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它是人们相互调节彼此行为的一种准则。聋校担负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克服和补偿耳聋带来的缺陷,培养聋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任务。它不仅要给聋生打下文化知识基础和职业劳动技术基础,更主要是为他们成为残而不废、自强不息社会主义劳动者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道德教育对聋生思想的促进尤为重要,培养、形成和发展聋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是聋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一个人的知识的广度和智力水平决定着道德认识水平的高低,聋童由于受听力语言条件的局限,使其对比较抽象的道德概念,不仅知之很少,而且理解也非常肤浅,道德判断水平低,分辨能力差,对日常生活中见到的不健康的东西无法认识,盲目加以模仿。并且聋生由于生活圈子狭窄,大多数都有孤僻、自卑、性情偏激及主观片面、自私等缺点,这些都对聋生对事物的认识及道德观念、道德行为的养成起着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从具体、生动的实例出发,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式对自己或别人行为的美丑、是非、善恶等进行评价,从日常生活的点滴抓起,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激发学生的道德动机,使学生从根本上领会完成道德行为的具体要求和掌握道德行为的方式,还要通过有计划的练习巩固,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 激发学生自我教育的愿望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刚入学的学生还不了解道德的含义,随着知识与年龄的增长,开始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和行为动机,并萌发了自我意识,逐渐出现了自我教育的因素。为激起聋生自我教育的愿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残疾人成才的实例和一些先进人物的生活,帮助聋生逐步意识到社会、家庭、学校对自己提出的要求,产生“自我锻炼”的动机。并帮助学生制定个人锻炼计划,提高聋生要求进步的自觉性,增加自我教育的愿望。

二、注重聋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

我校绝大多数学生寄宿在校,他们的思想意识、道德情操、行为习惯、生活作风等都在学校中形成和发展,所以必须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既是客体,又是主体。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尊重学生人格和意见,使他们意识到自己是养成教育的主体。同时,在明理基础上,创造条件和环境让学生主动去认识事物,以增强学生在养成教育中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提出一些合理、适度、具体、明确的行为要求,引导他们在实践中逐渐加深认识,使学生自觉地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例如:组织学生观看国旗、国徽、国歌的录像、有关的图片以及升旗仪式,在每个教室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让学生直接感受爱国教育,激发爱国热情,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帮助学生逐步做到人人讲卫生,个个爱劳动;讲文明,讲礼貌,讲道德,守纪律。创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三、 教育方法上,采取正面教育,以表扬为主

好强是残疾人的一大特点,喜欢表扬在聋生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平时要多注意学生的一些闪光点,一旦发现学生有了好的行为或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要及时在班级进行表扬,予以鼓励,促使他取得更大的进步。对于学生中涌现出的先进事迹,要在班会和校会上大力宣传,激励他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用更高的标准严格的要求自己,取得更大的成绩。对学生表现出来的良好道德行为和优秀道德风尚,要及时表扬,在同学中树立榜样,鼓励大家向先进同学学习,使校内外形成一股强大的导向力量。

四、 通过社会实践,帮助学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

社会是一个集合体,它是在生产劳动的基础上,建立起人与人相互联系的集合体。由于人与人之间有着不同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个人之间的文化层次、思想修养、心理状态也不尽相同,因此社会是一个“万花筒”。聋生最终要参与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但是当他们面对形形色色的“社会”,必然会无所适从。作为教师首先要在理论上给学生讲清社会的复杂性,为学生适应社会奠定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学生只有适应了社会,才能够平等的参与社会。其次,要对学生进行自尊、自立、自强的教育。组织学生深入到社会中去,完成从认识到实践的适应过程。通过参观工厂、农村、商店、集市贸易、专业户、个体户等,使学生达到认识社会的目的。例如,可以给顾客理发,到修理厂学习维修机器,也可以让学生到自由市场卖小商品、蔬菜等,让他们亲身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确认自己的价值和尊严,敢于表现自我,欣赏自我。通过这些形式,奠定学生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为将来参与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通过社会实践,还可以鼓励学生在专业素质的提高上下功夫,让聋生进一步明确,要在社会中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就必须抓紧现有的学习时间,强化专业素质,提高技术能力,尽可能的使自己成为一专多能的人,只有练就过硬的个人的本领,美好的理想才能实现。

五、优化品德素质的动力方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世界观。

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社会上一部分人形成“一切向钱看”的错误思想,他们的价值取向私有化,把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抛得精光,这种思想难免会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我们要根据聋生的年龄特点,采取正面教育,加大力度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学生从小逐步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逐步学会分清是非;懂得怎样做才有利他人、有利集体,为他们长大后树立有利于人类文明与发展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做好准备。

总之,道德教育的途径是多方面的,我们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各种途径的教育作用,从点滴做起,扎扎实实地把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特别声明:

中国教育科研信息网 新 闻:edunet@126.com 投 稿:edunet@yeah.net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