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文章头部

袁隆平的各种奖项,数不胜数,但是我想袁院士其实对这些奖项都不甚在意,他最在意的是那项成就——确保了中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

曾经在网上看到了过一句有关于袁院士的话,他说:伟人让我们能站起来说话,袁院士让我们都能吃饱饭。有关袁院士的成就也真的可以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形容。

在2021年5月22日这一天,91岁的袁隆平与世长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在小时候评语为“爱好自由,特长散漫”的老头,最终也没能逃过时间的魔爪,还是与我们说了“再见”。其实都明白,每个人都有这一天,但是多么希望这一天能晚来点,再晚来点。

袁院士最喜欢的口头禅是:失败了不气馁,找到原因从头再来就是啦。这种乐观的态度,与袁院士的母亲是离不开的。

袁院士出生于1930年,但是因为国内大环境的原因,他在六岁之前,都是处于颠簸之中,但是在这样的条件之下,袁院士的母亲,也不曾丢下五个孩子的教育,甚至辞去教师的职业,专门的教导五个孩子。

在父母的教导之下,袁隆平从小就对祖国有着无与伦比的感情,在母亲的引导之下,袁隆平也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土地、农。

大学毕业之后,被分到湖南省怀化地区的安江农校任教,在同年,到偏远落后的湘西雪峰山麓安江农校教书,也是在这里,他遇到了一生的爱人——邓哲。

生活总是眷顾有心的人,在做实验的时候,他注意到了一株水稻,比别的水稻都粗壮,而且结果比别的水稻也多。当时袁隆平认为这是一株“自然杂交水稻”。

当时是六几年,我国的粮食作物还比较匮乏,有些地方还在闹饥荒。袁隆平当时虽然只是一名老师,但是他立志要用自己的知识与发现,解决饥荒问题,让全中国的人都能吃饱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数十年的攻坚,结果大家都很清楚,他成功了,而我们离“饥荒”也越来越远。让世界上22%的人口脱离饥荒,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成就?可想而知,在网络逐渐发达的今天,袁院士被很多网友称之为“现代神农”,可见一斑。

支撑着袁隆平一直进行下去的执念,是他的拳拳爱国之心,也有他希望用农业帮助中国崛起的志向。

在解决的国内的粮食危机之后,他没有吝啬自己的技术与知识,转而用它们去帮助国外的那些吃不上饭的人。

知名网络评价袁隆平:卓越成就,不仅为解决中国人民的温饱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

袁隆平不仅在国内是“神农”,就算是在国外,也有着赫赫威名,在杂交水稻这一领域,袁隆平是真正的领先于世界,奉献与世界。

但是拥有这样技术与能力的袁隆平,在生活中却丝毫没有搞特殊,乍一看,他就是一个邻家爷爷。

正如小时候给他的评语一样:爱好自由,特长散漫。

他是一个自由的人,爱好旅游却不喜欢被接待,他曾说不喜欢被“这个长”“那个长”接待,不喜欢“莅临指导”,他最喜欢的是不被别人知道与认识,自己玩自己的,那才会很开心。

91岁,已经算高龄了,如果普通人家的老人能活到91岁,那就是“喜丧”,其实对于袁隆平爷爷,也是这样。

但是由于袁隆平对中国,对人类的贡献,所以我们都想他能活得再久一点,再久一点,只是时间对待任何人都会一视同仁,我们的愿望也终究只是愿望。

我想以后应该有一个“袁隆平日”,来纪念袁院士的丰功伟绩,让后来的孩子们,也能了解到这个“爱好自由,特长散漫”的“现代神农”。

这是文章尾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