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2006年,在一个农户的院子里,一位年轻人正在倾听着一个老人诉说的故事。

但故事刚刚起头,老人便已经泣不成声,只是不断的重复着,

“对不起,我就是一个小兵,没办法,对不起。”

这位老人一边说着,一边擦着眼泪。

这时,旁边的青年人安慰道,

“我读过《红岩》,我不怪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哭泣的老人就是参与杀害杨虎城的凶手之一——曾经国民党的特务杨钦典,而听他故事的人,正是杨虎城的孙子——杨瀚。

这一幕发生在杨虎城被害57年之后,他们谈论的正是杨虎城被害的情况。

杨虎城为何被害?杨瀚为什么没有怪罪凶手?杨钦典最后结局如何呢?

为民请战,爱国将领

谈及抗日战争,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义愤填膺。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殖民统治。

然而蒋介石却始终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原则,不积极抗日。

1936年看到山河沦陷,张学良与杨虎城在12月12日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迫使国民政府进行国共第二次合作,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然而他们之后境遇却十分悲凉。

张学良被蒋介石哄骗到南京,后半生一直被囚禁,以至于被带到台湾后再也没能回到大陆。

杨虎城的处境更加不好,在解放前夕,他被秘密杀害。

蒋介石心胸狭隘,从来都是锱铢必较,对于张学良与杨虎城的“西安事变”更是十分恼怒,在军事法庭对二人进行了判决。

作为一个独裁者,蒋介石不敢杀张学良是因为有东北军的存在,那他为什么不敢光明正大的“处决”杨虎城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谈到这里,我们就要看看杨虎城的过往经历了。

杨虎城也是出身寒门,自小他就对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恨之入骨。

1911年,孙中山先生高举三民主义的大旗,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帝制,让无数的国人觉醒,杨虎城也在这个时期参与到革命中。

在从军的二十年多年的时间里,杨虎城从一个刀客一路升迁至一军之长。

正是因为他是从士兵一路成长到军长的,因此在西北军中杨虎城威望极高。

但在孙中山先生去世之后,蒋介石的倒行逆施让杨虎城十分失望,尤其是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东北逐渐沦陷之后,杨虎城几次写信让蒋介石出兵抗日。

但蒋介石以“攘外必先安内”的理由搪塞,并且督促杨虎城出兵攻击红军。

杨虎城对这一做法更加愤怒,所以当张学良找到杨虎城商议“西安事变”的事宜的时候,杨虎城当即决定配合行动。

然而正是这次会谈,让张学良十分后悔。

在杨虎城逝世的纪念日上,张学良表示,

“当时只是希望杨虎城的西北军不出兵,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可正是因为这次密谈,害了这位爱国将领的性命!”

而在“西安事变”和平结束后,两位将军都低估了蒋介石的阴险。

在抗日战线逐渐形成的时候,周总理就不止一次的劝说张学良,不要跟蒋介石回南京。

中央还多次派出人员劝说杨虎城,一定不要离开自己的西北军,必要时中央会帮助杨虎城解决一些麻烦。

但很遗憾,两位将军都没有听中央的告诫,张学良在回到南京后就直接被审判十年的监禁。

杨虎城也被调往国外进行考察,但这实质上就是流放,并且有军统的特务一直跟随。

“西安事变”中的遭遇让心胸狭隘的蒋介石怀恨在心,所以他一心想要除掉张学良与杨虎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张学良当时是东北军的少帅,还是蒋介石名义上的兄弟,因此蒋介石并没有真的对他下杀手。

至于杨虎城,他本身在西北军威望极高,因此蒋介石也不敢公开对杨虎城进行宣判。

囚禁十余载,暗害戴公祠

而在“流放”国外的期间,杨虎城逐渐失去了对西北军的控制。

蒋介石通过不断的分化,将西北军编入不同的队伍中,并且逐一送到前线。

在抗日战争前期,蒋介石的王牌部队第十八军被日军重创,因此,后续的对日作战中,很多都是旧军阀的部队,其中西北军,湘军,东北军居多。

在蒋介石“打死敌军除外患,打死杂牌除内乱”的方针下,很多杂牌军被派往战场。但当时为了抗击日军,很多军阀也没有跟蒋介石计较很多。

身居国外的杨虎城知道“七七事变”发生之后,一心要回国抗战。

但蒋介石害怕让杨虎城重新掌握军权,因此没有同意杨虎城回国的请求。

不过杨虎城为了能够在抗战中出一份力,从香港进入到战火纷飞的内地,这一切都被特务一五一十的上报给蒋介石了,随即蒋介石派出了戴笠去抓捕杨虎城。

当时蒋介石先让杨虎城先到武汉,到达武汉的杨虎城并没有见到蒋介石,他内心还期待着蒋介石能够让自己重返军队,再次率领将士浴血杀敌。

但杨虎城再次被蒋介石一份电报赶去了南昌。

到达南昌后,杨虎城才发现自己上当了,迎接他的是戴笠,他的目的地正是一个精心准备的别墅。

为了防止杨虎城逃跑,整个别墅都在特务的监视之下,杨虎城从此时就开始了自己长达十二年的囚笼生活。

由于日本飞机开始在南昌进行轰炸,所以戴笠提出更换住所的要求,随后,杨虎城就被转移到梅岭的一个别墅中,这里曾经是熊世辉的住所。

在一切安排妥当后,戴笠便在一个晚上悄悄离开。

几个月后,南昌被日军攻陷,杨虎城再次被特务转移到。

就在转移前的一夜,杨虎城看到特务枪杀了二十多名进步人士,伴随着一声声的枪响,杨虎城内心悲愤交加。

他抱着怀里的孩子,叹息道,“我死了,谁来照顾你啊!”

