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寻蟹记第十一站(1):三河闸-周恩来故居及总督漕运部院

带着洪泽湖的大闸蟹,开启了我们今天最有意义的一站,去淮安区驸马巷7号,向一代伟人、人民的好总理周总理致敬!

周总理的一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从他年少时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到为同学写下“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的约定,从他常说的“我是总服务员”,到为了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而殚精竭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是真正做到了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蒋坝古镇到周总理故居只需一个多小时,总理故居虽是16:30关闭,但16:00就停止入场了,所以要多打出些富裕时间。

下了高速进入淮安南后不久,我们再次与上午在高邮伴随了很久的里运河相遇了,作为京杭大运河最早修凿的河段,它连接着长江与淮河,自古就是“扼江北之要冲,为南北交通之孔道”的重要航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坐落在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交点的淮安,也是一座因运河而生的城市,自古繁华,曾与苏州、杭州、扬州并列运河沿线四大都市,更有“天下九督,淮居其二”之说,这“其二”指的就是维系当时国家经济两大引擎的漕运与治水的最高行政长官“漕运总督”与“河道总督”,所以今天的淮安也被授予了“中国运河之都”的称号。

跟着导航来到周总理故居,不需买票,只要门口扫码预约即可(我们是去年10月去的,所以当时还要出示48小时核酸阴性)。

这座青砖灰瓦、距今近200年历史的明清时期苏北民居便是周总理故居了。1898年3月5日,周总理就诞生在了这里,并在这里度过了12个春秋。如今正门红色的匾额是邓爷爷于1984年亲笔题写。对于老爸老妈这一代人来说,参观周总理故居更多年的夙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故居由东西相连的两个宅院组成,东宅院临驸马巷,西宅院临局巷,共有房屋32间。

进门先是长长的书房,可见周家很重视对后代的教育。1903年周总理五岁时入家塾馆念书,他学习认真刻苦,在认字、背诵、书法和默念上成绩出众,那时就显露了聪明才智。

看资料说周总理的书桌靠北,当然现在的书桌并不是他小时候的,因为周总理生前从不让人修缮自己家的老宅,他说:“我平生最恨的就是封建主义的那一套:衣锦还乡,光宗耀祖。”1973年11月17日,他还对淮安故居做了三条指示:一不准让人去参观,二不准动员住在里面的居民搬家,三房子坏了不准修。总理逝世后,在亿万人民的要求下,他的故居才被修复。

如今书房的中堂挂着周敦颐的《爱莲说》,默示着周总理的先祖就是宋代理学大家周敦颐,所以“出淤泥而不染”一直是周氏的祖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图就是周总理出生的房间。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3月5日,一代伟人就诞生在了东边这间屋子里。时值晚清乱世,社会动荡,周家引《山海经》中“见则天下安宁”的神鸟典故,为其取乳名“大鸾”。

周总理的父亲周胎能,又名周劭纲,为家庭生计常年在外辛勤奔波。母亲叫万冬儿,是清河县(今淮安市)知县万青选的第十二个女儿,性格开朗,精明能干,母亲操持家务和待人接物的能力都给幼年的周总理留下了深刻印象。

不过总理在出生不满半岁时就过继给了小叔父周贻淦,因为周贻淦得了肺病,周家想给他“冲喜消灾”。

周总理父母居住的隔壁是主堂屋,即总理祖父周攀龙居住的房间。总理虽在淮安出生,但祖籍在浙江绍兴,清咸丰年间才逐渐迁居淮安。所以周总理与鲁迅还是同宗,1969年4月中共九大期间,周总理在拜访鲁迅的三弟、时任浙江省革命委员会副主任的周建人时曾亲切地说:“建老,我已经查过了,你是绍兴周氏20世孙,我是绍兴周氏21世孙,你是我的长辈,我要叫你叔叔。”周建人连忙说:“你是总理,这样称呼我不敢当。”

主堂屋的对面是周总理的乳母蒋江氏居住的房间。蒋江氏出身在山阳县(今淮安区)一个劳动人民家庭,勤劳善良。总理幼年时,乳母常带他到屋后的菜地种瓜浇菜,讲述春种秋收的农耕知识。周总理也很爱乳母,他曾深情回忆说:“我从她那里了解到劳动人民是如何生活的。她教我大公无私。”

这是乳母房间前的水井,周总理小时候就是从这里提水去浇菜的。总理后来在北京见从淮安来的乡亲时还问到:“我家的那口井还在吗?”

