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春天,邓小平回到重庆的消息传到了四川广安。听说他当了大官,舅舅淡以兴找到邓小平的继母夏伯根,决定乘船去重庆寻亲。

船到朝天门码头,淡以兴和夏伯根一路打听,终于来到西南局的大门口。他们对站岗的警卫员说明情况,要见邓小平,警卫员半信半疑。邓小平45岁了,眼前这个五十出头的女人,怎么可能是他的老娘呢?

经过解释,淡以兴和夏伯根终于见到了邓小平夫妇。淡以兴和邓小平年龄相仿,还曾是同学,邓小平见到舅舅非常高兴。两人叙旧闲聊时,妻子卓琳看着夏伯根,见她身材高挑、衣着整洁,还以为是舅母。

没想到淡以兴介绍说:“贤娃子,这是你后妈。”卓琳很吃惊,她原以为丈夫在老家除了一个舅舅外,别无其他的亲戚,没想到还有一个继母。

从未见过继子和儿媳的夏伯根露出局促的笑容,她小声说:“听说你们回来,我就想来看看。没别的意思。”

看着眼前这个比自己大几岁的农妇,邓小平言辞恳切地说:“留下来,夏妈妈,我们一起生活,今后我们给你养老。”

邓小平的父亲去世后,继母夏伯根就独自支撑起了邓家。邓小平一声“夏妈妈”,让夏伯根喜极而泣,泪水湿了眼眶。卓琳也安慰说:“夏妈妈,你该享享福了。”

此后,夏伯根就和邓小平一家生活在一起。

夏伯根不是邓小平的生母,也不是养母。但邓小平对待夏伯根老人,如同亲生母亲一样敬重和关心,他十分同情和体谅继母出身贫寒的家世。

邓小平的女儿邓榕回忆说:“我的祖母是四川嘉陵江一个船工的女儿,解放前兵荒马乱的生活,磨练了她坚强的性格。解放后,她一个接一个地带大了我们兄弟姐妹,几十年如一如辛勤操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小平的学名叫邓希贤,是家中的长子。1920年,16岁的他告别父母亲人,只身前往法国留学,此后就没能回到家乡。

1926年,邓小平的祖母戴氏去世,不久,他的生母淡氏也因病过早地离开了人世。祖母和母亲去世的这一年,邓小平远在莫斯科读书,没能回家奔丧尽孝。因此家里发生的事情,他都不知道。

邓小平的母亲淡氏病逝之后,父亲邓绍昌续弦萧氏。萧氏生下儿子邓先清之后不久也病逝了。邓绍昌无力照顾孩子们,在44岁那年又续娶了夏伯根。

夏伯根出身贫寒,父母早逝,地无一分,田无一垄,靠在嘉陵江撑船运货维生。她十几岁时就嫁了人,后来丈夫病逝。26岁的她也需要一个依靠,于是带着两岁的女儿嫁给了邓绍昌,成了邓小平的继母。

夏伯根嫁给邓绍昌后,又生了两个女儿邓先榕(十多岁时病故)和邓先群,加上她带来的女儿邓先芙,还有邓家的三个孩子,一共六个孩子的衣食住行和上学读书等,都需要她的操劳。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36年,丈夫邓绍昌在回家的路上,坐着滑竿在南充被土匪拦路抢劫,身中黑枪不幸去世。人生的不幸又一次落到了夏伯根的身上。

丈夫去世,夏伯根悲痛万分,但还有六个孩子要抚养的她不能倒下。这个苦命而坚强的女人,把丈夫的遗体运回老家安葬,咬紧牙关撑起了邓家的一片天地。

夏伯根聪明能干,会织布、会种田,而且颇识大体,为人又爽快仗义,因此得到乡亲们的爱戴。邻里之间要是打架闹纠纷,也都找她去主持个公道。此后,夏伯根就成了邓家的顶梁柱,含辛茹苦将儿女抚养成人。

夏伯根虽然嫁到邓家,但是在1950年之前,她从未见过邓小平,她只知道邓家长子邓希贤出国留学,就再没回来过。她听邻居说,邓小平后来参加了共产党,还当了大官。因为共产党为穷人打天下,夏伯根很高兴。

1948年8月,华蓥山武装游击队发动武装起义,遭到反动武装的围攻。起义失利后,有一支游击小队要上华蓥山,路过邓家的老宅。当时伤员龙田焕突然昏迷,只得在附近的林子里抢救。

夏伯根得知消息后,冒着生命危险将游击队员接到家里,还请来医生治疗伤员。因为邓小平的缘故,当时的邓家老宅长期遭到监视。当地保长多次带人到邓家老宅搜查,都被胆大心细的夏伯根应付过去。

游击队员看到邓家孤儿寡母,不忍连累他们一家,打算离开。他们说:“大妈,你们一家本来就很艰难了,我们一来就更难了。”夏伯根说:“家里是有难处,可是龙田焕伤得这样重,我不忍心让他这样走。”

