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因为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活动的共同载体,所以只有珍视孩子的独特感受;只有用动态生成的观点来看课堂教学;只有热爱生命,关注生命后,师生才会全身心地投入。于是,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更是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

关键词:人文 发展 生命说

一教师在试教现语第二册《树林里》这课时,由衷地感慨:“我只是在完成教案,而不是在演绎生命!”其实在课堂上,这样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了:“死的”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活的”教师与学生,让他们围着它转;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教师是主角,好学生是配角中的“主角”,大多数学生只是不起眼的“群众演员”,很多情况下只是“观众”与“听众”。这样的课堂如同“一潭死水”,毫无生命可言。

而语文是充满人文的学科。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学习的主体是活生生的人。为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目中有人,要致力于人的发展提高,这样才能让课堂焕发生命力。

一、 目中有人 珍视孩子的独特感受

为了上好每一堂课,许多教师往往会精心地去备教案,甚至是教学中的整个环节,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细节都不容错过。面对一个如此“完美”的教案,于是,我们便认为上课也就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而不是“节外生枝”。上课时我们就一直希望孩子们能顺着我们所设计的教案走下去,就算是误入“歧途”,我们也想方设法让他们走上“正道”,可最终却导致封闭。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我们在教学中要面对学生个体,珍视孩子的独特感受。一个真正把人的发展放在关注中心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教学过程创造性的发挥提供时空余地;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不仅是认知的)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对及时反馈提出要求。这样教学设计就脱去僵硬的外衣显露出生机。其实学生的这些“节外生枝”、“误入歧途”不正是孩子们的这些独特感受吗?

有一天上语文课,年轻的女教师问二年级的孩子:“花为什么开?”第一个孩子说:“她睡醒了,她想看看太阳。”第二个孩子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第三个孩子说:“她想和小朋友比比,看谁穿得更漂亮。”第四个孩子说:“她想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把她摘走?”第五个孩子说:“她也长耳朵,她想听听小朋友唱歌。”突然,第六个孩子问老师:“老师,你说呢?”老师原来准备的答案是:“花开了,是因为春天来了。”但是她听到孩子们的回答,想了想,又想了想说:“花特别懂事,她知道小朋友们都喜欢她,她仰起她的小脸,笑了!”女教师的回答挺响亮,听到这,孩子们全都看着老师笑了,那笑脸比花更好看。那比花儿更好看的笑脸不正是浓浓的生机地流露吗?那女教师临时改变自己的答案,一方面是受到孩子们的“感染”,另一方面也体现了这位教师教学的理念——珍视孩子的独特感受。

孩子们的想象是奇特的,每一个美丽的答案都是一幅绝美的画卷,一簇美丽的火花。孩子们的那一个个答案不正是他们那独特见解的表白吗?不正是他们灵感火花的闪现吗?教师如果强行以自己的答案来修正学生的答案,无异于扼杀学生那独特的感悟、理解。最终是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的萌芽。而这位教师以高超的教学应变艺术修正了自己的答案,保护了孩子们的那份独有的感受,从而创造了一个“比花还美的故事”。试问这样的课堂不正是我们一直想要追求的吗?

二、 促进发展 用动态生成观看课堂教学

“发展是硬道理”,教学目的是致力于学生的发展。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新人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由此可见,课堂是个即时生成的情境,设计是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实施,临时根据孩子的需要来调整是更有必要的。然很多教师却把课堂看成是事先预设好的,是一成不变的。都说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学生需要学什么我们就要教什么,假如事先预设好的,不可改变的,那又谈何主体可言呢?还不是教师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吗?尽管我们的教案设计得再周密,可往往还是有难以预料的须臾存在,因为课堂是生成的,是有生命的存在的。

著名的特级教师杨明明老师在上新诗《小雨点》过程中,因为在制作课件时的疏忽,其中少了几行字,当时老师们都没有注意,然而学生们却早已发现,叫了出来:“老师,错了!错了!少了几行字。”假如一般的老师处于当时的情境中的话,肯定会说:“对不起,是老师一时的疏忽,我们现在就补上去,好吗?”可杨老师却将错就错,把它转化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好时机。 “少了,是少了,少了的不只一行,好多行嘞,是要让你们补上去的!”当老师的话音刚落,孩子们便雀跃起来了,思维如脱缰的野马迅速驰骋在想象的原野上。于是,课堂上精彩纷呈,学生在读诗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加上了自己的创作。此时此刻,孩子们感到自己比诗人还要伟大,也许他们的创作是诗人一辈子也未曾想到的。这不正是我们每个教育者所期待的吗?

