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高保军

(作者现任新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

伯父牺牲在云南 (代序)

1949年2月1日,农历正月初四,好久没有回家的大伯柴汝山,大步流星地进了堂屋,对着正在八仙桌旁抽烟的老爷,磕了仨头。

“爷,我要随独立团出远门了,短时间回不了家……”大伯是新安解放后,才参加新安独立团,不过三四个月的时间。

老爷瞪大眼睛,半天才回过神,把抽了一半的烟袋锅,重重地在罗圈椅子腿上磕了几下“大科嘚(大伯乳名大科)!你爹不在了,弟妹年龄小,你是老大,我也一把老骨头了,你就不能不去?!”

“爷,你咋这样说呢?人家大老远的,都来给咱解放了,咱就不能去把人家家乡解放了?”大伯夺门而出,老爷骂骂咧咧追到大门外,却没看见大伯的背影。

这一走,杳无音信,这一走,再没回来。

1955年,与大伯同在独立团的老乡陈学良退伍返乡。奶奶在路上拦住他问:“学良啊,你都回来了,我家大科子呢?咋还没回来?”陈学良支支吾吾应付过去,赶紧去找我父亲:“你大哥51年都牺牲在云南了,你们怎么都不知道?没接到烈士通知?赶紧去县里问问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伯父长眠在云南省永德县烈士陵园

小时候,在奶奶脚头睡,半夜醒来,常听到奶奶饮泣,有时候伴随轻声的呼唤,“大科子你在哪儿?”

奶奶和父亲,终其一生,只知道伯父牺牲在云南,他怎么牺牲,埋骨何处?我们都一无所知。“痛灵路之超远,留异域以长眠”,两代人都没有等来“扶辁车以偕返,眺归桅以相迎”、“魂兮归来,布奠倾觞”的那一天,留下终生遗憾。

伯父18岁参军,22岁牺牲。他是一千五百名新安独立团战士其中之一(后来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4兵团14军41师123团),我们的家庭状况也是这一千五百个家庭的缩影。

74年过去,岁月将亲人的思念和牵挂,拉得缱绻悠长。

2023年2月19日,新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派员前往云南,祭奠埋骨滇边的新安烈士,他们带回了18位长眠在云南镇康县烈士陵园烈士的生平和墓碑照片,其中就有我的伯父——中国人民解放军14军41师123团二营四连副连长柴汝山。

我能做的,唯有长跪于祖坟之前,焚香以告。

2023年3月,新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高保军先生,将《寻迹新安独立团》的手稿转给了我,其资料的翔实出乎意料,作为123团烈士的后代,第一次真实地感受伯父们枪林弹雨、历尽艰辛的两万多里征程。

自新民主主义革命以来,新安人民前赴后继,投奔革命。但一次性一千五百名新安儿女编入野战军,在新安革命史上绝无仅有。高保军先生三年来访问健在老兵,查阅资料,写下这近万字的《寻迹新安独立团》,这是新时代学习党史,讲好身边党史故事的有益探索和践行;这是对一千五百多名新安独立团战士及其家庭后代的交代;是对新安党史的丰富和补充;是一个退役老兵的军人情怀;更是一个退役军人事务工作者的守职敬业!

我们尊崇英雄,我们致敬先烈,我们也感谢重现这段历史的新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以及高保军先生!

