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热点视频,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一位女孩拍下了自己母亲为家人做豆面的过程,本该温馨有爱的视频,配文却是:
不出意外,全家又要挨骂了。
据女孩在视频中介绍,这种食物叫抿尖,是山西那边的一种豆制美食。
抿尖做起来特别麻烦,全程都需要自己动手操作,从和面到制作,需要用力将和好的面团挤压到锅里,最后放进热水里煮。
整个流程下来,会让制作人觉得特别累。而她妈妈就是每次做这个都会因为太累,把锅碗瓢盆和吃饭的统通骂上一遍。
女孩在视频中很无奈地说道:
“这个抿尖儿我是真不想吃,我妈她是真爱做。每次家里吃这个,我妈都会因为抿得太累而发脾气,锅碗瓢盆和我们这些吃饭的都要被骂。”
语气里满是无奈和无助,从她的表述可以看出,并不是她的家人们多么爱吃抿尖,最起码她本人是真不想吃抿尖,是她妈妈觉得她们想吃,便不辞辛苦地去做了。
做了还要发脾气,骂人,让全家人都跟着担惊受怕。
以至于后来女孩只要看见妈妈拿出做抿尖的工具,就战战兢兢。
吃完饭也是第一个冲上去刷碗收拾厨房,生怕妈妈又大发脾气。
女孩的吐槽,引来了很多人围观,打开评论区,大体上分为两类,一类是共情这位母亲,觉得她很不容易:
可是妈妈做一家人的家务真的很累啊
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妈妈不干活,家里就没人干活了?
但更多的还是和女孩产生了深深地共鸣:
我的噩梦食物就是饺子,我讨厌饺子,讨厌过年,讨厌吃饺子的各种节日。
不理解不想做这个还非要做,做完还要发脾气,何必呢
我小时候最害怕的一点就是我妈干活,稍微打扫个卫生都要把全家骂一顿,我真的想不通,不想干真的可以不干啊
我妈最爱吃炸油糕,我们都一般般,她每次都说给我们做点变样的,然后做的累了,就开始骂全家
我懂,我家我奶奶我妈妈都是自我感动式付出。
我妈就是,一收拾屋子就开始骂人,每次都想和她大吵一架,不想收拾可以不收拾啊
这种道德绑架的父母好可怕,孩子连快乐都不敢
一样,我爸做饭不准我们帮忙,然后做累了提着菜刀骂全家。
从网友的评论可以看出,生活中类似“自我感动式付出”的父母比比皆是。
这种付出是不考虑对方感受,自顾自地给对方自己觉得好的东西,却忽略了对方的真实感受。
到头来,还要以自己的辛勤付出为理由,去责怪对方的不体谅,不理解,让对方觉得愧疚,以此来达到自己“牺牲自我”的目的。
有这么一个问题:付出和付出感有什么区别?