院子里还有一棵百年榆树,几乎与总理同岁,所以有人说这是总理小时候种下的。

乳母房间的东南方是厨房,厨房前有两块不大的菜园,遥想总理当年跟着乳母蒋妈妈在这里种瓜、种菜、种向日葵,一定是很开心的。

接下来便是周总理的小叔父周贻淦和小婶母陈氏的房间,即他嗣父母的房间。“冲喜”并不能救周贻淦的命,小叔父病故后,幼年的周总理就由小婶母陈氏养育。陈氏知书达理,善诗文书画,从总理三四岁起便教他认字读书,讲述《岳飞传》、《淮阴侯列传》等故事,在思想上、文化上都给予了幼小的周总理良好的启蒙教育。

不过在艰苦的岁月里,叔父、母亲万氏、嗣母陈氏相继去世,周总理在9-12岁时是由八伯父周贻奎的妻子八婶母杨氏抚养的。上图便是八婶母居住的房间。

1910年春天,12岁的周总理随四伯父周贻赓前往东北,此后便再也没有回过家乡。周总理没再回来过当然不是他不爱家乡,而是他心中有着分量更重的五个字:为人民服务,所以他把对家乡的爱深深埋藏在了心中。

西大院原为周总理二祖父居住的地方,现在开辟成了图片展,近200幅照片介绍着周总理的家世、童年、故乡,以及人民的怀念,还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题词。

前面我们说了,周总理祖籍在绍兴,绍兴出师爷,鲁迅虽不喜欢师爷,但总理却不避讳,他还曾回忆说:“我的家庭几代祖先也是绍兴师爷,外祖父原籍江西南昌,也是师爷。”

周总理是家族迁入淮安的第四代,这座宅院是他的曾祖父以及二曾祖父一起花了260两银子合买的。

这里看到的周总理父母的照片会更清晰些,总理和母亲长得很像,不过母亲在总理10岁时就过世了。周总理的父亲周胎能在1938年后随总理住在武汉、重庆,1942年在重庆红岩村病逝,终年68岁。

下图是周总理的嗣父母照片,就是他的小叔父周贻淦和小婶母陈氏。小叔父结婚不到一年、20岁就身染重病去世了,知书达理的嗣母十年后也过世了,和总理生母去世是同一年。

之后总理在去东北读书前的日子里都由是这位八婶母杨氏抚养,杨氏一生信仰佛教,追求“积善积德”。总理对她也很孝顺,杨氏晚年在家乡的生活费、医疗费等都是由周总理承担,1950年和1953年,周总理还接她到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居住过。

总理家道中落,经常要靠四伯父周贻赓(下图左)接济,周贻赓曾任奉天(今沈阳)度支司俸饷科科员、黑龙江省财政厅科长等职,就是他主动提出的把年幼的周总理接到东北他的其身边来读书。

总理去读书后,都是由四伯母杨氏(上图右)她照料生活的。四伯父和四伯母没有自己的子女,所以他们把周总理当作自己的孩子,把他送到最优秀的学校读书。

上图左是周总理的三伯父周贻谦,曾任铁岭税捐局主事等职。1910年春,周贻谦就是受四弟之托,借着去南方出差的机会把12岁的周总理从淮安接到东北的。

周总理还有两个弟弟,上图左是二弟周恩溥,字博宇,曾在哈尔滨税务部门工作。上图右是三弟周恩寿,字同宇,曾在国家钢铁局、冶金部、内务部工作。

周总理一直保持着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对于长辈尤其敬重。1952年夏,他邀集在京亲属,为六伯父周嵩尧过八十大寿,还亲自下厨做了两道六伯父喜欢吃的家乡菜。

总理也从未忘记过长辈们对他的养育之恩和兄弟的手足之情,上图就是1950年,他们兄弟三家与八婶母在北京西花厅家中的合照。

不过,亲情归亲情,总理从不徇私,他曾立下“十条家规”,包括:晚辈不能丢下工作专程进京看望他,只能在出差路过时才可以去看看。外地亲属进京看望他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住宿费由他支付。一律到国务院机关食堂排队就餐,有工作的自付伙食费,没工作的由他代付。看戏以家属身份购票入场,不得享用招待券。不许请客送礼。不许动用公车。凡个人生活中自己能做的事,不要别人代劳。生活要艰苦朴素。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说出与他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不谋私利,不搞特殊化。

总理不光自己一生为人民服务,也希望家里的后代都能为人民服务。1956年,他鼓励侄孙女周国盛去纺织厂当工人,做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1961年,动员参军的侄子周秉钧“到战斗部队去”;1965年,支持侄女周秉宜报考染织设计系,将来直接为工农兵服务;1968年,鼓励不足17岁的侄女周秉建、侄子周秉和到内蒙古和延安插队,服务基层发展。

我们都知道周总理和夫人邓颖超的关系是非常好的,他们总结了夫妻“八互”原则:即互敬、互爱、互助、互勉、互信、互慰、互让、互谅,为后人树立了良好榜样。上图为1950年8月8日,周总理夫妇的银婚纪念照。

2002年邓颖超逝世10周年之际,在周总理故居的北侧还建了“邓颖超纪念园”,里面的图片着重反映了邓颖超“邓妈妈”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为党和人民作出的贡献。

邓妈妈不光是周总理的爱人,也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著名社会活动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国妇女运动的先驱。她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毫无保留地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春天的后面不是秋,何必为年龄发愁,——人民的事业与世长久,谁的生命与它结合,白发就上不了他的头。”这是邓妈妈生前十分喜爱的一首诗,也是她晚年奋斗历程和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