柴 文

2023/4/20

四、归建二野剿匪云南

经过两广作战,第四兵团在南宁附近作了短期的休整,补充了冬衣,同时归建二野。

为执行中央军委的命令,1950年1月1日,4兵团令13军政委刘有光、副军长陈康率第一梯队37师(欠111团)和38师(欠112团)轻装从南宁经百色昼夜兼程向蒙自前进,仅用半个月飞兵近2000里。四野38军部队也占领了河口、屏边,封锁了敌人从陆上逃向越南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敌人原来估计我军最快也要一个月才能到达,其陆军副总司令汤尧刚由台湾飞来,准备把其第8兵团的26军空运到台湾去。他的部队还没有飞走,解放军就已赶到。这就使聚集在蒙自地区准备空运的敌人惊慌失措,纷纷向西、向南逃窜,后被追歼消灭。随后,第13军组织轻装部队在滇桂黔边纵队配合下继续追击,至2月25日,攻占镇沅、思茅(今普洱市)、车里(今景洪)、南峤(今属勐海)及边镇打洛等地,基本歼灭了第8军残部。此役,第4兵团等部连续追击作战50天,歼灭国民党军2.7万人,解放了云南省南部和西部广大地区,粉碎了国民党当局在滇南建立“反共基地”的企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0年1月4日,四兵团党委在南宁召开扩大会议,统一思想,认清形势,安排进军云南各项事宜。14日,4兵团机关和14军、15军向云南开进。1950年,为了实现云南的和平解放,顺利接管云南政权,中央决定在安龙县集中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军云南的部队四兵团十四军、十五军一部、边纵第三(罗盘)游击队、云南地下党组织、起义的国民党云南省主席卢汉的代表、云南省地方上层人士商议接管事宜。1950午2月1日,新确定的云南省省长、第四兵团司令员陈赓抵达安龙,2月5日,新确定的云南省委书记、四兵团政委宋任穷率西南服务团云南支队、警卫部队和中共云南省工委领导到达安龙。2月6日,在草纸街71号召开了“安龙会议”,宣布成立中共云南省委员会,并成立了云南省军政委员会、昆明军事管制委员会及接管云南的8个机构。2月14日宋任穷、陈赓率新组建的云南省委、省政府和军政委员会、军事管制委员会成员及解放军大军离开安龙,向昆明进军接管云南省。20日到达昆明,入昆之日有15万群众上街欢迎,盛况空前。

41师作为14军的先头部队,曾在贵州兴义进行短时间休整。1950年2月7日,41师离开兴义进军云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顺利入滇后,4兵团即开始接管昆明,先后以14军40师和13军37师担任警备任务。3月13日, 14军奉令向滇西推进,部队进驻滇西大理、下关、保山、丽江等地。4月1日,云南军区(4兵团兼)正式成立,归西南军区建制,仍辖原3个军,并由13军、14军分别兼滇南卫戍区和滇西卫戍区。同月,中共中央决定,撤销野战军及兵团编制,4兵团部即改称云南军区机关,但兵团番号又习惯沿用了3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月10日,14军先头部队抵达大理县。3月12日,40师政委、中共大理地委书记侯良辅率随员抵达大理县。当时的14军41师123团尚在贵州安龙县至昆明一线,承担保护云贵交通线、剿匪、征粮等工作。1营在册享、龙广各歼敌一部,副营长杨安华牺牲。5月初,兴义县被土匪占领,123团集中兵力二次解放贵州兴义县。1营2连配属3营,出击何应钦老家泥函歼敌百余。6月进入云南罗平。8、9月在昆明、禄丰易门、安宁剿匪、征粮,歼灭匪首王月秋部1500余人缴获各种枪440余支,子弹20000余发。1营2连在八街歼敌9名,缴获机枪两挺,123团1营2连副排长党建邦即在此牺牲。9月云南军区评为“剿匪模范”单位。11月该团经大理到保山归建,同军警卫团一起负责镇康、耿马、双江和沧源县剿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1年冬春之交,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4军41师123团奉命到临沧市剿匪,该团8连进驻了镇康县,协助当地武装行动,当时镇康和耿马两县全都属于保山行署管辖,这一地区剿匪安边任务全部由41师承担。1951年6月,123团奉命全团进驻镇康县剿匪。1951年1-3月123团在高黎贡山腾冲县自治乡歼敌司令熊维刚、副司令祝国饶部600余人。3-8月1、3营在镇康小落水歼敌180余人,新安县盐仓柴汝山等烈士即牺牲在此。

十四军从1950—1952年,共计剿匪作战479次,歼灭土匪27000人,有308人英勇牺牲,463人致残,5人失踪。

1951年初,14军官兵踊跃报名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123团部分新安籍官兵,补充至15军各部,由云南赴朝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2年5月,第123团(欠3营)脱离第41师建制,后整编为2个边防团,主要进行边境剿匪以及国界的丈量勘查工作。同期,15军43师奉命撤销建制,步兵128团调入第14军41师改番号为步兵123团,并组建师属炮兵团。

1955年2月5日,经总参批准,撤销滇南、滇西两个卫戍区,其所属各边防军分区直属云南军区领导。1954年9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布征集补充兵员的命令,至1955年3月征集45万新兵入伍。1955年起,十四军41师123团新安籍老兵陆续退役,回到阔别七年的故乡。