真正的付出,是一个人主动的、心甘情愿的选择,就是不管对方怎么样,我都愿意给予,且这个给予是愉快的;
付出感是不情愿的付出,它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补偿心理,在各种关系里总觉得自己在牺牲,被亏欠,常常有委屈和不平之气。
我想很多父母都陷入了这种“付出感”里面,于是经常在他们付出了很多以后,却没能得到他们期望中的回报。
于是,便觉得他们的付出都白费了,忘了一群“不懂感恩的白眼狼”。
殊不知,父母的这种自我感动式的付出感不仅不会让孩子们感到羞愧,反而会让孩子们更加反感,不管是心理和生理上都倍感沉重。
02
这让我想到了之前在知乎上看到的一个故事:
题主在肯德基,看到一个爸爸带着孩子来买儿童餐。
坐下来吃的时候,爸爸对孩子说了一句话:
“你吃这一顿饭,就花了我半天辛苦工作的钱。”
那孩子看着有7、8岁的样子,听完之后父子俩都没再说话。
但从男孩低着的头和咀嚼食物的缓慢动作来看,他听懂了,也听进心里去了。
在这位父亲看来,他过于觉得自己抓住了一个绝佳的教育孩子的机会,让孩子能够体会到生活的不易,赚钱的不易。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不仅表明了自家的经济状况,教育孩子要勤俭持家,更是在孩子面前树立了自己慈父的形象。
我不知道这位小男孩听到爸爸说这句话是什么感觉,我看到这个故事的感觉是非常的难过。
这也勾起了我小时候的回忆,小时候家庭条件很一般,经常听到爸妈有意无意间就会念叨“咱们家条件不好,能省一点是一点。”
我想中国大部分孩子都是听着这些话长大的:
“我们家里条件比不上别人,你在学校不要参与同学之间的攀比。”
“爸妈养你不容易,还要供你读书,不该花钱的地方就不要乱花。”
“唉,你这补课费也太贵了,都够咱家好几个星期的生活费了。但你别担心,爸妈就是卖血也会送你去上学。”
在父母看来,这些不过是不掺杂恶意又无关紧要的唠叨,然而落在年幼的孩子心里,却可能变成捆绑自己的诅咒。
他们听到了父母的“潜台词”:
“你看,我赚钱这么辛苦,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欠我的,所以你必须好好听我的话,将来报答我,孝敬我,否则你就是对不起我。”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一句句话像针扎进心窝里,父母或许没有多想,但却可能在孩子心头回荡余生。
大多数父母只是想善意地提醒孩子:“爸爸妈妈赚钱很不容易,但是为了你,爸爸妈妈宁愿委屈自己。”
但是对于一个7岁的孩子来说,他能承受得住这样“善意”的压力吗?
如武志红老师所说,“任何一个超过他们承受范围的复杂挑战,都有可能给他们造成不小的内心打击。”
试图“无私奉献”,潜意识里又觉得孩子亏欠自己,于是总在自以为适合的场合,在孩子面前泄露“父母不容易”的情绪。
这似乎是中国家长的“通病”。
03
心理医生曾奇峰说过一句话,父母对孩子哭穷,不是教育,是投毒。
他们沉默不说,自责却不断蔓延,疾病开始悄悄滋生。
从小被父母“哭穷”长大的孩子,大概永远都会生活在自卑的情绪中,很难从里面挣脱出来。
就算自己成年了,自己能够独立生活,自己挣了钱,也不敢花,因为小时候的那种不配得和不值得感会伴随一生。
比如有人在爸妈哭穷之后拼命克制天性去讨好父母,知道家里并没有那么穷的真相后开始叛逆。
诋毁自己是阴沟里的鼹鼠,浑身脏水和恶臭,永远只能活在泥土里。
认为自己不配在阳光下行走,不配拥有温暖和爱。
“付出感”和“牺牲感”,是家庭教育中存在最多,也是最可怕的情绪。
可大多数父母偏偏不明白,比起装模作样地哭穷,呈现真实,就是最好的教育。
04
看过一句很扎心的话:
“你以为你对孩子掏心掏肺,其实只不过是自我陶醉。”
热播的电视剧《小欢喜》里,陶虹扮演的宋倩,就是很典型的自我感动式父母。
她为了孩子的高三操碎了心,用自己的话说:
“我起早贪黑地给你买菜做饭,照顾你的起居,我容易吗?我压力不大吗?”
“我就是你的老妈子是吧!天还没亮,我就爬起来给你蒸燕窝,我自己都没舍得喝一口,你呢?你妈什么都不对,对吧!”
父母说这话,无非就是为了强调自己多么辛苦,付出了这么多,还换不来孩子的理解和感恩。
但是,用这样强行“卖惨”的方式,是换不来孩子的感动的。
你越这样,孩子越疏远你,他们会觉得父母对自己的好,都是有条件的、要求回报的。
这样,只会导致父母子女之间的代沟越来越深,甚至导致孩子做出更加激烈的叛逆行为。
对孩子好,是亲情的维系,是血浓于水、发自内心的体贴、关爱,希望他能成长为更好的人,而不是以此当作要挟、摆布孩子的筹码。
共勉。
我是麦子,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