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年轻干部正处于成长的黄金期,头脑灵活,思想敏捷,具有较强的学习与创新能力,应当珍惜大好时光、发挥优势特长,把学习作为终身追求,自觉锻炼提高“七种能力”,练就“十八般武艺”,奋力成为适应新时代要求、能够担当重任的“疾风劲草”。

年轻干部要深学笃用新思维。古人云:“器不饰则无以美,人不学则无以德。”弃学终日,无所用心,必然会思想落伍、思维滞后,甚至可能滑向颓废堕落的深渊。而爱学习,善学习,能持之以恒的坚持学习,方能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能永葆如磐初心,把准政治方向,从而在追求进步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年轻干部作为党的事业薪火相传的中坚力量,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特别是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读原文、学原著、悟原理,深刻把握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现实要求,在学习贯彻新思想中不断解放思想,结合思维上的困惑、工作中的难点,强化思考研究并用于指导实践,达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年轻干部要心无旁骛钻业务。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党政部门各方面工作越来越专业化、专门化、精细化,建设高素质专业化优秀年轻干部队伍确保党和人民事业后继有人显得尤为重要。当前一些干部之所以出现本领恐慌的问题,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专业化能力不够强。比如,乡村振兴要求干部不断提高统筹治理、精准治理和依法治理的能力,而不了解规划建设、经济金融、招商引资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就很难做好区域协调发展工作。年轻干部要成事,就要提高自身专业化素养,要结合职能特点与岗位需求,“挤”时间“钻”业务,多学习一些产业、金融、科技、城市发展等领域的前沿理论,多深入基层一线调研,全面提高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素养,奋力成为干好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年轻干部要俯下身子接地气。学习的根本,在于知行合一、躬身实践。年轻干部往往具有较高的学历、较为丰富的理论知识,但却缺乏实践经验的积累。基层是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对年轻干部来讲,实践是最好的历练,基层是最好的课堂。干部任用强调基层工作经历,规定基层工作年限,就是为了激励年轻干部到基层的沃土中去接受人民群众的教导,汲取办事创业的智慧,提升为民服务的本领。年轻干部要切实改变作风,多下基层、多跑一线,多到改革发展一线、重大项目现场、问题矛盾突出、工作难以打开局面的地方,经风雨、见世面、察实情、学本领。要脚踏实地干好本职工作,把握好每一个工作机会,通过一次次接触普通群众、起草具体文稿、处理现实问题,不断积累沟通协调、文稿书写、处理复杂矛盾等方面的能力。

新征程鼓角争鸣,奋进路风帆正劲。年轻干部唯有抓住成长“黄金期”,更新理念、练好本领、砥砺前行,以现代化的视野、现代化的素养、现代化的能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交出一份满意答卷,方能不负韶华、不负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