五、解甲归田 他乡长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工作人员云南祭奠新安烈士

“卫乾元之来复,向兵革之方坚。既登车而不顾,唯取义而忘旋。”征途万里,勍敌若云,“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新安县独立团1500名优秀儿女,从1948年12月离开家乡,至1955年陆续复员七年多时间里,其中两年的时间,马不卸鞍,人不解甲,戎马倥偬于万里征程;五年时间,他们转战滇东滇西,剿匪戍边,云南镇康、永德等地,成为新安烈士相对比较集中的长眠之地。七十多年来,烈士的父母和亲人,因为路途遥远,无法前往祭奠,甚至不知道烈士忠骨的准确埋葬地点。寻找烈士,祭奠烈士,成为许多烈士家庭几代人的共同夙愿。作为新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的领导,一个退役老兵,无论是个人情感还是职责所系,我对长眠在异域他乡的烈士都心怀无限崇敬。七十多年过去了,新中国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代表家乡党委政府、代表家乡父老乡亲去云南祭奠烈士,为他们培土扫墓;给他们带去家乡人民的敬意和思念;给他们展示家乡几十年来的建设成就,让他们含笑九泉;追寻英雄的足迹,记录每个烈士牺牲的过程,新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责无旁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2月19日,我局委派副局长刘焕朝和服务中心主任张毅同志,前往云南。我特意交代他们,带上一包家乡的黄土和杜康酒,给每个烈士墓上培土祭酒。在当地退役军人事务局的支持和配合下,从滇东的曲靖到滇西的保山、临沧,尤其是永德和镇康,位于云南西部边陲,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峡谷相间,相对高差较大,地势险峻,至今交通仍然相对落后。汽车在崇山峻岭山溪密林中穿行,两位从不晕车的同志,竟然呕吐不止。这让他们更增加了对当年独立团英雄和先烈们的崇敬:我们现在是坐着公共汽车,他们当年靠的可是一双脚板啊!这次云南之行,他们对所有的新安籍烈士进行了祭奠,拍照录像,又发现了18位安葬在永德县的河南籍烈士,其中新安籍烈士5名,洛阳其他县市籍烈士7名,河南其他地市籍烈士6名,归来后通过向上级汇报,也向其他县市进行情况通报,并通过多种新闻媒体为烈士寻亲。令人欣慰的是,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在新闻媒体、新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新安籍烈士的后人,已经全部找到,英灵魂归,生者慰藉。正如新安县著名诗人毛克颖先生《致祭新安独立团长眠云南诸烈士》诗所言:横断连天月牙小,波声隐隐涧河遥。且将倦惫重收拾,小憩归来更勇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安籍烈士白玉楹77岁高龄的女儿,75年后得知父亲长眠在云南玉溪市江川区烈士陵园后(新安县英名录误载为在淮海战役中失踪),热泪纵横。强烈要求在有生之年去祭扫父亲。新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考虑到她年事已高,体弱多病,心情又特别激动,特向河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进行了回报,经上级批准组织了异地祭扫活动。2023年4月23日新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指派服务中心主任张毅同志,陪同烈士家属抵昆明。4月24日玉溪市党史办、江川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玉溪市南下干部后代的代表,一起陪同白玉楹烈士后代,到烈士陵园进行了祭扫。祭扫结束后,玉溪市党史办组织了小型座谈会·,玉溪市党史办的专家向烈士后代讲述了烈士的战斗经历和牺牲过程。

纸船明烛儿女泪,戍边英魂今日回!愿四夷永宁铸剑为犁,炎黄华夏早日复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白玉楹烈士的女儿云南祭奠父亲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作为革命老区的新安县,都有仁人志士投身革命。但一千五百多名新安优秀儿女一次性成建制投身革命队伍,不但其规模绝无仅有,而且从新安到云南、朝鲜,征程万里身经百战,为解放战争的胜利、西南边疆的稳定都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这是新安革命史上的一次壮举,也是新安人民值得骄傲和自豪的大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

工作人员云南祭奠新安烈士

2018年12月1日新安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成立,组织上派我负责该局工作,在工作中我进一步了解了这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当时幸存的新安独立团老兵,都已年近耄耋,一方面需要尽快对他们采访,鼓励他们以文字、音像等各种方式记录回忆,抢救性挖掘这段历史,另一方面搜集整理有关资料,与老兵们的回忆进行对照印证。也是这篇文章的初衷。虽然我本人水平有限,历史资料欠缺,使这段历史总体还显得有些粗略,甚至可能还有谬误。但仍是对新安独立团整建制转入二野,纵横大江南北,进军云南剿匪戍边的一次系统性挖掘和整理,希望能够抛砖引玉,进一步完善和丰富这段新安历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既是对“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理解领悟,也是学好身边党史,讲好身边故事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和践行。

英魂未老彩云南,抱恨枕戈待天旦。

忽报人间已伏虎,笑看复兴梦正圆!

谨以此文献给75年前投身伟大的解放战争的新安县独立团一千五百多名优秀儿女!并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玉溪市、新安县两地退役军人事务局 工作人员祭奠白玉楹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