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昨晚,CRO龙头药明康德发了个公告:实控人及其一致行动人计划要减持3%的A股股份,按收盘价计算减持金额高达76.2亿。

果不其然,楼叔今天收盘一看,CRO整个板块被带崩,药明自个大跌5.61%,收报80.82。

理论上来说,控股股东减持就是给市场一种公司要大事不妙的信号,但是药明恰恰相反。

根据其最近披露的年报,2022年营收393.55亿,同比增长71.84%;归母净利润为88.14亿元,同比增长72.91%;扣非净利润82.6亿,增速达到了103.3%。在去年新冠订单锐减,创新药大退潮,VC看见创新药公司就躲的大背景下,药明这业绩不能说是优秀,简直就是别人家孩子的优秀。

同时,就像是港股A18的创新药企业中只有百济神州可以跟国际药企头对头的battle,纵观CRO行业,药明系可以说是囊括大小分子所有管线,天花板级的存在。

尤其是药明康德的DDSU (国内新药研发服务),目前是观察国内小分子药物的窗口,预计接下来几年将有50%左右的复合增长。药明为客户开展了15个新分子种类临床前项目,包括多肽/多肽偶联药物(PDC)、蛋白降解剂和寡核苷酸,管线齐全,能文能武。

这里楼叔补充一下,药明康德也是楼叔的老熟人了。记得楼叔最早是20年底注意到药明的,正好赶上21年初那波肥涨,所以对该公司还是很有好感的,不过对其创始人李革可就没那么多好感了。

李革,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有机化学博士,高贵的美籍华人,于2000年创办药明康德,后于2007年在纽交所上市。但是由于在纽交所上市的药明常年未被同样高贵的美国人待见,估值长期低下,拥有“骨气”的李革当即联合高瓴、红杉、淡马锡等机构在2015年从纽交所私有化退市,当时整个公司作价仅仅33亿美元。

随后就诞生了目前的A股+港股的药明系:

药明康德2018年在A+H股上市,从事小分子化学药的CRO、CMO/CDMO业务,目前市值2540亿元;

药明生物在港股上市,主要为大分子生物药的CRO、CMO/CDMO业务,目前市值2288亿港元。

单从市值来看,7年时间,参与私有化的创始人团队和机构从33亿美元到五千亿人民币,妥妥地赚了近30倍。这都不是暴利,简直是应该入刑法的暴利。

当然了,没有变现的市值是纸面价值,怒赚30倍,那急不可耐要减持的心也可以理解。

但是为什么说李革不讲武德,那是因为药明的镰刀都割到韭菜脸上来了。楼叔按时间线列举了一下药明在过去一年内的骚操作:

1)2022年5月16日,药明康德港股将发行不超过7843万股新H股;

2)2022年5月16日,药明康德大股东一致行动人上海瀛翊因2021年5月违规减持被证监会罚款2亿;

3)2022年6月5日,药明发了公告称上海地区的生产经营已经恢复,Q2营收能实现63-65%的增长,并对今年全年65%-70%的营收增长目标充满信心(最终超额实现);

4)2022年6月10日,大股东要减持3%股份(去年底减持完毕);

5)2023年3月21日,业绩披露,营收增长71.84%;利润增长72.91%,给股民定心丸;

6)2023年4月17日,大股东又要减持3%股份。

看看,正经人都干不出来这事。用白话翻译一下就是,一方面申请增发新股,让投资者买单,同时推出利好消息让股东们对业绩增长放心;另一方面大手笔减持,拼命套现。又当又立这个词可算是玩明白了。

李革,1967年生人,今年56岁,按照目前中国男性退休年龄60来算,还可以奋斗四年。有人说李革是不想努力了,想提前退休,割几波韭菜拿几百个亿安享一下晚年。

但是,本着人性善良的想法,楼叔觉得说不定人是真缺钱,可能是有点那个什么大病也不一定(狗头保命),得治。