通过玻璃的反射,我好像也穿越了年代,和他们在一起了。

周总理虽在12岁离开家乡后再未归乡,但他深深地眷恋着自己的故乡。战争年代,他思念家乡,却只能说“母亲墓前想来已白杨萧萧,而我却痛悔着亲恩未报。”和平年代,他在新疆看到支边的淮安老乡,深情地告诫晚辈,“一个热爱祖国的人,没有不爱自己家乡的。”在接见家乡干部时,他也曾不无感慨地说,“我很想回去看看,从12岁离开淮安,到今年整整50年了。”

总理的卫士长成元功曾回忆,每次飞机起飞前,凡是会途经淮安上空的,总理便常感叹:“如果天气好能让我看看故乡就好了。”1959年1月,周总理从广州返回北京,当飞机快飞临淮安上空时,他走向驾驶舱请机长降低些高度。隔着舷窗俯瞰他魂牵梦绕的故土,这也是他一生中自12岁离开淮安后,距离故乡最近的一次。

文学家冰心曾说:“周恩来是亘古以来付出的爱最多,得到的爱也最多的人。”是啊,“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斯人已逝,但丰碑永存。

参观完周总理故居出来,巷子里有卖淮安名小吃茶馓的。有一年淮安县委给总理送了些家乡的馓子等小吃和工艺品,但总理指示办公室同志回了封引人深思的信:“你县送给周总理和邓大姐的藕粉、莲子、馓子、工艺品以及针织品都已收到了。你们对周总理的热爱和关怀,他们是知道的,但是周总理和邓大姐认为,在中央三令五申不准送礼的情况下,你们还这样做是不对的。现在总理和邓大姐从他们的薪金中拿出一百元寄给你们,作为偿付藕粉、莲子、馓子、工艺品的价款,其他的一些针织品等以后有便人带给你们。总理并指示将中央关于不准请客送礼的通知寄给你们一份,请仔细研究,并望严格执行。”

从驸马巷向东走,过了总理小时候常玩耍的文渠,便是传说宋太祖赵匡胤曾住过13天的“龙窝巷”。还有传说在很久以前,龙窝巷北头有个大圣堂,堂里有老小两个和尚。小和尚是当年水漫泗州城的水母娘娘的私生子独眼龙,因犯了天律被玉帝罚到人间受罪,被老和尚看管。老和尚会念让人头疼难忍的咒语,还曾为民斩杀过妖魔鬼怪,据说被他杀的妖怪就是大禹治水时所降伏的淮河水怪无支祈。后来鲁迅等人都认为,无支祈就是吴承恩写《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

我们晚一点会去吴承恩故居,就不去龙窝巷一探究竟了。继续向东,我要去看看曾经的总督漕运部院,虽然它只是个遗址了。

咱们前面说了,淮安因运河而荣。明初,手握国家经济命脉的“漕运总督”就驻扎在淮安(古称山阳),总督天下漕运事务。史料记载:“凡湖广、江西、安徽、浙江、江南之粮船衔尾至山阳,悉经查验,出运河由淮黄北上,虽山东、河南粮艘不经此地,亦皆遥禀戒约。故漕运通乎七省,而山阳实为咽喉之要地也。”

最初漕运总督之职都是勋爵大臣,自景泰二年(1551年)开始改用文臣,由二品大员担任。漕运兼任巡抚,有时还兼管河道与六部长官等,故又称漕运部院。

自明初至清末,漕运总督有237任,该漕署原为历代官府所在,经多年经营,规模宏大,有房屋213间,官兵22000多人。清末,运河失修,漕运停办。漕署裁撤后,为江北陆军学堂,后毁于战火。2002年8月,漕运遗址才重现于世。

据《淮安府志》记载,乾隆时期淮安府署大门外东西各有一始建于明洪武五年(1372年)的亭子,西为“申明亭”,东为“旌善亭”。申明亭里会张贴朝廷文告、公布本地罪犯或犯错人员的名字及其罪错内容,以及推举德高望重的人在亭内主持调解民间的小纠纷。旌善亭会粘贴榜文公布本地的孝子贤孙、贞女节妇等事。说白了就是通过“荣辱榜”达到教化乡民的目的。

总督漕运部院的对面是宛如城门的镇淮楼,始建于北宋年间,原为镇江都统司酒楼。古时大运河是南北交通的命脉,但穿长江、越淮河的航段因水流风浪都很危险,所以船只都以到了淮安视为安全,无论官员商贾、文人墨客都要登楼祭酒,以庆幸运。

元代,淮安 “置总管府,用以控制南北舟车转输”,楼上便悬挂“南北枢机”、“天澈云衢”的金字匾额。明代楼上置“铜壶滴漏”,用以报时,故又名“谯楼”。后又置大鼓用于打更、报警,故又称“鼓楼”。清代乾隆年间,因水患不断,人们为震慑淮水,更名为“镇淮楼”。现在的样子是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十月重建的。

小贴士:周总理故居开放时间:免费 09:00-16:30(16:00停止入场),周一关闭

下一篇我们去吃正宗淮扬菜,逛千年古镇河下。

不想跟团!也不想穷游!怎么用最经济的费用在旅途中享受最棒的体验?更多既舒适又全面的自助游、自驾游,请关注游走在感性与理智间的“饕餮小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