在夏伯根的坚持下,几个伤员留在了邓家。为了给伤员们补充营养,夏伯根还把家里的几只母鸡杀了。小女儿邓先群当时在上中学,她至今记忆深刻。

后来这些游击队员身体康复后,夏伯根又帮助他们躲过敌人的搜捕,顺利上了华蓥山。临别时,龙田焕泪流满面,嘴里喊着“邓妈”,抱住夏伯根久久不愿放手。

1949年,邓小平来到重庆,担任西南局第一书记。年底的一天,一个女中学生从广安来到重庆,她来找邓小平。

这个女孩名叫邓先芙,就是夏伯根改嫁到邓家时带来的女儿。邓小平从来没见过这个妹妹,但异父异母的兄妹俩初次见面就格外亲近。

邓先芙回忆,她还没有进门,邓小平就在隔壁说:“先芙来了吗?快进来。”她赶忙进屋,刚坐下就问:“你怎么知道我来了呢?”邓小平笑着说:“我当然知道,你说话的声音和我父亲是一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邓先芙见到了大哥后,她兴奋地写信给家里告知情况。夏伯根得知邓小平在重庆后高兴极了,索性拿了一把锁把房门一锁,就带着女儿邓先群,和邓小平的舅舅淡以兴到重庆寻亲,见到了邓小平。

新中国成立以后,夏伯根就跟着邓小平一家过日子。她仅比邓小平大了五岁,但年龄相近并没有影响母子间的亲情。邓小平一直把她当亲生母亲对待,默默尽孝。

邓小平对孩子们介绍说:“叫奶奶,我们家不分亲奶奶继奶奶。”那时,邓小平夫妇有三个孩子:邓林才八岁,邓朴方五岁,邓楠两岁,后来又有了邓榕和邓质方。邓小平夫妇每天有忙不完的工作,夏伯根老人就负担起了照顾孩子的任务。

1952年,邓小平调到中央,举家迁往北京。

夏伯根老人还有些忧虑地问:“我也去吗?”卓琳那种他的手说:“怎么不去呢?我们是一家人,到哪里都要一起。”

到了北京后,卓琳成了邓小平的秘书,夫妇俩都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夏伯根就揽下了所有的家务,还把几个孙辈一手带大。

这个曾经撑起广安老家的继母,如今又撑起了这个家的半边天,做饭洗衣、照顾孩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到了60年代,邓小平受到波及,遭到隔离审查。几个子女和夏伯根老人也被迫离开了邓小平夫妇,搬到了一个叫方壶斋的小胡同。

当时,夏伯根已经是近70岁的老人了,她不仅要承受生活的重担,还要承受社会上对他们一家人的误解。但是老人始终无限信任邓小平,始终保持对这个家的深情。不管发生什么事,她都尽力照顾好孩子们。

夏伯根不仅操心孩子们,还很关心邓小平夫妇。在艰难的岁月里,很多夫妻为了自保,纷纷划清界限。夏伯根老人反复叮嘱儿媳:“卓琳,你千万不好和先贤离婚啊。”卓琳笑着说:“我不会,怎么会呢。”

卓琳理解婆婆的担忧,尽力安慰她。夏伯根老人如释重负地说:“我就知道你不会,你和她们不一样。”

1960年10月,邓小平夫妇被下放到江西。在去江西之前,卓琳和邓小平商量,想把夏伯根也带去,她实在不放心把老人独自留在北京,老人已经70岁高龄了,跟着他们走,虽然条件苦一点,还能有个照应。

于是,邓小平给汪东兴写信说:“我的继母一直跟着我们生活,如果组织允许的话,我想带她一起去。”组织上表示同意。

卓琳对夏伯根说:“奶奶,你跟我们一起走。”没想到婆婆早已收拾好了行李,卓琳放心不下她,她同样放心不下身体不好的儿媳。一瞬间,卓琳的眼睛湿润了。

到了江西后,三个年龄加在一起超过180岁的老人,每天过着精打细算的生活。当时邓小平夫妇工资停发,他们每月只有20元的生活费,日子过得很窘困。

三个老人省吃俭用,尽量把钱省下来留给孩子们。为了省钱,他们自己开辟了一块地来种菜,还搭建了一个鸡圈,自己养鸡。

邓小平夫妇不让夏伯根干重活累活,但卓琳的身体又不好,邓小平只能挑起了家务劳动的重担,劈柴、生火、种地等,都要他亲自干。

夏伯根老人也尽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以减轻他的负担。她总是趁邓小平夫妇去工厂劳动时,先把饭做好等他们回来吃,还帮忙洗衣服,养鸡。

邓小平不无感慨地对妻子卓琳说:“我们三个,一个都不能少,少了一个哪个都活不成。”最终,三个老人终于熬过了那段艰难的岁月。

历史是由人民书写的,总会有撕去那可悲的一页的一天。动荡结束,邓小平再次回到北京。回想那段满是阴霾的年月,邓小平不无感激地对孩子们说:“奶奶是我们家的特等功臣。”

夏伯根老人用她无私的爱,浇灌着这个家。邓家的第三代人,都是夏伯根老人抚养长大的。重回北京后,夏伯根升级为“老祖”,又继续带大邓家的第四代。

邓小平晚年生病住院,夏伯根老人非常挂念他的身体。

她天天都问孩子们:“宝忠回来了吗?”张宝忠是邓小平的警卫员,只要他回来,就表示邓小平没什么大事。

有一天,张宝忠突然回来了,带回来的却是邓小平逝世的消息。夏伯根老人得知后,心中十分悲痛,头发几天时间就白到了发根。

自从邓小平逝世那天起,97岁高龄的夏伯根老人伤心过度,不吃饭,也不喝水。卓琳赶忙把婆婆送到医院,丈夫刚走,她必须竭尽全力留下婆婆。

坐在病床前,卓琳紧紧握着老人枯瘦的双手,想陪她走完剩下的路。在卓琳的陪伴和安慰下,夏伯根老人的悲痛才有所缓解。

2001年的春天,邓小平逝世4年后,夏伯根老人也走完了她的人生。夏伯根老人辞世,享年101岁。这位可敬可亲的老人,把她的一生都奉献给了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