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文章头部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深入了解历史之后,就会发现古代的史书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偏差,哪怕是声名赫赫的司马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司马迁当年为李陵求情,结果被定为大不敬的诬罔罪名,按律当斩。不过司马迁选择了腐刑赎身死,遭遇如此屈辱,司马迁全身心投入到著书当中,写出了千古名篇《史记》。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记录上至黄帝传说时代,下至汉武帝台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鲁迅也是给予了这本书高度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3000年的历史,人们也不可能一一去了解,只能从书本当中节选其中的一部分,《陈涉世家》列于《史记》第四十八篇,主要讲述了秦末年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反抗暴秦的个人传记。

然而就在2年前《陈涉世家》从语文课文当中被删除了,这篇文章颇为经典,文章中有很多家喻户晓的句子,如:“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苟富贵,无相忘”、“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等等。

这么经典的一篇文章为何会被删除了呢,专家给出的解释是历史教材已经有了陈胜、吴广起义,语文就不需要《陈涉世家》占据篇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部分专家认为这篇文章有驳史料,陈胜、吴广起义另有缘由。

《陈涉世家》讲述了陈胜、吴广起义的全过程,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带着900人队伍前往渔阳,在路过大泽乡时,遇到了连夜大雨,淹没了道路,若是没有按照时间规定抵达渔阳,就要被斩首,反正前后都是一死,不如揭竿而起。

陈胜说:“天下苦秦久矣”,他又跟人们谈起了公子扶苏的遭遇,呼吁人们跟他一同起兵,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泽乡起义开始了。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秦朝史料出土,大泽乡起义的根本缘由被推翻了,根据湖北云梦睡虎地的竹简:御中发征,乏弗行,赀二甲。失期三日到五日,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直以来考古学家都认为秦国法律非常苛刻,然而云梦睡虎地竹简却颠覆了人们传统认知,这句话的意思是:服役的人,如果耽搁不去,就处罚两套铠甲,如果只是耽搁三五天,也只是口头警告一下。

从这些来看,陈胜、吴广起义“失期当斩”就有待考究了,不少的学者都认为,他们两个人身后可能有一只暗中推手,在操纵这一切。

陈胜、吴广起兵后,建立了张楚政权,秦国就派出了章邯,陈胜、吴广不擅长用人之道,连连战败,吴广被自己的同伴诛杀,而陈胜更惨,被跟随自己数月的车夫庄贾刺杀,大泽乡起义最终失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这起的起义就如同点燃了反战的狼烟,项羽、刘邦也是斩木为兵,拉起了一支队伍。

不少的人专家认为陈胜、吴广起义跟历史有所偏差,继续放在课文当中不太好,但是初学《陈涉世家》的学生那里懂那么多,作为一篇反抗“暴政”的文章,它的存在是在宣扬抗争精神,至于起义的真真假假,人们也懒得去追溯其源。

专家们的提议大部分都是“因咽废食”,就好比现在的房价都快压死人了,专家却说房价越高越能激发年轻人的斗志。

这么好的文章被删除之后,也是被另外一篇《周亚夫军细柳》取代了,这篇文章主要讲周亚夫治军严明,汉文帝前往慰问,虽然这篇文章也非常不错,但是两篇文章所要表达的含义完全不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涉世家》不管放在哪个时代,都非常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里面的经典语句也很容易让人们记住,所谓的“学科交叉”与“不符合历史”都不是删除它的理由。

学生、家长都非常喜欢这篇文章,在人们的呼吁下,这篇文章在2020年又重回了课本,它依旧还在延续着人们的“鸿鹄之志”。

这是文章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