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4月下旬以来热度最高的事件,那一定是电影《灌篮高手》在内地上映这件事。

从4月20日上映至今几乎天天霸榜热搜榜,如23日和24日这两天就至少有“灌篮高手我来考考你”、“假如灌篮高手真人版长这样”、“扮樱木花道却成为赤木刚宪”等等热搜话题的刷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说实话,要不是我认识《灌篮高手》,我还以为这又是哪一群顶流小鲜肉的综艺和电影呢。

是的,《灌篮高手》这把火是一个名为“情怀”的事物所燃起的,而在过去几天时间中,我们是看到了各种“炫情怀”的操作。如在20日凌晨首映场开始前,就有网友用AI绘画创作了一系列“中老年人在电影院欢呼呐喊”的图画作品,座位上的观众个个脸布褶皱、毛发稀疏、牙齿也都基本掉光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上创作确实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但回到现实,这种夸张又似乎没有半点儿的哗众取宠,而只是对观众热情的赞扬而已---没有哪一场放映不能看到几个地中海大叔,哪怕是腿伤至一瘸一瘸,观众也还是按捺不住观影的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高关注度自然也会带来斐然的票房成绩。至今该作上映还不到5天,但票房已然接近4亿,预测票房也达到了8亿上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在票房一路走高的这阵子,网络各处也掀起了一场前所未见的“屏摄”运动---说是运动,但这是去中心化的,没有任何的组织者,它是群众自发产生的。

无论是微博还是某红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亦或者是每家每户的朋友圈,我们都总能看到影迷对电影画面的拍摄,要么就是开场时的湘北五虎将的黑白画面、要么就是剧中出现的一系列经典和有趣的场景,如“世纪击掌”和“晴子变胖”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之是怎么情怀就怎么来,包括对晴子的揶揄,其实也只是一种“青春逝去,中年发胖”的感慨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是的,类似的“屏摄”现象,虽然也在其他电影发生过,但这次的电影《灌篮高手》还是将此现象带向了现象级。如知名的观察者网就曾发文怒斥过“这是最严重的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为何需要愤怒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不管拍照还是录视频,都通通是对电影版权方的权益侵犯,故屏摄也有另一个比较贬义的叫法“盗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有关注电影《灌篮高手》的朋友应该知道“盗摄”的情况并不是近期才出现的,早在去年底的时候就可见情况的严峻。

去年12月3日电影《灌篮高手》正式在日本上映,而这部被漫迷期待了20多年的续作的上映也引发了无数的骚操作,如有很多在日本生活且抢到了首映场的国人同胞都按捺不住掏手机录像的冲动,且在观影过后将影片上传到网络,而就在3日当天相关盗摄视频还一度刷屏内地的社交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还能在某二手交易平台和某多多上看到贩卖盗摄片段的商家,据说有很多是欺骗性质的,他们只是打着“枪版资源”来兜售在网络热传的“盗摄片段”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此情况在过去是从未发生过的。贩卖枪版资源的商家是一直都存在,但真没见过哪部电影能被如此广泛的传播盗摄片段---毕竟这本身就是违法的行为,而违法就代表着不光彩。但事实也告诉我们,这次由《灌篮高手》带来的情怀冲击,是真将一切的丢脸顾虑都给抹平了。

同时,因为有了在日本上映的前车之鉴,以及在去年12月底就领略过国人同胞对《灌篮高手》那饥渴且贪婪的情怀热情。于是在4月20日在内地上映的时候,电影方便发布了详尽的“倡议书”:呼吁影迷能够理性看片,不要采取任何的录屏手段,要将热泪盈眶的青春热血,身临其境的超燃感觉,通通留在大银幕上体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结果我们都知道,倡议归倡议,现实观众那是怎么随意就怎么来了。

而鉴于影迷激情在连日来的居高不下,以及盗摄行为已经发展至有点失控了,在4月23日下午的时候权威官媒“央视网”也发布了一篇糅合调侃和怒斥于一体的文章《我在朋友圈,把<灌篮高手>看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文章中央视先是梳理了此次电影《灌篮高手》盗摄现象的严峻,将其称作为“史上最严重的一次”,就连“记者发布会都没这阵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央视也搬出了曾在自家栏目《今日影评》中邀请曾雯雯律师说过的一段话:“《电影产业促进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对正在放映的电影进行录音录像,发现进行录音录像的,电影院工作人员有权予以制止并要求其删除,对拒不听从的有权要求其离场”,来对网友进行普法和批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情能发展到这个地步就特别耐人寻味了。

从一方面来说,盗摄是实打实的违规违法行为。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种行为的背后又是有着可被理解的地方的---在此次电影《灌篮高手》的盗摄事件中,法律和规则不再是“非黑即白”,而似乎变成了一种灰色。

就像在央视的文章中就提到过两个核心体谅点。一个是所谓的“主动参与感”,央媒采访了不少观众,而这些人也意见一致地予以了盗摄的理解,并异口同声地说出了背后的一大推动力---想要用录制来诠释自己的参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个体谅点则是“拍同款”。依据央媒调查,事实上有不少盗摄的影迷都明确表示过“知道很多盗摄的场景,其实在预告片都出现过”,即他们的盗摄行为其实就是一种“用低质量照片,取代高质量预告片截图”的反向操作。

但“拍同款”的精粹就在于:不追求媲美原作,而是用自己的方式来模拟。从本质上来说,拍同款其实也是一种对主动参与的追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是预告片,下图为网友发布的部分盗摄片段...

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正是因为相关执法者和影院管理者能够拥有如上理解和共情,哪怕电影《灌篮高手》的盗摄现象已经猖獗至此,相关方也只是在呼吁,而没有采取强制的禁止---这种操作其实也可被理解成所谓的“区别对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区别对待也是有个限度的。

对于普通观众盗摄发朋友圈的行为,我们确实可以予以理解和体谅,但对于一些自媒体人的操作:如将大段大段影片内容录制下来,然后再分段发布到各大短视频平台并以此获取播放量和粉丝关注的行为,那就得严厉打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事实上包括某音和某手在内的头部平台都已经重拳出击,以至于我在前两天发布且只用了部分预告片和旧TV动画和漫画片段的“影评视频”也都未能幸免,被从短视频平台下架,而我也只能乖乖走上“申诉”道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截止到24日这一天,我的影评视频仍在复审状态,我虽然不知道它有否能够被再度上架的可能性。

但这其实也不怎么重要了,因为对任何一个喜欢电影《灌篮高手》的小伙伴来说(包括我),能看到新作的版权权益得到捍卫,同时又能够看到影迷们的情怀表达得到一定程度的包容和体谅,那就足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容最后我还是想来一回呼吁:

电影《灌篮高手》确实情怀满分之作,但各位影迷在“服用”的时候还是要记得遵纪守法,不要在电影播放过程中采取任何的屏摄和录制。

缅怀青春的方式还有很多样,穿上一件篮球衣,并在观影后与影院大厅的湘北立牌合照也是一种不错的诠释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