象这样的瞬间能在我们的备课中想象得到吗,或许我们只是把这理解为“意外”罢了,殊不知,正是这“意外”才会让我们的学生有那么多的冲动,才会让我们的学生感觉自己在这堂课上曾是多么的了不起!才让我们感觉到我们的课堂上在冥冥之中有一股生命正在涌动,正在成长。这不正是我们想要得吗?

正是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因此我们在备课时不妨把自己的目标定为“预设目标”,或许随着教学活动的不断展开,可能会生成一些新的目标,我们应该随机调整预设目标。这才是真正为学生生命发展所需考虑的。

三、关注生命 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构成,为此课堂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做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他同时也是自己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每一个热爱学生和自己生命、生活的教师,都不应轻视作为生命实践组成的课堂教学,由此激起自觉地上好每一堂课,使每一节课都能得到生命满足的愿望,积极地投入教学改革。

正是因为这份热爱,这份关注才使杨明明老师课都那么具有生命力。

那一堂《新诗》,杨老师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格局,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使他们热爱生命,关注自然,溶入自然之中。课上,杨老师给孩子提供了广泛的思维想象空间,及时地给孩子表述的语言形式,如:来一点,谁……等?这样的诗你会吗?我们来试试?她还关注孩子点点滴滴的闪光之处,及时地给孩子成功的愉悦,如:你的研究真深;我从来没遇到过一个孩子这样说,写得太好了!诸如此类的话。在老师宽容、鼓励下,孩子的自信心培养了。于是便诞生了一句句优美的诗句,尤其是在“仙人掌”提出的刹那间,一种生命的再创和涌动由然而生。随之掌声雷鸣,杨老师马上给予他极高的评价。

只有热爱生命,关注生命的人才有如此深的感悟。只有热爱生命,关注生命的老师才会给他的学生在课堂上再创生命的奇迹。是啊!仙人掌生活在沙漠,它本身对水的要求无所谓,当别人在焦急地等的时候,它是悠闲自得。

谁说现在的孩子都已失“真”了?其实孩子的生活也很丰富,他们很注重自然,注重自然里的生命。因此,他们创作的灵感是极为丰富的。在教学工作中,我们深深地感到孩子们的想象力是那样的丰富,参与和创新的欲望、意识是那样的强,就像小鸟向往着那美丽的天空,而这样的欲望和想象却有时被我们教师有意或无意的抹杀了。

当我们亲近自然的时候,看着那一草一木,看着那小鱼钻出水面,看着那小蚯蚓钻出泥土,看着那笋芽儿从地底冒出,看着那小蝌蚪摇着尾巴,看着小虫、小女孩、大树、仙人掌……你是否心潮澎湃?你是否感觉到新的生命在这里流淌?你是否有急切表述的欲望?何况是我们的孩子!于是,我们可以充满自信地走上讲台,和孩子们一起欣赏,一起品味生命的真谛,一起享受生命的涌动和成长。这时,无形之中,这一切已化作我们执教者血管里流淌着的一滴血液。

这是大自然的天籁之音!人在读这些文字的时候,心,会净化;生命,会提升。可现在的教学中正是缺少了一些这样的教法,于是便少了一份自然的、朴素的热爱!

老师们热爱了,自然会用这份热爱感动学生。

父母热爱了,自然会用这份热爱“遗传”给子女。

孩子们热爱了,自然会把这份热爱溶进生命,带给明天!

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才是全身心地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在这样的课堂,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才不只是与科学,而且是与哲学、艺术相关,才会体现出育人的本质和实现育人的功能。

参考文献:

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②叶澜:《课堂生命说》

③杨明明:杭州日报《杨老师专栏》中《与生命对话》 2001.4.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别声明:" 来源: XXX"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 30 日内进行来电。

中国教育科研信息网 新 闻:edunet@126.com 投 稿:edunet@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