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疏》中载:“清明、谷雨,摘茶之候也。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若宜再迟一二日,期待其气力完足,香烈尤倍,易于收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茶谱》也称谷雨前后所采摘的茶最佳,粗细都可用。民间将在谷雨日采摘的茶叫作谷雨茶,又叫谷雨先春。相传此日采茶炒制,可以治痰嗽及多种热病。

《神农本草》记载,谷雨茶“久服安心益气,轻身不老”。民间传说真正的谷雨茶能让死人复活,当然这只是传说。不过,从这个传说中可以看出这真正的谷雨茶在人们心目中的分盘有多高。

当春露催开百花,也润发了植物的新芽,茶叶便含蕊吐翠。谷雨采茶,以独芽或一芽一嫩叶为佳,一芽两嫩叶也可。独芽茶,外形或扁平或如针,直挺,碧绿。一芽一嫩叶的茶经过冲泡,叶如旗、芽似枪,如猎猎旌旗,被称为“旗枪”,正所谓的“旗枪冉冉绿丛园”。一芽两嫩叶的茶泡在水里,则像一个雀类的舌头,被称为“雀舌”。谷雨茶,以其色泽、香气、口感,与春分茶、清明茶同被视为茶中珍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权在《茶谱》中从品茶、品水、煎汤、点茶四项谈饮茶方法,认为品茶应品谷雨茶。“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一杯清茶,百味人生。

苏东坡有诗云:“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诗句中透出春茶的清芬,闻一闻,香;泡于水中,舒展开来的,是一片素雅的春意。

白居易有诗云:“留杨和冷食,出火煮新茶。”大概写的都是清明、谷雨前后品茶的韵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明见芽,谷雨见茶。茶,是一系列自然因素所塑造的随机性作品,有着一种过程与结果的微妙呼应。品一杯谷雨茶,似能将这一年的阳光、温度、雨水、风一饮而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