族,戴家本身就有一批护院,同时拥有上百条枪。不过,戴凤龄明白只靠这些护院和百余条枪,不可能抗日救国。随后,戴凤龄变卖家产,再次购买了200余条枪,同时动员同村村民一起行动。

恰巧国民救国司令路过戴家所在的村庄,戴凤龄随即决定加入到正规部队中,随后200多名村民和100余名家中炮手,组建了抗日救国军第五营,又称作“独立营”。与此同时,戴家50多口人也加入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的抗日队伍

在离开戴家大院的时候,戴凤龄一把火烧掉了自家祖宅,彰显自己抗日决心。随后,戴凤龄和部队出发,从日寇手中抢回了3个县城。每次作战的时候,60岁的戴凤龄都会手持双枪,冲在最前线上。

独立营的战士看到自己的营长都不怕死,纷纷英勇作战。在戴凤龄的带领下,独立营的战斗力大幅增加,打得附近的日寇落荒而逃。1933年,日寇加大了对吉林的“扫荡”力度,抗日部队的情况越发危险。

在当地活动的日寇

当时很多抗日队伍为了保存实力,都选择了北上撤到苏联,但是戴凤龄不同意,他喊出“活着中国人,死了中国鬼”。随后,戴凤龄和自己的战士们一起突围。同年冬天,戴凤龄加入柴世荣旅。

1935年,战局越来越不利,但是戴凤龄没有选择撤退,而是坚定作战。这一年,戴凤龄四儿子在战斗过程中牺牲。二儿子在掩护抗联五军撤退时,也牺牲在了战场上。戴家老大在养伤期间被叛徒出卖,最终也因为重伤牺牲。接连三个儿子的牺牲,没有击垮戴凤龄。

戴凤龄小儿子戴克政

1937年的时候,戴凤龄为部队寻找粮食的时候被叛徒出卖,陷入了敌人包围圈。三儿子前来救援时与日寇爆发大战,不幸当场牺牲。戴凤龄也因为拒不投降和叛变,被日寇杀害。

同年,五儿子也在战斗中死亡。1938年,小儿子戴克政和14名战士,与日寇200骑兵血战3小时牺牲。至此,戴家父子七人全部牺牲。抗日战争结束后,50多口人的戴家,牺牲了5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