此时的杨虎城对蒋介石还是抱有希望的,他还在想蒋介石能够放过自己的子女与妻子,但蒋介石并没有放过杨虎城的孩子。

天明之后,特务将杨虎城一家押送到息烽监狱,这里是蒋介石用来关押自己的政敌还有进步人士的地方。

杨虎城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当戴笠检查关押地点的时候,发现了这座监狱的弊端。

息烽监狱建设在公路旁边,人多眼杂很容易出事情。

曾经就有一次,黄显生将军被羁押在这里,他的部下得知后,开上汽车就准备武装救援。

一旦杨虎城的部下得知杨虎城被羁押在这里,武装劫狱的事情可能会再次上演。

因此,戴笠将杨虎城关押在玄天洞道观内。

这里是一个溶洞,终年不见天日,早上起来,屋子里都是雾气。这让习惯了西北干旱气候的杨虎城一家备受煎熬。

除了环境因素,特务的处处刁难也让杨虎城一家举步维艰。

随着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蒋介石的目光逐渐从对日作战,转移到限制其他党派与武装力量上来。

在国民党的经济政策下,国库收入状况极差,内部官员更是人均“和大人”,因此,“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就成为常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看押杨虎城的军统特务也想搞点法外之财,但杨虎城的看押地点太清苦,因此特务只能克扣伙食费与生活费用。

杨虎城对这种做法十分厌恶,就连杨虎城的妻子也对此嗤之以鼻。因此,搜刮不到任何财物的特务才会对杨虎城百般刁难。

为了更好的监视杨虎城,玄天洞内有特务全天值班把守,玄天洞外有一个加强排的兵力驻守,甚至还修建了暗堡。

这样的看管下,我党曾经多次计划营救但都没能够成功。杨虎城的身体情况大不如从前。

1949年,解放战争已经取得三大战役的胜利。

在全国的舆论下,蒋介石宣布下野退回到溪口遥控指挥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上台后就下令释放杨虎城。

但当时重庆市的实际管理人是杨森,他只执行蒋介石的命令,对于李宗仁的命令,他以自己不知道杨虎城关押地点为由,并没有执行。

暗地里他与军统毛人凤暗中通信,毛人凤紧急面见蒋介石。

蒋介石让毛人凤自行处理,但实际上就是让他暗中杀害杨虎城。

1949年9月6日,国军弃守重庆之前,毛人凤便依据蒋介石的要求。

将杨虎城及其幼子杨拯中、幼女杨拯贵,其秘书宋绮云和夫人徐林侠以及他们的幼子“小萝卜头”宋振中等一共8人押解到戴公祠。

就在杨虎城与自己的孩子进入到宋公祠的时候,特务突然出现,一刀就刺进了杨拯中的胸膛。

儿子死前发出的声响让杨虎城预感到情况不妙,但刚刚看到自己的儿子倒在血泊中,杨虎城就被特务一拥而上。

在连刺几刀后,杨虎城也倒下了,之后特务还并用硝镪水毁灭尸体,真是丧心病狂。

杨钦典虽然没有亲自执行杀死杨虎城的行动,但他执行了后续杀害宋绮云子女的任务,也是杀害杨虎城的凶手之一。

幡然悔悟,将功折罪

1940年杨钦典为躲避当壮丁进入了军队,随后被调入到军统进行任职。

在解放战争时期,他被派到白公馆看管犯人,当时,杨虎城被押解到白公馆后,秘书宋琦云也被关押在其中。

当时党组织已经决定展开营救,为了能够成功,便开始对国民党的看押人员进行策反。

宋琦云实际上是我党的同志,知道杨钦典对于国民党的行为十分不满,便经常进行游说,希望能够将杨虎城解救出去。

但他毕竟只是一个兵,没有什么实权,也不敢违抗命令,不过杨钦典内心已经有了些其他想法。

对于我党人员进行某些活动,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在不久后,他就接到了杀害杨虎城的命令。

这一命令让杨钦典的后半生都生活在痛苦之中。

当时的白公馆已经迎来了最后的疯狂,每天都有无数的人被杀害,这些都让杨钦典的内心备受煎熬。

没有任何实力与背景的他,即便是想救下这些进步人士也没有任何办法,但他没有放弃,依旧思考着能够解救方法。

11月27日,特务们要执行一个任务,便将牢房的钥匙交给了杨钦典,杨钦典知道,这是一次机会,解救他们也是解救自己的机会。

随后,杨钦典将钥匙交给了我党被关押的人员罗广斌手中,让他们尽快逃走,自己去拖延时间。

很快,我党的19位革命人士被解救出来,杨钦典也与他们一起逃出了白公馆。

之后重庆解放,杨钦典带着一封信来到了解放军面前自首。

看到杨钦典手中的信,组织没有对他进行判决,并且为他安排了工作。但内心的愧疚让他难以接受,随即回乡务农。

当时,被救出来的同志罗广斌写下了《红岩》一书,对于杨钦典的行为进行了客观公平的评价。

因此,当2006年杨瀚找到杨钦典了解杨虎城牺牲经过时,杨钦典内心的愧疚感再次被勾起,他不知道以什么面目去见这位英雄的后人。

谈话结束后,杨瀚还表示,

“我看过《红岩》,我不怪您,祝您活到110岁,祝您长寿。”

听到杨瀚的话,杨钦典有些动容,但是否真的能放下过去,也只有自己清楚了。

2007年杨钦典因病去世。

作为一个没有权势的小人物,他没有办法去违抗上级的丧心病狂的命令。

但他在自己能做到的范围内,最终帮助了一些人,他不是一个英雄,但他也是一个有良知的人。

而作为杨虎城后人杨瀚的胸襟也值得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