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建筑能见证一个家族的兴与衰,也能诉说一种文化丰厚的内涵。
在拥有“客家摇篮”之称的江西赣南,源远流长的客家文化被凝聚在这片土地所历经的岁月里。
无论是客家民俗还是凝聚了代代人心血的客家建筑,都完整地记录着客家人在这里繁衍生息、生活奋斗的痕迹。
这个有着客家建筑“第一豪宅”的魏家大院正是如此,它立于横跨老城区三大街,一跃而成市区古建中独一无二的存在。它用建筑的形态囊括了赣南客家一部分的精神内涵,又用核心区所打造的“赣南客家文化博物馆”浓缩了客家人的风土人情。
当它始终保持着鲜活的姿态屹立于城区时,它“活起来”的文物总能给我们带来新的认知!
赣南客家“第一豪宅”,并不豪奢
魏家大院所横亘的历史并不算久远,在客家悠久的历史长河里却算得上一处典型的存在。
二百多年的光影岁月里,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的魏家大院是在陆续营造过程中而形成的一座带着赣南建筑风格的民居建筑群。
以罗家巷17号为早期营造标杆,这个被称为“老厅下”的建筑见证了罗家巷12、14、15、16、18、19号、荷包塘33号(学堂里)、慈姑岭21号建筑及魏会英居所等众多建筑的诞生。
若是以“老一辈”资格的姿态去窥探这些建筑的逐一兴起,那么当看到曾经建筑面积可达28亩,计18400多平方米,现如今约计6508平方米时,我想那种欣慰之情都会溢满胸怀。
如此高规模、保留完整的建筑在赣州老城区实属难得,所以也毫无疑问成了赣州现存最大的一处清代城市家族民居建筑群。
所以,被誉为“第一豪宅”似乎于情于理,但“第一豪宅”并没有过分的豪奢,只流露出深厚的赣南客家特色。
当你身处其中,你会发现它的建筑布局,曲折上下,外似单家独户,内却回转相通。房屋错综复杂,内道回迂曲折,似若迷宫极有特色。
正是这些特点,在辛亥革命时期,它也成了当时的一个重要的秘密据点,顺利帮助孙中山、魏会英等人轻松摆脱清兵追捕,安然无恙地离开赣州。
这种与辛亥革命凝聚的情结,在赣南仅此,在江西少见,这是它后面的故事,但一切都得从它建造之初说起。
当年,老赣州的家族人文被文清路陈家、荷包塘魏家、九曲巷张家、南市街商家、慈姑岭刘家、孟衙巷张家等旧赣州城内的一些世传本土大族给包揽。
它们记录了清朝至民国时期老赣州的人文脉络,这当中的荷包塘魏家便是魏家大院的拥有者。
荷包塘魏氏是复迁赣州的一个客家家族,何为“复迁”,即当年客家人中原南下至赣州,后又分迁出去,再后来又分迁回来的一个过程。
魏氏家族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于千年前从赣南石城迁福建宁化石壁,后世又在宋朝时从石壁迁于汀州府西门外魏坊,后世又分派居县南15甲。
魏氏赣州开基祖,就是县南15甲居魏通富户内的魏立盛十六世长孙——魏宗长。
乾隆年间,年轻的魏宗长只身来到了赣州与人合股,开张天成钱庄。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魏宗长13岁的侄子魏天机也来到赣州钱庄学徒。然而翌年,42岁的魏宗长却英年早逝。由过继给他的魏天机继承家业,也陆续拉开了魏家大院的营造序幕。
生意做的如日中天的魏氏家族也慢慢完成了原始积累,在后续几代人手中,魏家大院规模也逐一增大,于是也慢慢开始汇聚客家建筑的精华,融合了每个时代的建筑美学,并形成了四水归堂式居民建筑群。
几代人的心血,也是时代的见证
大厦非一日而成,魏家大院也不是一代人的扛鼎之作。在后续几代人对“家”的营造过程中,它不仅见证了时代的变幻,更以一种坚定的方式,向世人诉说着过往的种种。
魏氏“德”字辈有“五大房”,而之后又有“会”字辈18兄弟,他们互相传递着祖上传下来的家业接力棒,在清末民初的岁月里创造了很多家族商业佳话。
他们紧跟时代的步伐,这种建造出来的家族民居更有时代的特色。
但好景不长,日本侵华战争爆发,家族生意严重受挫,战火之下,一夜之间几代人的家产毁于一旦。他们陆续回到魏家大院,落魄之下,或许只有在这里才能找到真正的家的内心安定。
同时也值得庆幸的是:历史留下了这六千多平方米又见证了魏氏家族历史辉煌的斑驳魏家大院。
乱世之下,即使魏家人举步维艰,但他们一手营造的魏家大院好像就一直具备着“革命的基因”。
从前文楚秋讲到的大院形似迷宫,顺利掩护中山先生等辛亥革命志士及魏氏后人魏会英、魏会荀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到魏运织(又名魏晋)积极抗日,成立防护团,接解放军顺利进入赣州。
这座魏家大院始终充满着传奇的色彩,这里的主人,或名扬商海,或致力于革命,这是一种世代相传,也是一种氤氲在大院之中的家风流传。
如今,岁月连着沧桑将往事一一推远,但曾历经浩劫与斑驳的大院却始终铭记着这一切。
当我们身处其中,过去的种种,家族的传奇,仿佛总会在大院的一一诉说中让我们为之敬佩与瞻仰。
看着大院的布局与营造的讲究,我们已经不单单只会夸赞当中的精湛工艺,更会在“第一豪宅”中寻觅一个家族留下来的时代史话。
现如今,魏家大院的核心区已开辟成“赣南客家文化博物馆”,这是客家人的经典之作,也是能够反映客家人历经复迁后在这片他们老祖曾首次踏足过的土地上续写的客家故事。
魏家大院所有建筑全部采用水磨青砖的封火山墙,内部采用木柱、木板、雕花木扁隔断空间,飞檐青瓦,雕梁画栋,栩栩如生,还有那马头墙,屋顶上的瓦片在阳光下灿灿发光,它们与整体建筑相得益彰。
斑驳的墙壁,陈旧的木门,锈迹斑斑的铁锁,见证着时代的变迁,魏家大院也在飞转的时间中成为了历史。如今的魏家大院虽然不再光鲜亮丽,但气度犹在,风韵犹存。
而当中的“赣南客家文化博物馆”,也正在以《摇篮情深:赣南客家源流》、《聚族而居:客家宗族与社会》、《山花烂漫:客家民俗民艺》、《薪火相传:客家精神与赣南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四个主题展馆,给我们讲述着客家人的故事。
在这里,你总能体会到:当文物“活起来”以后,其真正所蕴含的内涵。
我是『楚秋』,我为您讲述江西,感谢您的阅读!
*本文由楚秋说江西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