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普通的花生,通过品牌、文化故事的包裹,形成一盒具有“主题情景式”的情感花生,每一粒花生都被注入了情感与温度,与大自然、与亲情、与友情、与爱情等相连接。花生的香、佐料的醇、情感的追忆一起碰撞,把食物浓缩成诗意的情感表达,这是由东北师范大学、吉林农业大学和吉林大学的几位老师为了助农创造的品牌“百年好事”花生系列,并于近日在成都食品博览会上荣获了创新设计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怀,让几名大学老师研发了这样的一个产品?采访中,吉林农业大学的刘海燕老师表示,这是一个助农项目,为的是扶持位于九台的长春市力塔食品有限公司,采取柔性生产的策略,为小微企业开辟一个创新的创业之路。说着,刘海燕老师打开一盒“做自己怪一点没关系”主题系列的花生,里面有一包用锡纸包裹的花生,花生是十三香口味的,里面还有一包一次性手套,以及一张明信片,上面可以写一些内容,考虑到方便就餐的习惯,还附赠了一个可以折叠的防油盒,不占空间,还有满满的诚意,细节上做得很到位。

采访中,刘老师表示,在创作口味的过程中,也是进行了充足的调研,发动了学生来推荐口味,考虑到把东北的农产品销往全国就要融合大众的口味,以及南方客户的口感,于是在设计之中,做到把中国传统的料和现代人的口味进行重新定义,五道工序,用心去做好口味,独创柠檬及迷迭香海盐味小花生,把西方风味与花生充满想象地结合,有夏天海风的味道,也有春天酥脆的俏皮口感。这些口味也得到了前期的检验,很符合年轻人的饮食习惯和口感。

在创业的过程中,食品厂的吕经理表示,将工厂设立在九台的农村里,起初也是考虑到带动就业,村子里有一些剩余劳动力,还有一些肢体残疾的村民,如果干些简单的活还能赚些钱是大家所期待的,而他的工厂开工后,也解决了周边村民的就业,大家可以在家门口就近打工。“看到大家有份工作可干,我的内心也觉得很踏实,也为村民们做了点实事。”同样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吕经理表示,有一种情怀就是想把吉林的好农特产品销往全国。

从助农的角度,刘海燕老师也一直在琢磨,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老师,她更深知市场和销售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性,在分析了目前产品的优势和劣势之后,她帮助工厂做了系统的分析,并且在产品的包装和定位上下足了功夫,最终确定以文化带动食品产业的方式去包装,将吉林省的花生、松子和榛子等品类进行包装和设计,确定了每个系列的主题,将普通的食品赋予社交的属性,每一盒产品都有一个故事,大家可以从故事之中进行交流。

包装在设计的过程中,刘老师也找到了省内的著名画师进行原创绘画,每一盒产品都有浓浓的东北特色,这次产品亮相成都食品博览会,也获得了许多同行业的认可,以及订货商的青睐,现场就有经销商订货。“这给我们很大的信心,说明这种文创食品得到了市场的认可。”吕经理表示,目前长春的几个大型超市都已经铺货,未来也会拓展到更广的渠道去销售,希望可以带动更多的人了解文创食品,支持文创带动食品产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谈及下一步的工作重心,刘老师表示,接下来要扩展不同的产品,不断的进行产品的迭代,比如说特殊的节假日,会推出符合特殊人群的一些产品,文创产品一定是与时俱进的,结合他们的一些消费需求的变化,比如说推出“给爸爸的花生”、“给妈妈的花生”,还有教师节推出“我和我的老师”系列,针对现代人生活节奏比较快,预计推出“怒焦虑”系列,还有“诗和远方”系列等等,可以把这种诗意的生活气赋予到产品上,这样消费者在购买时,其实更多的是情感上的一种共鸣,精神上享受了,这也是我们创作文创产品的初衷。

未来,刘老师团队们还将继续将创业的产品融入到教学实践之中,让大学生去设计产品的包装,以及产品的属性,通过实践与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可以得到快速的技能提升,更好地为未来就业做准备。也希望通过年轻人创新的理念,将东北的特产做得更符合年轻人的消费习惯,带动农产品走一条不同的创新经营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