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说做人要“心平气和”,但这并不是凡夫能做到的,不要认为对人和气就是“心平气和”了。
“心平气和”只有悟道的圣人、佛陀才能真正做到,为什么这么说呢?
先来看看什么是“心平”?什么又是“气和”?
在《庄子·德充符》里孔子曰:
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
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也。”
这里说到了“平”,也说到了“和”。
“平者,水停之盛也”,是说水面平静时的状态,也就是‘道’的状态,也就是心之本体。
可以理解为《中庸》里说的‘中’,而‘中’就是道之体,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既然是“未发”,就说明“阴阳、善恶、是非”未分,那么就是混沌一片,也就是道家说的“无极”。
只要“未发”,则心不会妄动,所以佛家常说“如如不动”。可见,这些都是在形容道之本体的。
那么,“心平”其实就是形容“喜怒哀乐之未发”的状态,也就是“道之本体”的状态。
所以后面才说:“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
“可以为法”,就是道之用,也就是‘和’,道含万法,万法皆是道的妙用。
“内保之而外不荡也”,也就是《中庸》里说的:“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就是“已发”之后,还有“中”来节制,所以这个喜怒哀乐的“已发”是循理而发。
就是说,当我们的心遇事时必然会随感而应,从而发出念头,不过这个念头虽然“已发”,但还有“未发之中”来节制,所以这是循理而发的正念,这就是“发而中节之‘和’”。
也就是道之用,这里的“外不荡也”,就是“发而皆中节”。‘外’就是“已发”,“不荡”就是“中节”,用“未发之中”来节制。
但前提是因为有“内保之”,所以“内保之”就是“中节之”的意思。故曰“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
“为法”就是心遇事时随感而发的正念,万事万物有很多,所以有万法之多,但都不离道,这就是“万变不离其中”。
“心平”的意思我们明白了,是道之本体的状态,指的是“平等心”,也就是没有分别心的状态,如果没有平等心,必定会生出情绪。
那么“气和”,就是道之用。王阳明说:“有善有恶气之动”,我们知道“无善无恶”是道之体,也就是“心平”的状态。
而有善有恶,也就是用善、用恶,这是道之用,这些都是“气之动”。
但“气之动”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循理而动,也就是王阳明说的:
天地气机,元无一息之停。然有个主宰,故不先不后,不急不缓,虽千变万化,而主宰常定,人得此而生。若主宰定时,与天运一般不息,虽酬酢万变,常是从容自在。
这里说天地气机时刻都在运动,但背后有一个主宰,所以才不会乱动,这就是循理而动,也就是上面讲的“发而中节之‘和’”,这就是“气和”。
这也是《易经》里说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只有天地气机循理而动,才是“天行健”。
而“气之动”的另一种情况就是“妄动”,也就是没有循理而动,就不是“天行健”了,这是脱离了“中道”,没有了背后的主宰,于是着了私意,出现了“过与不及”。
那么“心平”就是道之本体,而“气和”就是道之用,体用一源,两者是一个事。
能做到“心平”,那么用时,体现在万事万物上必定是“气和”的;
而在应对万事万物而用时是“气和”的,那么背后的心之本体一定是“心平”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